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素读视野下重构“文包诗”的教学策略创新

素读视野下重构“文包诗”的教学策略创新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60-05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独创的一种新文学体裁。之所以称之为新文学体裁,是因为这类文本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文,又不同于教材中收录的一些古诗词,而是根据那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站在现代文学写作学的视角创作成的,集人、境、情、意于一体的文本。这类文本的“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是今人对古人的镜像式复原,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融合在一起,共生共存;有的是凸现名篇中的名句,将其中的场景进行详写,将原有的“诗”包含其中。在这类课文中,作者(编者)“穿越”了时光隧道,将古汉语体系中的“文本”在现代汉语图式中进行扩展阐释,力求“诗”“文”映照成趣,“文”“诗”浑然一体。因此,“文包诗”的教学,旨在借“文”学“诗”,降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让学生在现代的话语图式中理解古体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藉此感受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一、“文包诗”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文包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开创了古典诗词新的教学范式,既降低了学生学的难度,也降低了教师教的难度。但是,站在汉语言文化的传承上,“文包诗”这一体裁对古诗词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文包诗”破坏了诗的“情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品,字字珠玑,句句精湛,都是诗人在特定的场域中情感的高度浓缩,给现代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像空间。诗人写作的那个“时”“空”,是需要不断地通过“诗”一样的解读进行臆想和猜测。正是在这样的臆想与猜测中,传统文化变得意味深长,才具有经典的意义。今天,我们在读这些“诗”的时候,对当时“诗境”的理解也只能根据语言文字的意义,或者通过相关的文献检索,进行“尽量”的查寻与复原。这些查寻和复原也只是一种可能,让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不可能”。如果将其定格为一种固定的甚至是固化的“境”,文字的符号意义也就没有了再寻找的价值,“诗人”死了,“诗”也随之死了。
  二是“文包诗”破坏了诗的“意象”。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更是古诗词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诗人在创作中,“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理活动,可意会而非可言传的;“象”因“意”而指向具体的物,是“意”的寄托物。因此,古诗词的写作艺术就在于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因为“心中有事”,所以眼中的事物便成了“心中之事”的寄托,事物也就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作者也因此创造出了一个特定的“艺术之象”。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艺术之象”,读者在阅读欣赏古诗词时便可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阅历和心境进行历史性阐释,一边还原诗人的所见所感,一边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苏教版中的七篇文包诗,无一不是将诗中所有的“象”进行了“舞台剧式”的描述,将诗的“意”定格为永恒,已然破坏了诗的“意象”,使得对古诗词的理解再也不会“神与物游”,更不会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因此,古诗词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一不是诗人“意”的载体,如果将这些“草”“木”“景”“物”用现代的文字解释得通体透彻,“意”就没有了“情感”,“诗”不再成为“史”,我们的阅读也就不再是“经典阅读”。
  三是“文包诗”破坏了诗的“文化”。文包诗的创作过程离不开前人的阅读经验,但又意欲突破前人的理解,因此,就有了“穿越”迹象。作为中国文化甚至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西游记》被演绎成《大话西游》,真是让我们在“嘻笑无度”中有些“酸涩不已”。我们不反对将经典站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历史性解读,但如此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野蛮颠覆。文包诗虽然不是《大话西游》,但对学生学习语文、掌握并传承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有负面影响的。可以这样说,古代的文化经典一旦被赋予现代的诠释,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丢掉了诗的味儿,更丢掉了民族的魂儿。《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以文包诗的形式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作情境,并配以相关的插图。文中,李白送孟浩然的情景定格为两人先沉默不语,后进行对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虽然我们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笔者认为,这样的对话包含了恭维、奉承和酸腐的现代味,不太符合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含蓄、谦让和高贵,有待斟酌。
  笔者看来,文包诗对于理解古诗而言,表面上降低了理解难度,却可能忽视了古诗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旨趣。无论是古代文论还是现代文论,讲究的是在诗词的理解过程中,更多的去注重诗词的韵外之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为文学作品,古诗词的文学性不在“在场”,而在“不在场”;只有“不在场”,才会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才能使学生走进古诗的艺术世界。而文包诗却是以一种“在场”的姿态,告知学生一些“在场”的东西,有可能削弱了古诗对学生的吸引力,削弱了古诗的文化传承力。
  鉴于此,必须为文包诗寻找一条新的教学路径。
  二、在素读中找寻新教学路径
  作为教材的执行者,有必要寻找一条既符合古诗词教学规律又不违背现代文教学,既能完成文包诗的教学任务又能不改变古诗的文化特质的教学路径。在素读理念的视野内, 我们是可以找到的。
  素读,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读书法,实施的是一种不刻意追求理解的纯粹的“私塾式”的阅读方法,其以原始积累为主要特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了多少、能够运用到什么程度,讲究的是不求甚解、强记累积。剔除糟粕,我们将素读的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文包诗的教学之中,可以觅寻到文包诗教学的策略,即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包诗中的原生态的“诗”,通过“随意地、自主地读,没有什么限制,不要求学生做阅读练习,也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让学生的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按语言原本意思去理解课文”
 我们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晓,对于文包诗中的“诗”,我们追求的是“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的两重境界及其相融相存。“求甚解”,即借助于文包诗中“文”的“在场”描写,对“诗”已经显现的“情”“境”进行诵读和感悟,以求得与作者(编者)解读的认同。“不求甚解”,即在教学之初,让学生直面古诗,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尽力逼近古诗的原初意蕴,窥探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教学完毕前,跳出文包诗中的“文”,再回到“诗”原初的面貌,以“不求甚解”的姿态,在“文”之外寻找诗的其它意象。从“诗”走向“文”,再从“文”回到“诗”,意在尽量还原“诗”的原初面貌,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借助“文包诗”中的“文”,降低学生理解古汉语的难度。这样,学生的读就易于生成“原初体验”,学生就会摈弃文包诗作者的解读定势和程式化分析,重新回到“诗”的文本层面,以“学”的眼光品读“诗”,感悟“诗”,获得个性化的理解。
  因此,文包诗的教学应该在“求甚解”与“不求甚解”之间寻找一种适切的路径,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诗”这一古代文体的特征、意蕴和价值,又能让学生体验到现代话语图式下的“诗”的情感、意境和旨趣;既要让学生对“文包诗”有一个通体透明的“求甚解”的认识,又要让学生对“诗”有一种无法用现代话语完全阐释的、意犹未尽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感;既要让学生感受到在文包诗中读“诗”悟“诗”的乐趣,又要让学生敢于寻找“文”外的诗意、诗情和诗趣,形成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无限向往和追索。
  三、素读教学建议
  作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素读”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素文化——“教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引导学生直接指向阅读文本,深入文本领会原旨,朴素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本的真实意境,积累并生成优秀的语言文化,进而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真实的语文素养。”[3]汪潮教授将这样的课堂称为“素课”,并指出这样的课堂“拒绝人为的刻意雕琢,拒绝课堂的富丽堂皇,拒绝作秀演绎,更拒绝虚情假意”。[4]因此,我们可以建构起以“素读”为核心教学理念的文包诗教学策略,让文包诗教学更贴近“诗”与“文”的文体特征,从学生学习汉语言的规律出发,采用“素读”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以一种“通贯古今”的姿态走进文包诗,感悟“诗”的本质意象,习得“文”的表达方式。
  苏教版的七篇文包诗,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寇准的《咏华山》(一上),李白的《静夜思》(二上),孟郊的《游子吟》(二下),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三上),卢纶的《塞下曲》(三下),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四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上)。因为年级段的不同,七首诗的呈现形态也不同:就出现的位置而言,大部分在文未出现,也有在文首出现的,如《静夜思》所在的《英英学古诗》、《塞下曲》所在的《李广射虎》;就叙述的方式而言,大部分以叙事性的描写为主,仅《静夜思》所在的《英英学古诗》以“现代对话”的表达方式;就文学性而言,大部分叙述浅显直白,欠文学色彩,也有描述细腻极具文学色彩的,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在的《黄鹤楼送别》。虽然“诗”的呈现形态稍有差异,但这些文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是“诗”的全部诠释,“诗”是“文”的创作之源。因而,教学文包诗必须秉持一种静谧的阅读心态,既要让学生虚心涵泳“诗”的音韵之美、含蓄之美和意象之美,又要让学生细 读现代语式的“文”,感受一种别致的阐释方法。
  教学建议一:提升古诗的陌生化指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陌生化”源于亚里士多德,是二十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指要不断更新对人生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摆脱惯常化感知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陌生化可以帮助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改变业已形成的阅读惯性,用独特的阅读视角对阅读对象进行独特化的体验。文本的陌生化指数越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体验感受就越深,学生就会通过陌生和新奇的个性化阅读达到与文本内涵、作家情感、人物形象以及创作原意一致性的共鸣,促使学生对陌生的阅读文本进行探索性阅读,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以此形成更高层次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所以,文包诗教学需要还原“诗”的原生态面貌,提升“诗”的陌生化指数,让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期待,以“素读”的状态读诗、品诗、悟诗,努力寻找“诗”的内涵、情感和意象。
  要提高“诗”的陌生化指数,就要避开熟悉度较高的“文”的约束。因此在教学之初,要避开“文”,将“诗”的原生态风貌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诗”的感受能力和解读能力。教学《静夜思》,避开文本中单一的“对话”,以诵读的方式先感受“诗”的韵律美,诱发学生对“诗”的向往,强化学生对五言诗文体的认识,在诵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诗人、写作背景及诗意。教学《黄鹤楼送别》,以送别诗复习为契入点,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相机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在浅吟细品中感知诗面的意思,想像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惜别之情。通过陌生化处理,让学生素面朝天地接触“诗”,朴素地领会学习“诗”的方法与途径,在读、诵、悟中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教学建议二: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是互文本体。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与转换。”“任何文本的价值在于它对其它文本的整合和摧毁作用。”这也就是说,每一个文本应该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它们相互之间彼此牵连,形成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开放性的意义网络,将文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链接在一起。文包诗中的“文”与“诗”应该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文”是教材编者对“诗”的吸收与转化,基本上贴近了“诗”在传承过程中的“过去时”状态,并赋予了“诗”的“现在时”意义。因此,文包诗教学的第二个策略,就是通过比读的方式,在“文”中寻找“诗”的“他人”(编者)解读路径,并与“初感”或者是“前见”进行对比,形成与“他人”的价值冲突和视野融合,对“诗”进行当下式解读。
  在陌生化阅读中,学生会对“诗”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同时也会产生理解上的困惑,需要在教学中予以透析和澄明。教学借助于“文”,可以降低“解说”难度,让学生进入一个具有“影视化”特征的与“诗”的描写相匹配的语境——“文”,以此逼近“诗”的内核和诗人的原意。《咏华山》的内容相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对“诗”的理解能力远远不及中高年级学生,其解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读顺”“读通”之后,需要引导学生与熟悉的文本及时相遇,读“文”解“诗”,让学生在比读“诗”“文”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黄鹤楼送别》一文,在初读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诗”与“文”的比对诵读,体会编者的解读路径,尤其是领悟编者独特的解读视角和文本创作技巧。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互文式比读时,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解读主张”,善于对文本提出质疑。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或许会在黄鹤楼内摆下酒席,与孟浩然饮酒作诗,或许并非如文本中所描述的“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同样可以远离文本中的那段对话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开语言思维的翅膀,重置一个“依依惜别”的场景,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
  教学建议三: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力
  作为文化经典,古诗词的教学价值应该指向作品的教材意义、相似主题的作品群和个性化的意义圈延伸。对于作品的教材意义,通过前期陌生化的阅读和互文性比读,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但如果仅是停留在“教课文”“教教材”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语文”。因此,文包诗的教学还必须指向另外两个维度的教学,即个性化的意义圈延伸和相似主题作品群的链接。
  现代素读同样支持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提倡对语言文字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解读。文包诗中的“文”的价值,为学生解读“诗”提供了一种范式和可能。也就是说,除了“文”的解读指向之外,我们还可以寻找到另外一种甚至多种解读的可能。学了《李广射虎》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检索,在历史与现代、未来的对接中,对《塞下曲》进行新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文”的解读范式,引导学生尝试解读其它相似的古诗。如学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文”的表达方式解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对于 相似的作品群,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阶段罗列了七十五首必背古诗词,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对于文包诗的教学,还必须及时为学生呈现与“这一首诗”相似的其它诗词。学了《咏华山》,可以读一读骆宾王的《咏鹅》、白居易的《池上》,感受古代儿童眼里的世界;学了《李广射虎》,可以再读一读《塞下曲》的其它作品,也可以读一读王昌龄的《出塞》和《凉州词》,初步感受一下边塞诗的特点;学了《黄鹤楼送别》,可以自主整理送别诗,进行主题阅读,感受古人的“离别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链接相似作品群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以素面朝天的方式进行阅读,重在感知、对比和积累,使学生真正地把学习语文的过程当成语言积累和精神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拓展性阅读能力。
  在“素读”的视野内,“文包诗”教学追求的是让诗保持诗的原生态面貌,让学生在“陌生化”中感受其经典的文化力量,并让学生在“诗”“文”的“互文性”比读中,走进诗的境界、诗人的心田和编者的意图中。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4]汪潮.回归本色教学,打造“素色课堂”[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6).
  [2]陆云峰.从引领到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09(2B).
  [3]陆云峰.素读:多维文化冲突中的根性自觉[J].江苏教育研究,2008(3B).
  [5]陆云峰.返璞与超越:现代素读的哲性追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5998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