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摘 要:本文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材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培养与提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具体给出如何培养与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科研素质的若干建议,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教育科研素质,教育科研意识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一般认为职业学校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以及实际的教育能力等素质。那么具备了这些素质是否就足够了呢?或者说,他们的素质结构就臻于完善和合理了呢?我认为,在塑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时,除上述方面,还应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育科研素质。
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有中等专业技能的适用性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广泛开展教育科研与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科教学知识与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这不仅是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领域广泛开展教改实验,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与人材培养模式。而在这些实践工作当中,教科研课题的提出,教科研活动的丰富开展,成绩和效果的取得是相当显著的。广大教师渴望通过参与教科研活动,解决教育实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彻底改变过去的知识更新缓慢、专业技术跟不上市场发展、苦教死学的教育现状,逐步走向科学化的教改之路。
实践表明,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职业学校教师具备教育科研素质,是促进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创建和发展与教育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一,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源泉来自教育实践。其二,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必须依赖教育实践的检验。职业教育这一广阔领域是研究和构建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深入从事职业教育实践的人,才是教育实践的真正主体,最有条件发现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具有条件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益于教育科学的整体繁荣。
第二,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也随着各行业对中等技术人材需求标准的提升而不断调整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所有职业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因为它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创造性,使教师不断地超越现有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能辩证地、选择性地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论,迅速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教育活动中,并能避免简单模仿性或模式化的操作。还能够利用教育科研能力的迁移效应,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保障。
第三,当前我国的教育科学理论和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问题,要求必须大力提高与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近些年来,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科学理论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在职业教育中涌现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可是真正被教育实践所采用、并能发挥指导效能的教育理论、方法却很少。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理论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来复杂,而在实践中却依然我行我素,理论陷入了不能被实践所认可的困境。尽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还有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更重要的因素: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素质。由于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素质,因而无法正确评价、选择理论,不能创造性地将已有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相对于职业学校教师来说,具有较深教育科研素质的聊聊无几。绝大多数的职业学校教师还仍然被动地或自愿地延袭着传统、陈旧的教育模式。因此,职业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教育实践主体者的自身素质,从目前和长远来看,就是要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
那么如何来提高与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呢?
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提高教师科研素质首先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因为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心理素质,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知识素质、能力个性的综合体现。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行为的实践活动。只有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的提高才能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因此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先决条件。
二、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教师从事教科研活动是以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作为基础的。但要进行有价值的研究,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创新精神能够确保在浩翰的教学研究课题中发现最有价值的、切合自身水平的研究课题,保证研究内容的先进性,不属于重复损耗的研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把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汇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他们在行为表现上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敢冒风险,充满自信心,能够打破人们固守的教条和传统的研究领域,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和毅力。
三、要提高教师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方法。
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求教师要掌握开展科研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如科学实验的相关概念、实验的操作常识和实验的测量统计知识等;还要了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方法、步骤与要求,如观察的方法、总结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文献资料方法等等。教育科研活动往往因知识、方法不当而造成项目难于区别常态、结论偏差或是课题难以深化等问题。具备丰富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就会使科学实验向较好的态式发展,有利于科研活动的进行。
四、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培养教育科研素质要注重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师欲求得对教育活动的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仅有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教育活动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才可以获得关于教
育现实的复杂的完整的有意识的印象,丰富和完善个人经验。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必须以教育理论为先导。无论是科研方案的设计,还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是不能科学有效地揭示规律的。所以要注重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除应具备丰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理论外,还要较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善于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科研效果。
五、要提高教师信息化处理能力。
教师是否具有信息处理能力,是检验教师科研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再停留于关门办学、埋头教书的现状。教育实践及其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探索新的途径。教师应视野开阔,思维敏锐,眼光独到,对各种有用的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具有能对这些信息辨别识鉴、简化、归类、存档、联系发挥的能力。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国家教育资源的逐步整合,教师应能够及时或适时地把这些信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合为一体,并行成把这种经过加工的信息连同自己的认识评价运用到教学实践与科研活动中去的能力。
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加强上述几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能得到切实的锻炼并不断提高。但教育科研活动仅仅靠教师的自发行为或自我努力是难以持久且难以奏效的,我们必需要为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与氛围,给予一定的设备、经费、人员上的支持与配备。因此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校领导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领导者应以目标管理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科研要求,适时适量地给教师下任务、定专题,使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将教学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教师的科研素质与能力便能逐步提高。学校再定期检查、交流,并与教师的工作考核挂钩,为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这不仅能给学校科研建设带来活力,也为教师在各自岗位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科研素质的提高成为可能。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仅仅是提高学历己远远不够了。教育理论的更新,教育思潮的涌现,教育模式改革的深入,都要求教师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素质的发展,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科研型”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师素质先进性的代表,他们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扎实的科研知识为基础,以丰厚的教育理论为武器,运用科学的操作手段,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科学的育人目标。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具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的同时,必需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这将是未来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职业学校大力推广和普及教育科研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增进与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科研型”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职业学校人材培养模式的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英语探究式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