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初中阶段是培养锻炼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而初中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则是保证学生成才的基础课程。搞好初中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思维、创新、交际等各项能力,对于夯实学生基础、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功底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现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略陈管见。
一、初中学生作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当前,初中学生作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和剖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生自身方面。一是厌烦或逃避。写作作文,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上作文课程时,总有一些学生对该课程十分的反感,老师在讲授作文课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当布置作文后,不是不作,就是敷衍了事,根本不把作文放在心上,甚至作为一种负担。二是抄袭或作弊。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作文,采取了走捷径,进行抄袭,看到别的文章不错,就拿来抄之,更有甚者,干脆从网上下载进行拼凑,既欺骗老师,又欺骗自己。这不仅有损作文学业的提高,也不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三是作为初中学生,正是全面发展的时期,但一些学生却走上了偏科之路,感到有意思就学,没有兴趣就不学,不能正确对待作文,这对初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将产生不良影响。
2.在学校教学方面。有的学校或有的班级,由于受单纯追求专科分数线,在社会上造就某一科的尖子生思想的影响,因而在教学上,存在或左或右的倾向,不是重理轻文就是重教轻作,在学科教育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认为作文在成绩标准的评判上,缺乏硬性指标,不象理工科有固定的公式,也不象史地类有准确的答案,因而,软化作文教学。因为不能正确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就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在教师授课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正确与否,与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关系,但是一些教师由于不掌握作文要领与技巧,缺乏针对性或吸引力,造成授课不精,致使师生难以合一,学生难以接受,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在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对作文课程来讲,更是观察生活,体验社会的基地。但由于当前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家长感到精力疲惫,也就往往只注重子女作业完成,轻视教育辅导.特别是一大部分家庭,重家用电器购置,轻课外好读物和相关习文资料的购买,使学生在家庭学习上资料匮乏。家庭缺乏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这对学生提高习作水平是不利的。
从上对初中学生作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不难看出,提高初中生的作文能力与水平,是一项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从分析原因入手,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搞好作文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运用的方式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做到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并有所作为地搞好初中作文教学工作,就必须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初中学生的新特点和初中作文课程的新形势,大胆地进行尝试,不断的改进教学。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上应切实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正确的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与爱好是一个人走上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的心理前提条件。也正是由于他对某一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入之中进行探求。
二是调动学生的创作激情。如何把学生的创作激情激发出来,使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灵感与联想,教师应坚持运用三式教学法:一是运用诱导式教学法,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得以接受,自觉或不自觉中迸发出创作激情来。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使他们能够全身贯注的投入,使他们心中的创作激情在用笔时得以迸发。三是运用渐进式教学法。由于每个学生性格、家庭教育、接受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仅要因人施教,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应采取渐进式教育方法,通过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学,使他们逐渐掌握写作技巧。
三是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一篇好的作文,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因此,教师应在丰富充实学生写作知识方面下功夫,教育学生学坚持“四多”:一是多读书。二是多用脑。三是多观察。四是多用笔,灵感与好的警句有时会突然迸发而出,随时用笔记录下来,一旦创作,就会运用,避免过时忘却。
三、学校要改进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目前初中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学校或班级,教师不应站在被动的地位,而是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改进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一要多交流,总结学习和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建立与名校教育交流机制。二要常走访,赢得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建立相互沟通机制。三要走出去,结合实际抓教学,建立社会走访调查学习机制。有计划的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深入到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大山河川,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触景生情,写出引人入胜的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