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有感觉。”显然,语言教学的关键是促使语感的生成、发展和提高,也就是说,培养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关键。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感觉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成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就是外语学习的高效率。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尝试:
一、坚持朗读背诵,培养英语语感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背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这说明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最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前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上课时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多背,读出句子的语调、意群、停顿和句子的情感来。课本上的对话、课文、诗歌都要求学生熟读,并能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朗读热情,我定期在班里举行朗读比赛,评出结果,给予奖励,还把获奖者定为小小英语老师,领读学生英语。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朗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提高了语感。
二、优化听说环境,增强英语语感
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和英语语言环境,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所缺少的就是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英语语感,必须为学生提供环境、创造环境、优化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坚持英语授课,提供英语环境,课堂上我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讲授英语并辅以手势、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同时鼓励学生模仿老师,大胆使用英语相互交流、提问,扮演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沉浸在英语之中,促进语感的生成与发展。
开展各种听说活动。
创设英语环境,课堂上除了必要的英语对话以外,我还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英语的海洋中畅游,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运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创设英语听说情景,幽默地道的原声录音带,生动有趣的画面,特别是多媒体教室的动态画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听说欲望。通过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提高了口语能力。
开展课外活动,优化英语环境。要学好外语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极大地调动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利用其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创设优化更多的英语环境。为此,课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谈尽量用英语进行,并开展了每周一个话题活动。让学生充分准备后择时在班内演讲,以锻炼其胆量和培养其语感。
除此之外,还提倡他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接触纯正的地道英语,增强语感。
三、重视高效实践,发展学生语感
重视高效实践,是指让学生在读熟、背诵课文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高密度、高效率地进行读、听、说、写课堂实践练习,即多阅读、多读、多听、多写。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量。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坚持课文整体教学,通过这个环节,我不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感悟力。我让学生速读全文、仔细品读全文、听读全文,复述大意这几步骤,是整篇课文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复现,从而使学生由理解、掌握到运用,最终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扩大学生阅读面,我搜集了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更多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习俗。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坚持每周看一篇内容新颖的英语文章,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多读和多听对语感的形成有极大帮助,要想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还得多写。在这提到的多写,除听写外还有用英语进行的写作,即创造性的写。这样的写作具有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进行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所代替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发展英语思维的能力极有好处。在培养写作开始时,我采用写简单句、看图写话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做到语法正确、句子通顺,渐渐地发展到写日记;除格式外,对内容要求较简单,能写上四五句就行,以后逐渐增多。因为只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终究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并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培养语感在外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英语语感是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核心,获得英语语感是学通英语的标志。只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能灵活运用,最终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下一篇:如何做好农村中学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