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21-1
一、主题探究
1.围绕一篇课文进行主题探究。
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的有主题的“长作业”。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燕子》一课。在学习之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春天各种动物活动的资料,同时让学生阅读《谈谈春天动物的活动》丛书。在学完这一课后,开展“赞美春天”的实践活动,大家一起讨论用什么方式赞美这迷人的春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绘画,自办小报,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有的学生还尝试写一些赞美春天的小诗。赞美完春天再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美好环境,让春天永在,让动物们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学生纷纷提议向社会、向环保部门写倡议书,并主动要求投入植树造林的活动中。这样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既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进行积极的主题探究,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围绕一组课文进行主题探究。
例如,在学习以记叙童年趣事为主题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搜集一些中外作家的童年故事,了解他们童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亲近名家。这组课文学完以后,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和高尔基的《童年》,并要求他们搜集、积累一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和现代诗。再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写写自己的童年故事。将阅读、写作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在一个个兴味盎然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语文学习是一个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应该以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驻足,关注他们的课内外生活,将作业设计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联,引导他们热爱语文,享受学习语文的愉悦。
二、读书积淀
1.将教材向课外延伸。
学完一篇课文,适时地为学生补充阅读的篇目。如学习了《争吵》后,引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学习了《草船借箭》后,引导学生读一读《三国演义》。引领学生走进名著,阅读名著,与文章的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除了带领学生阅读名著以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走进儿童文学的世界。儿童文学中那些符合儿童阅读和接受的、让儿童体会真善美的文学精品多是以儿童生活为主。除了叶圣陶、巴金等老一辈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杂志及孩子们喜欢的郑渊洁、杨红缨、曹文轩等一些当代儿童作家的作品,显现了文学性,为学生走进儿童文学的广阔天地,提供了范本,提供精神的滋养。
2.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
班级读书交流会能多层面交流和展示学生的读书收获,对于维持和强化读书兴趣,指导读书方法,引导读书方向,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开学初,根据低、中、高年级的不同特点,向学生推荐《一千零一夜》《克雷洛夫寓言》《稻草人》等书籍,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期末,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书,在“走近名著”读书交流会上交流收获。对所读书籍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深入讨论,并以自办小报、文本剧表演等形式向全班乃至全校展示。
3.背诵经典诗文。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尤其是小学阶段更是孩子记忆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的孩子把人类文明中最经典、最精华的内容贮存在记忆库中,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能不留书面作业的尽量不留书面作业。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这些经典之作曾熏陶过多少代人,可是在我们现行教材中却并不多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在“快餐式”、“急功近利式”的阅读充斥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应该沉下心来带领孩子们畅游于这些经典力作中,传承我国的古典文化。
三、感悟生活
1.随文练笔。
学了《第八次》后,想像布鲁斯王子召集军队和发动人民起来抗战时会怎么说;学完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写几句话给课文续上结尾;学了《鞋匠的儿子》让学生搜集林肯的资料,以《我眼中的林肯》写一篇文章,升华对伟人的认识,等等。
2.感悟生活。
可以和日常生活有关,在感恩活动中,可以写一写《我帮亲人 》。教师节到了,可以写《老师,我想给您唱首歌》……这样做,结合课内实践,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和文本对话,更好地向身边的人学习。学生也会逐步养成用书面语表达生活感受的习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在写日记的实践中不断历练和提高。
我们要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设计出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用语文生活,并在生活中享受语文带给自己的无限快乐。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只要我们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去做,抓住“读写”这两条主线不放,学生一定乐于接受这样的家庭作业,并由此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上一篇:立体几何教学,如何凸现逻辑连贯
下一篇:文化:阅读教学不可缺位的元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