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65-05
课堂教学是有形的,但也是无形的。仅仅关注有形的课堂,无法达到课堂融会贯通的境界,在“形”的背后总有一种“无形”被遮蔽。这种“无形”可能是一种价值观、趋向力、结构、时间、速度、关系等等,它在推动着形的发展和运行。我国古人往往把这种无形和有形,统称为“形势”。
“形势”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除了有“形状”的含义之外,还有以下三种含义:一是条理、形式,例如宋朝韩拙《山水纯全集》的“无势而乱作盘曲者”。二是关系,例如唐朝张怀瓘《书断》的“运用连岗尽望,势不断绝”。三是力量、趋向力,例如清朝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的“树石本无定形,落笔便定。形势岂有穷相,触则无穷”[1]。《现代汉语词典》对“形势”解释为“地势;事物发展的状况”。而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形势的内涵要更加广泛和幽微。说到底,形具有形状、实体的含义,可以为感官所直接把握,例如形状、颜色等等。势无法直观,可以间接感知,例如权势、山势、气势等等。形势不可分割,有形就有了结构和实体,有势就有了精气神。形与势完美交融,方能通过局部把握整体,透过表象看到意志,把握当下看到未来……从而达到贯通一气、随心所欲、神融笔畅的“融通”境界。
一、形势在哪里
(一)形内之势,形外之势
形内之势,表现为形之间的结构和张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2]也就是形之间有内部的建构,它们组成了一种势。例如,笔者在教学《猜猜我是谁》一课中,就采用了这样的集体合作方式:第一排同学画背景,从第二排往后的同学画前面同学的背影,并剪下来贴在背景上。这样的合作,使得每一位同学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作画环节。形外之势,表现为形外部之间的结构和张力,如图所示,即是外部环境对形内部结构的影响。拓扑心理学提出了B=f(P,E)的公式,认为行为(B)等于人(P)和环境(E)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3]笔者在这课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明白人物的背影有时候比正面描绘更具感染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增强了作画的动机。
(二)无形而不势,无势而不形
正如上图中的椭圆形,它在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不同作用力之下,形成了不同的走势,也造就了不同的形态。例如我们在教学陶器的欣赏内容时,如果从看、听、摸、想等实践方面去建构知识,并让学生接触现实中的考古活动,这样的建构形成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之“形”,并且生成了关注现实欣赏之“势”。这种形势相互构成,有了实践知识才有了实践趋向,在实践趋向中才能真正建构实践知识。如左图,这种形推动了这种势,这种势造就了这种形。
(三)因形而生势,因势而成形
这种形式是相互推动,相互生成的。胡塞尔写道,“每一现实的体验(我们根据一种体验现实的明晰直观进行这一明证)都必然是一种持续的体验;而且它随此绵延存于一种无限的绵延连续体中——一种被充实的连续体中。”[4]而美术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媒介信息不断开放和扩充的流动过程。例如笔者在教学《分分合合》一课中,通过一块几何图形,不同的分割可以有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了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的造型规律,从而领略到简单和复杂的关系。这对学生、教师和教材来说,就是一个相互发展和建构的过程,如左图。
(四)形有尽,而势无穷
美术创造中存在着形有尽而势无穷的现象。例如“百尺为形,千尺为势”,说的就是这种关系。这种势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先验性,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写道,“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5]在美术教育中也是如此,著名艺术家齐白石虽然自称不会教书,但是他的学生成名成家的,比一些正规学校出身的教授要多得多。其中,齐白石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育思想一直贯穿在他的教学生涯中,这种不教之教也是一种势。
由此可见,“形”和“势”既有包含又有分离,有时紧密有时松散,它是动态的、开放的、混沌的。
二、形势在美术课堂中的几种表现
美术教学中的形势,是样态、情感和动力的结合体。
(一)态势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美术教学也需要关注样态。这种态势是一种形之间的融通。当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学生的感受相互契合,当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需要相互联系,当教学的意图为学生所接纳,当教师的讲授能够引发学生的创造……当这种关联形成美妙的组合,建立起最佳的纽带,于是乎课堂浑然一体,蔚然成形。这种态势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样态应该是美的。“波涛如怒,峰峦如聚”,让人顿觉雄壮之美。“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禁暗生婉约之感。当这种美和师生的心性相应,情感暗合,产生对流,触发行动,自然会产生创造的冲动和审美的愉悦。这种态势是一种边界状态,它应该符合教学的规律。美术教学的态势行走在创造的边际线上。这条线是学生经验的边界线,它是对旧有经验的突破。这条线是学生学习的效率线,它需要符合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规律。任何教学的有效性,都应该符合这种边际规律。
(二)情势
美术是一门涉及情感的艺术,美术教学也是如此。美术造型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否则就如朽骨腐木,缺少万千姿态。这种情势体现生命特征。如果美术教学活动没有情感驱动,缺少情意寓寄,没有情趣点缀是缺乏生命活力的。美术形象中富有情感色彩,美术表现中需要情感宣泄,美术评价中也要情感包容。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是作者、学生、教师情感的综合,都体现了一种向美的生命情怀。这种情势蕴含价值观念。美术知识中包含着一些情意价值,它往往属于潜隐知识、缄默知识的范畴,
它可能是一种好感,也可能是一种认同,或者是一种视觉的愉悦。有时候我们的课堂需要营造神秘的情感氛围,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探奇的情绪,还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挑战的情怀,这种情感推动我们去获取知识,形成态度,建立价值观。情势是一种情感动力因素。有时候我们的课堂需要一鼓作气,一泻千里;有时候我们的教学需要随波逐浪,汹涌澎湃;有时候我们的体验需要由表及里,层层渗透。这需要不同的动力因素,而这种动力因素需要不同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和维持,就像达芬奇在画《蒙娜丽莎》时,需要请乐队演奏一样。
(三)动势
美术活动体现一种意识和行为的运动,美术教学也是如此。美术教学的动态美,或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如虹,或如“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旖旎多姿,抑或如“间关莺语花底滑”的轻快。它包括学生之动,生活之动,艺术之动。美术教学是一种学生的认知运动,它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儿童的生命节律。学生像清泉一样去跳跃、碰撞和冲刷,如同一只初飞的小鸟一样冒失、勇敢和灵活,才能通过美术教学增强生命活力。美术教学要体现生活的联系,任何艺术创作如果没有生活的“蒙养”,就不会结出创造的成果。孩子在生活中去认识美术,运用美术去作用生活,才能让美术之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并且不断生长。美术活动要体验艺术之动,这种运动可能和言语之动、数理之动截然不同,它可能带有一些随心所欲,加上一点桀骜不驯,甚至还有些不管不顾,但它能冲刷心灵的尘垢,升华精神的境界,冲破传统的束缚……这就是艺术的运动。这三种运动方式在具体表现中,是密不可分的。
以上三种形势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它们结成整体,共同达到浑然一体的“融通”之美,如下图:
三、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势之美
美术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等“形”相互关联而成“势”,呈现出来的形势美。
(一)明势:余与汝一起明亮
美术教学的目标哪里来,是教学主体对势的共同明了。正如《孙子兵法》中所写的那样,激流能够漂石。这种力量哪里来,是水?还是河道?还是石头?都有关系。就像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说的那样,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6]教学目标的明了起源于教学主体相互间的作用。
例如笔者在上教科版艺术教材《轻歌曼舞樱花谣》一课前,发现学生存在着两种价值观,一种是“哈日”一族,一种是“仇日”一族,这都不利于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学习日本艺术。
于是在课前笔者就和学生进行了谈话,我问孩子们:“喜欢日本吗?”“不喜欢!”几个孩子喊了起来,“因为日本侵略过我们的国家,还不知悔改!”“那么你们喜欢日本的文化吗?”笔者又问。沉默了一会儿,有的孩子表示喜欢日本的卡通片。有的孩子说,日本的科技很发达。笔者说:“日本拥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让我们把个人情绪放在一边,来学习日本文化好吗?”“好!”学生们一下子坐得端端正正,一种学习需要已经被唤醒。
这时,笔者和孩子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顿时明亮起来——日本文化艺术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拥有一种超越民族视域的角度,建立一种包容的欣赏态度,放下我们的偏见和傲慢,运用“扬弃”的学习方法,树立好学上进的民族责任感……
这是一种明亮之美,它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之初睁开了眼睛。
(二)起势:一份期待的悸动
沈从文在《西山的月》一文中写道,“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在教学中,有时教师的讲解只需要在关键之处,转弦拨轴三两声,就能让孩子们激发起无尽的学习热情。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降落伞》一课时,首先演示教师的范作,然后问学生怎样的降落伞才是“好”的?学生一看就明白了,一致认为降得稳、落得准,装饰得美的降落伞才是好的。
接下来笔者在如何做到稳准美这个问题上进行了简要的讲解,看到孩子们都迫不及待了,就放手让孩子们做了。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降落伞形状。有的是船型的,有的是帽子形的,有的用两个降落伞进行组合,还有的用妈妈的浴帽来代替。做完的小组马上进行试降。有的发现降落速度太快了,于是调整坠饰的重量,加大伞面的容积。有的发现降落不稳,经过研究,发现是绳线的长度不一,伞面没有对称。几乎每一组孩子都在不断尝试、分析、修改,都在对老师讲解的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孩子的热情空前的高涨,学习非常自觉。
最后,降落伞比赛开始了,一组比赛,全班打分。通过观看一只只举起的小手,大家就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出彩,哪些地方还有不足。这样打出的分数,大家都觉得心里服气。
在本节课中,笔者并没有对降落伞的知识讲太多,而是在学生能看会的地方不讲,在做会的地方不讲,只在听会的地方才要言不烦。教学只要点到为止就行,不要让亦步亦趋的繁琐要求,泯灭了孩子的兴趣。
(三)运势:满目青山无尽法
当势在美术课堂继续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达到不可遏制的高峰阶段,就像音乐的高潮,如“铁骑突出刀枪鸣,银瓶乍破水浆迸”。绘画的高潮,如“无间于外,无息于内”。这时候,满目青山无尽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双方都进入了头头是道,淋漓尽致的自如境界。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快乐的人》一课中,以快乐为主线,设计了三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中,笔者拿起一个用铁丝做成的小人,一下子“蹦”到孩子的头上,并且表演拿大顶,跳踢踏舞,让孩子感受到人物快乐的动作。随后,笔者分解人物制作的步骤,让孩子学会模仿制作快乐的人。
在第二个环节中,笔者从身上摸出一根铁丝“人”,软软地垂下来,问学生这个人的心情怎样?孩子们一下子发现,他今天可不太开心。怎么让他开
心起来?让他蹦一蹦、跳一跳、握个手。于是他就这样随意地动起来,这条线条也扭曲起来。这时师生们再来看,发现他可能在做瑜伽,好像在跳远,抑或在做体操。原来我们快乐地运动,也能做出快乐的人来。孩子们发现了两种做人方法,应物象形和因形象物。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
在第三个环节,笔者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创作一组作品。这时孩子们的创作思路变得四通八达,他们只要改变铅丝的形状,就能马上做出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能够“引出”另一个快乐的人,一群快乐的人在一起快乐运动……孩子们的思维、动作、情感都进入了自如的境界。
教学的势,就是师生融入其中,不知是你推动了我,还是我推动了你,共同扬起教学的高潮,奔向自由之境。
(四)化势:空翠不觉湿人衣
教学是一种转化的过程,皮亚杰认为,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7]美术教学的转化,是对自身结构的调整,从教师到学生,从书本到意识,从理论到实践……最终为学生所接受和运用。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认识身边的树》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写生能力。
首先,笔者让学生观看录像中画家的写生,通过直观了解到,写生是心眼手的结合,这是核心知识。
然后,笔者让学生练手。眼到手到,一两笔就表现出树木的具体形象。接着,笔者让学生练眼。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学会表现树木的细节,把握树木的主要特征,重点表现树木的形状、质感和颜色等等。再接着,笔者让学生练心。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体会画家对树木的美感把握。让学生体会动态、色彩、精神等多种美感。在完成作业的环节中,孩子们心眼手之间逐渐协调起来。那种只画不看、看一眼画一笔、只画不想的动作明显少了很多。
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重点强调了核心知识的教授,采用了逐个突破,层层训练,不断改变的方法,将这种心眼手运用的技巧传授给学生。
(五)收势:曲终收拨当心画
课堂教学是受到一定的时空局限的,当下课铃结束之时,需要给孩子一个比较完整的建构,否则,可能随着学生的记忆消退,会出现知识“崩塌”的不良后果。因此这种收势,是一个时间阶段内较完整的结构呈现。
例如笔者在苏教版美术教材《分分合合》一课中,是这样从两个方面进行收尾的。在第一个方面,笔者用一块KTV板进行三次作业,最后要求学生全部用完材料(KTV板正反两面和中间的吹塑板)。这个环节的设计暗合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的思想。到最后,笔者强调桌面上要干干净净,每一块形状都要运用上去。暗合了七巧板游戏中,合理利用材料,不使浪费的理念。虽然这种设计意图孩子们不一定马上能懂,但是孩子们知道,一块简单的形状,能够拼贴出千变万化的形状,而且一块都不浪费,这是多么了不起啊!
第二个方面,笔者把学生所有的作品贴在明胶片上,并围成一个宫灯,点亮它。顿时,原本平淡的作品在光线的穿引下,形成了一个整体,染上了斑斓的色彩。学生发现了之前没有发现的美感,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惊叹声。笔者觉得,造型艺术能够给孩子留下一个整体印象,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是比较完满的。
教学中该放处放,该收处收,这种中断和停留,能够建构记忆的组块,形成恰当的节奏,给孩子心田“奏响”美丽的音符。
(六)余势:期待无意中的回望
优秀的艺术作品会给欣赏者以无尽的余味。好的音乐作品,能够让人回味无穷,不知肉味。好的书法作品,能够让人去而复返,心追手摩。好的美术作品,能够让人心生畏惧,不敢为恶。我们的课堂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教学空间是无垠的,教学艺术的巨大作用,就是通过这种余势,突破时空的界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吧。
例如笔者的一堂美术课——自编教材《走路的艺术》。这节课的开设起源于孩子们的恶作剧——踩水塘。
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首先让孩子做一回名侦探柯南,找一找这是谁的脚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的走路姿势根本不美。然后笔者让孩子找一找班级中谁走得美,男同学和女同学的走路姿态有什么不同?来发现走路的美。接着,笔者让学生分析走路的艺术。模特儿的走路摇曳生姿,骑马舞的步态恣肆奔放,张旭书法的“步伐”龙翔凤翥,董其昌绘画的“步伐”自然潇洒。再接着,笔者出示了北京奥运会的行为艺术,运动员经过主席台前“踏”成的彩虹,让学生了解走路也是一门艺术。最后,笔者让孩子走上操场,前一天留下的水塘还星星点点,孩子们兴奋地踩起水塘来,有的创作出了《十字路口》、有的踩出了《水中花》,有的画出了《骑牛舞》,还有的完成了《童年的游戏》。这时候,无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调皮的还是守纪的,奔放的还是文雅的,仿佛都回到了幼年,放下了身段,兴致盎然地踩起了水塘。
试想着这样的课堂怎么不会让孩子念念不忘呢?孩子们在课后告诉我,原来走路就是一门艺术,这样的课堂他们最喜欢。
那一刹那的回眸,能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M].李安源,刘秋兰,点校纂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18.
[2][德]卡尔·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1.
[3][德]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89.
[4][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205.
[5][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M].周远斌,点校纂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39.
[6][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07.
上一篇:高中政治学科作业设计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