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从中等教育结构趋势和现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两方面试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是中共中央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不合理状况,使之趋于合理,提高国家未来劳动大军的基本素质。本文从中等教育结构趋势和现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两方面谈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一、中等教育结构趋势——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
本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突破性变化,为了使职业技术教育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各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据有关资料,其职业教育约占中等教育阶段的65%—70%。我国职业教育较为落后,但发展较快。
但全国高校招生“双轨制”的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而经济体制改革中,“精简优化”“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为主题的企业竞争机制,使对毕业生的分配、需求很不稳定。面对招生、分配两头难的实际情况,就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结构,拓宽办学思路。
1.以全日制正规教育为主体。以初、高中毕业生组成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员,是学校最基础的培养对象,占学校培养对象的绝大部分。由于他们在校时间长,接受的教育系统而全面,这些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反应了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他们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2.联合办学。一般作法是由联办双方协商并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规定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常由甲方负责提供校舍、文化课师资及负责教学安排管理;乙方负责配备专业课老师,解决实习场地,协助解决部分教育经费。这种办学思路,解决了校舍闲置问题,防止资源浪费,充分调动师资力量,增加了学校收入。联合办学这种办学途径正在被大多数学校认识和利用。
3.采用远距离教育手段。这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尝试。这种手段的主渠道是经过函授辅导及自学,使学员达到中专科技文化水平。随着电化教学的逐步普及,电视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在这方面的应用,采用远距离教育手段的优势越来明显:最低限度的占用学校的教育设施,拓展了学员学习的自由度及能动性,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4.建立职工再教育培训基地。随着新、高科技应用于生产,造成职业的交换和实业。一次职业训练已不能保证一生的享用,迫切使人们要重新接受训练,不断受教育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即使从事同一种职业,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劳动者接受再教育,提高整体文化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企业内教育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回归教育的主张——边劳动,边视社会需要返校学习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全日制正规学生的需求将逐步稳定,而开办对在岗职工的再教育,对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层次,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现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创造型人才
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就是要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教育的目的;明确什么是好人才,是我们进行改革的前提。培养目标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好人才,一言以蔽之,就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培养人才,一定要按照新时代的需要来培养。
1.专才与通才
有人说,古代是通才取胜,近代是专才取胜。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通才与专才的结合,要求人的适应、应变与创造能力高度发展。一般而言,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的教育,称为通才教育。应当认识到,通与专是对立统一的,培养人才需要二者的统一,但也要注意有所侧重。对于专门从事技术的人员,在专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更侧重于专才。通才与专才是相对而言的,专中有通,通中有专。通与专或称为博与专代表一种智能结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对从业者的智能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的是使得专人与通才的比例达到最优化。
2.创造性人才
传统教育不把学生看作是有巨大潜在能力和不同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人,而仅仅看成是“储备知识的仓库”。现代教育,则重视对创造力的研究,培养创造型人才。什么是创造性人才,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但归纳各家研究,创造型人才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创造性人才,感觉、知觉、感情都极敏锐,心扉开放,总想开拓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于所处世界的经验。(2)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凭直觉抓住意义,对不存在的事物感兴趣。(3)对非合理事物、无序的东西是宽容的;他所感兴趣的不是单纯明快的事物,而是复杂的和标准不明的事物。(4)不屈于压力,不因循守旧,思考和行动有独立性。(5)好奇心强,冒险。找现状的缺陷,不满于现状。
如何培养专才、通才结合的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面临的心得课题。迄今为止,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意见不一;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高创造力者必有较高的智力,而高智力者却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力;低智力者创造力必低。由于创造力与智力的不一致性,决定了教育在这方面有它复杂的任务。(1)传递文化,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2)鼓励他发挥天才、能力、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3)密切注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是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以上是对现代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观点,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全方位,深层次的渗透,所以这些观点很不全面,也不深入,如有偏颇之处,望同仁不吝指正。
作者:王为 来源: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5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