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中美中学生社团建设比较的异同性分析

中美中学生社团建设比较的异同性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中学生社团是经学校批准注册,以体育、艺术、文化、科技创新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性组织。学生社团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学生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实现了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由发展,又可以为校园文化带来生机和活力,促使校园文化多渠道、多层次、高质量地发展,对于中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笔者通过在美国高中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对美国的中学生社团有了更深刻了解。尤其是亲身参加了两国的多个社团,对其中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提高我国中学生社团建设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一、中学生社团的特点与分类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社会各层面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中学生社团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中学的学生社团发展呈现出几个新特点:学生社团专业化、综合化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社团多样化更加明显;学生社团的社会化程度日趋提高;学生社团的个性化更加突出。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可以说学生社团活动既是教育也是生活,它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丰富中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综合比较两国中学生社团活动,覆盖了体育运动、社会服务、文化艺术、宗教、学术等多个领域。大致有以下几类:①种族信仰类,如亚洲学生联盟、天主教等;②科技学术类,如头脑奥林匹克、机器人、天文社、工程师社团等;③文化艺术类,如校报年刊、摄影、记者、戏剧、乐团、舞蹈、动漫社等,这类社团占所占比例非常大;④社会服务类,如环保社、博物馆讲解社等;⑤体育类,健身操啦啦操队、棋类、球类等;⑥综合类,如模拟联合国、学生自律会等。
  二、中美两国中学生社团差异
  1.受重视程度。我国多数学生和老师把学生社团活动看做是课堂教学外的点缀,并不把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放在同等地位。各学校确实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督促并推动了社团的建设。从学生角度看,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习惯性地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课堂内教学的学习中,而社团活动作为点缀品,就只能看重其表层的光鲜和短期热闹,忽视对内在潜力的挖掘。从老师角度看,一般不支持学生参加动漫社这类“玩物丧志”的社团,而一旦社团活动与课内学习有冲突,社团活动总是为教学让路。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高一、高二年级,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几乎不参加社团活动。总体说来,学生、家长、指导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各层面,对中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视程度不够充分。
  在美国,社团活动是中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美国的学校没有班级的概念,学生急需一个交友和交流的平台,所以许多学生对社团的热情甚至超过了对学业的兴趣。而且美国社团发展的历史悠久,社团概念已经深入所有学生心中,学生认为参加多个社团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与美国崇尚自由、民主之风分不开,学生愿意在社团自由的环境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美国高校很重视学生的领导才能,他们会从高中选拔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使这部分学生不需要很高的SAT成绩,甚至无需SAT成绩,就有机会进入一流学府学习深造,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也使高三、高四的学生可以无顾虑地专注于社团组织、管理者的身份。
  2.可持续发展。我国部分中学的社团只有一届的生命期,随着一届社团成员的毕业,人员的大量流失而使得曾经红火的社团偃旗息鼓,甚至销声匿迹。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个别学生因为功利性的目的而仓促建团,社团成立后没有规范的章程和有序的组织,最终造成社团建设的间断性;另一个原因是创建社团时未对其定位的科学性进行把关,没有仔细分析所参与学生的来源、长期的发展目标;第三个原因是缺乏社团精神,一个成功的社团不是靠社长的个人魅力壮大起来的,而是依靠一个强有力的社团精神将志同道合的学生们凝聚起来的。
  美国的中学生社团尤其是历史较悠久的社团,他们的社团精神不仅写入社团章程,而且是支持社团一直存在和发展的根源。社团不仅吸引现有的成员继承团队的优秀传统,而且已经毕业的社团学长会回到学校指导新生,这种依靠经验的传帮带方式保证了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性。
  3.活动规范性。我国中学生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社团活动在时间、场地、经费等问题上得不到保障,不能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社团经费主要是学校团委的拨款,活动经费有限,不足以支持经常举办活动的要求;学校没有为社团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社团只能利用机动教室开展临时活动;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学校集中提供某日下午的时间,试想,全校所有社团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活动,效果只能是大打折扣。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社团活动的开展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有些活动只是走过场,违背了社团活动开设的初衷,最终约束了中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笔者所看到的美国中学生社团运行非常规范。学校会有一笔固定且充足的社团活动经费,而且会由于社团常规活动而追加补充经费;美国中学下午四点钟放学,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开展社团活动,而且活动时间和教室有明确的排期表,一个学期的常规活动早在开学初就公布在社团网站上,甚至安排进校历中。社团建设的规范性和管理水平的科学性让人佩服。
  4.社团活动质量。我国的中学生社团数量上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但是其质量和活动覆盖面还需提升。许多学校的学生都愿意加入文化艺术类的社团,但是社团受装备和技术的限制无法做到扩容和提升。例如摄影社没有公共的设备,都是学生自带相机和镜头;戏剧社没有专门的演出服,需要临时租借;器乐社的乐器不全;武术社的指导老师是本校爱好武术的体育老师,而不是专业的武术教练。我国科技学术类的社团比美国多,说明我国大多数学生仍然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作为了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总体说来,我国中学生社团在类别、规模、层次等方面还比较单一和狭窄。
 美国中学生社团类别庞杂、规模大、层次高,涉及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社团活动覆盖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这与学校坚实的物质基础分不开。比如生物研究社在校园内有专门的实践基地,进行植物的培养 和动物的圈养;木工社有自己的厂房、先进的木工钻床和各类防护用品,学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家具;时装设计社有各种面料的布匹和服装辅料,有数台缝纫机、拷边机、蒸汽熨斗,学生不仅能设计制作创新的服装,还能开办夺人眼球的时装秀。这些社团活动真实地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建议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中学生社团多方面的比较,为我国的中学生社团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实现依据,为提高社团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要使我国的中学生社团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有以下几个突破点:
  1.以竞赛促进社团建设。以各类竞赛促进社团建设、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参加社团,这在中国和美国都有成功的经验。美国的中学生社团大量的比赛集中在竞技体育方面,如美式足球、排球、篮球、棒球、啦啦操,不仅有定期表演,而且频繁开展校际比赛,并且有可能参加州际选拔赛和全国大赛。中国中学生社团在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是模拟联合国社团,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开展广泛的学生活动,由于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国际政治的浓厚兴趣,该社团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的加入。而且由于平时常规的训练和每年的全国比赛,促进了社团的组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余社团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在条件不成熟的时期,首先在同城学校间开展经验交流或友谊比赛,发现自身的差距,改进工作方式,最终提高社团的建设水平。
  2.做精品工程,打造品牌社团。许多中学的模拟联合国社团之所以能够成功走出校园,被大家所了解,主要是学校非常重视,提供经费、场地、指导教师等方面的保证,而且利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按照学校的王牌社团进行包装,将它的特色做大做强,形成了品牌社团。
  中学的其他社团的建设都可以走精品工程之路,在社团成立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社团成立之初进行重点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社团活动计划性、条理性、规范性的指导,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社长和社员共同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提升社团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优秀的社团不仅要在校园里站稳脚跟,还要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拓展活动空间,做成真正的精品。
  3.社团内涵与社员人格培养密不可分。各类社团都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独特的社团精神,从而保证社团的持久发展。社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提高社团品位,要凝聚全体社员的集体智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出既具有时代感又富含民族精神的社团文化。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大大激发社员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成员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沟通交往和合作共事。社员要突破班级的界线在更广的人际交往平台上相互沟通、相互包容、分享成功、增进感情,激发出中学生更加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
  4.指导教师的专业性不容忽视。学生社团在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的同时,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而目前多数社团的指导教师就是任课教师或团委教师兼职。专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有偿的,学校应该承认他们的工作量及其在社团中的作用。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要与社团性质一致,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经验以及社会关系,为社团的活动和发展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导。同时也要处理好社团的学生主体性和指导教师的辅助作用间的关系。
  5.交流和沟通使社团充满活力。社团活动不应该只局限在本社团或本年级,而是要学会利用别人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首先可以在学校内部搭建社团互动平台,使校内各社团有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其次,鼓励社团走出校门,进行校际社团之间的学习和协作,通过互相参与、联合举办活动的方式,吸取先进经验,总结各自特色,完善自身理念,使社团在这种资源互补、经验共享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第三,开发社团与社会交流的渠道,在社会这个广阔舞台和开放的资源环境下学习和锻炼,达到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标,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团。
  中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主建立、提升自我、享受平等、团结协作的平台,是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的阵地,是校园充满勃勃生机的体现。在比较中美两国中学生社团各自的特点后,可以借鉴美国中学生社团的先进经验,探究适合我国中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为社团发展提供新思路,使学生能在更适合的环境里成长,达到建设社团的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5946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