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验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学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1]。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校的连年扩招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使得高等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招生规模的扩大,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加之实验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投入不足、实验仪器老化等因素,都增加了仪器设备的故障率。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对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进而影响到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在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方面,医药院校与理工科院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之间存在差距,主要是因为理工科院校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普遍学过电路及机械知识,因而他们更精于仪器设备的保养及维修,而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医、药学专业毕业,普遍缺乏电路、机械知识。为此,我们针对医药院校如何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医药院校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1 医药院校科研、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等医药院校设立了专职的仪器维修人员,由于编制的限制,一般设置1~2名,由他们承担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任务。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仪器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求专职维修人员随时待命。然而,由于专职维修人员少,往往使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保养。一方面,各医药院校普遍缺乏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实质性管理。虽然制定了实验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与措施,但很多院校只将这些规章制度挂在墙上束之高阁,缺乏执行的约束力。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维修;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2]。往往是通过补充新的实验仪器设备提高其完好率,以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从而造成很多仪器设备提前报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样,有效的资金不能完全投入教学、科研所需的高新仪器设备的需求上,制约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医药院校的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大部分毕业于医药院校,他们普遍缺乏仪器维修、保养的基础和经验,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仪器故障排除能力。例如:电源插座短路、连接线路短路等简单的故障都需要找人维修排除,很多人认为自己毕业于医学专业,不懂机械、电路等维修很正常。因而,往往很简单的仪器故障也会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只能等待专职维修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甚至为了救急不得不通过个人关系请人维修,造成实验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给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在医药院校,实验技术人员自己动手维修、保养实验仪器设备,可为教学、科研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有效提升教学、科研工作的效率。
2 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的措施
实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可以通过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以及加强实验人员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技能培训等多项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2.1 实验仪器设备采购
采购环节是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的关键。高质量的实验仪器设备运行稳定、性能可靠,可有效减少出现故障的几率。因此,在购买仪器前,要征求使用单位一线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意见,因为他们对实验仪器最了解,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知道什么样的仪器性能好。在这方面我们有较深刻的切身体会,尤其是实验教学仪器,因使用频率高,如果所用的实验仪器质量低,就会频繁出现故障从而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也给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增添许多麻烦。而科研仪器性能的不稳定,将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可信度。因此,在购置仪器设备时应购买技术力量雄厚、产品性能稳定的厂家的仪器,这样的仪器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否则,购买质量不过关的设备,维修工作量将大大增加[3]。因此,要从仪器采购源头严把质量关,采购高质量的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2.2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
为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与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严格规范的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同时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制度应明确仪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的规范化管理,层层落实到人,并实时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对新购置的一般仪器设备由设备处专职人员、使用部门实验技术人员和经销商进行开机验收,对存在问题的仪器及时退换;对大型仪器设备由专职维修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厂商共同开机验收,并对仪器设备性能和使用保养进行严格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在仪器设备使用时,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对实验教学用的同类型号的每台仪器都要做好使用维修记录。除了日常的维护保养,实验课前实验技术人员还要对每台仪器设备预试,杜绝仪器设备“带病”使用。每次课前教师都要强调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对仪器设备规范使用,防止误操作对仪器设备的损害。
(3)要加快老旧设备的淘汰步伐。长期以来,教学经费的不足,导致了教学和科研实验设备更新换代慢,实验设备陈旧老化。为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实验技术人员将很多时间花费在老旧仪器的维护上,影响了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逐年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实验仪器设备短缺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我院从2007年开始加大实验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如物理实验室先后更新和增添了现代实验教学仪器,包括数字示波器、A类超声诊断仪、人耳听阈曲线测定、压力传感器特性及人体心律与血压测量实验仪、分光仪、模拟电路实验箱等教学仪器,为实验与科研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4)运用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维修管理档案。利用校园网平台,建立全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网上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跟踪管理。实验技术人员要将维修保养的仪器设备型号、编号、购买日期、生产厂家、故障的症状、维修时间、维修结果、使用科室等信息输入网络管理系统,以此
积累仪器设备的故障频率信息及维修保养经验,同时也可作为购买仪器设备的参考。
2.3 实验技术人员维修技能培训
由于医学院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医学专业人员,普遍缺乏对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的技术基础和经验,加之大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对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的正确认识,因而很多简单的维修工作都需要请专职维修人员修理。而专职维修人员的缺乏往往使很多故障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进而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开展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知识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实验技术人员基本维修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仪器设备的简单维修保养技能,将有效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2.4 开设仪器维修选修课,普及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知识
开设仪器维修选修课,一方面可使学生熟悉仪器
(下转页)
(上接页)
设备的使用原则和简单的维修保养知识,从而减少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另一方面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奠定基础。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将到各级医院从事临床、检验、影像、麻醉、护理等专业工作,会接触多种诊断、检验和治疗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大多十分精密和贵重,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维护和保养知识,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针对医药院校在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上存在的不足,除了要制定严格的实验仪器设备采购及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外,要着重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维修技能培训并开设仪器维修选修课,在医学生中普及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知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以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燕鸣.提高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途径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1,197(2):51-52.
[2] 胡芳,汪正力.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8):106-107.
[3] 李曦雯.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5):45-47.
[4] 孟燕妮,刘彦强,孟庆楠.提高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3):55-56.
上一篇:物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