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尤其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他们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因此,我们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学生产生的思维障碍进行探讨,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逻辑思维障碍
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判断、推理要求也就更高。因而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思路混乱,弄不清规律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因果关系而造成逻辑性思维障碍。
案例1:不少学生在解下题时都出现了解题错误。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与电源相连,在螺线管同一轴线上套有三个轻质闭合铝环,b在螺线管中央,a在螺线管左端,c在螺线管右端。当开关S闭合时,若忽略三个环中感应电流的相互作用,则a向左运动,c向右运动,b不动。
分析:原因与结果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尤其楞次定律是职高物理电磁场教学中最难以理解的,学生难免会在感应磁场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之间的阻碍与被阻碍关系、感应电流与感应磁场间的产生和被产生的关系间找不到该题中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弄不清规律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因果关系而出现思路混乱,颠倒因果关系而造成逻辑性思维障碍。
策略:对于因果关系的颠倒而产生的逻辑思维障碍,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楚当开关S闭合时,由通电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在铝环中的磁通量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楞次定律得出各铝环的感应磁场方向与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接着,运用安培定则确定各铝环的感应电流方向。最后,运用左手定则可判断出a、b、c三个铝环的运动方向。利用比较、分辨等方法,对物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加以区别,可以使概念之间的区别更鲜明。
二、定式思维障碍
学生天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中,会自然地获得有关物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往往会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产生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一方面,一定的生活观念和经验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另一方面,错误的生活经验如果不遵循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往往会干扰学生对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案例2:运动员起跑过程中是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大过程;汽车以恒定的功率起动过程中,所做的运动也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对于这一类“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的题目,学生在理解上普遍感到困难,无法处理和解决这一类问题。
分析: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错误地认为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是减小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如果用力推桌子,推力越大,桌子移动的速度就越快;反之,推力越小,桌子移动的速度就越慢。而在职高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大的运动,这类运动相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要复杂。
策略:要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就要引导学生善于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教师在讲解时,应展开充分分析、讨论,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并用一些生动的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说明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例如,弹簧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在减小,即每秒钟增加的速度在减小,但振子的运动速度在增大。同时,也可以利用图像及斜率的有关知识,反复矫正、巩固,以加深理解,达到克服学生思维障碍的目的。
三、片面性思维障碍
有些学生的思维具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尤其是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容易干扰学生,如果学生只凭对事物的局部了解就草率得出结论,就更易产生片面性思维障碍。
案例3:有的学生认为,物体的加速度a大,速度v就大,加速度a变大时,速度v就随之也变大,有加速度a就有速度v。
分析:学生头脑中缺乏完整的物理情境,将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觉得两者要么同时变大,要么同时变小,没有考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一致,即使加速度变小,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但并不表示速度越来越小。
策略:克服片面性思维就要找到克服片面性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学会全面地分析物理问题,辩证地分析研究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典型例子加以纠正,如在物体的振动过程中和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过程中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两个概念的差异,进行区别,使概念深化,避免混淆。
综上所述,思维是物理智力活动的核心。教师应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自觉消除物理学习的种种障碍,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成为学习物理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