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42-01
大阅读是相对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外阅读来说的,它阅读的范围更广,不仅有中外名著,还包括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其他各科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经验证明,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阅读越早越有利。当前,学生在校期间不重视课外阅读,忽视知识的积累,结果造成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低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令人尴尬的事情。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大阅读活动中受益匪浅呢?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提出的大阅读活动,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做法。
1 明确意义,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应该告诉学生加强大阅读活动有什么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大阅读可以形成开放性的学习领域。课外阅读是开放的,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各科学习的。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各门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大阅读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人文精神。在学生评价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时,学生认为“有书相伴,人生不寂寞”、“在阅读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境界”,这也是课外阅读的一种必然收获和最大收获。当代著名教育家魏树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要求新生入学第一课每人要有一本伟人传记,一本名著。可见他非常注重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大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感慨很多,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工作不是我们今天的“补课”、“补差”之类,而是“只教他们阅读和思考”。 他认为对这类(后进生)儿童,正是前面说过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这“第二套教学大纲”指的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
2 推荐书单,加强引导
对于学生而言,好读书只是开始,读好书更至关重要。别林斯基就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事,比不读还坏。”更何况中学生有学业负担,课外挤时间阅读已属不易,如不加选择,只能虚度时光而没有收获。可以说,学生能否正确选择读物,关乎课外阅读的成败。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大都不大明确自己该读什么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创造条件,正确引导。根据各级教育部门向中小学师生推荐的阅读书单,动员学生购买或借阅,也可以动员家长为学生订阅了各科相关的杂志和充满青春气息的流行杂志,如:《课外阅读》、《语文报》、《青年文摘》等,丰富阅读资源; 选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如学了《智取生辰纲》后,就可引导学生读《水浒传》中的其它章节,让学生进一步了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读《水浒传》,拓宽了阅读面,加深学生对作者塑造杨修形象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的理解。
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作为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内容的认识要宽泛。如喜欢探索的可介绍自然类书籍,喜欢军事的可推荐他看看有关军事的书籍,作文语言平淡的可提醒他多看些优美的文章……
3 开展活动,深化效果
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深化大阅读活动的效果,引导学生持续不断的进行课外阅读,从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读书笔记评比。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每周做两篇读书笔记,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主要内容,还可以摘录重要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思、多想。老师还要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在学生间传阅那些富有灵性的,个性张扬的笔记,借此指导阅读方法,以及鼓励那些富有灵气的同学。
读书报告会。引导学生对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进行鉴赏和评品是非常重要。有时,我们可以让全班同学读一本书,读前提出要求,读后组织评点、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甚至是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但是教师要及时纠正,辨析,让学生在论辩中修正自己的论断。
创办文学社。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热爱写作,用眼睛去发现世界的美,用爱心去感受世界的真,用手中的笔来抒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把自己的感悟传递给同学,与同学感受到碰撞、交流。
还可以组织开展“讲故事”、“新书推荐”等其他活动。总之,以阅读为本,不是荒废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而是在阅读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全面发展,促成“合力”并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J].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杨邦俊.阅读的奥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5.
[3]马笑霞.语文阅读的认知心理[J].课程·教材·教法,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