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高考试卷中所选的一些写景抒情的散文佳作,大多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或喜或忧、或悲或愤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换言之,优秀的作家总是赋予他们笔下的那些自然景物以更多的“灵性”,也就是常说的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意思很明白,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即所谓情景结合。实际上,情景结合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呢?
一、即景生情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在这类作品中,往往是因为作者通过观察具有某种特点的景物,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产生与所写景物在基调上相一致的情感,即常说的“情景交融”。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绿》,由于作者在游览中看到了梅雨潭的“绿”,感受了眼前景物绿意盎然的勃勃生机,由此激发出他内心中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在对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的描绘中,处处流露出狂喜之情,把自己内心倾慕、欢愉、神往的情感融汇在笔下的一片绿意中。全文基调清朗,节奏明快,作者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浑然一体,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二、以景衬情
还有一些散文,作者刻意使文中所写之景与心中所怀之情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互相矛盾
的对立关系中,也就是情和景不仅不能相融,反而形成巨大的反差,目的在于以“此景”来反衬“彼情”。
《荷塘月色》中就有此例。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是心中“不宁静”的感情和“淡淡的哀愁”,描绘的却是月色下荷塘中幽静而优美的景色。“不宁静”的心情和静美的景物构成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努力让自己不宁静的内心情绪消融在静美的自然景物当中,但这种情绪又始终缠绕着作者不肯退却,这就是所谓的“情景对立”。矛盾对立着的情与景之所以能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是因为景的清柔静美能够反衬出心里不宁静的强烈深沉、想超脱而又难以超脱的矛盾心态,因而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三、以情衬景
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但作者在写作时,总是在自身一定思想感情的支配下选取写作对象。因此,虽然文章描绘的是客观景物,但出现在作者笔下的,总是经过带有主观色彩的渲染或过滤。
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由于受作家当时所处时代的影响,如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在作者的内心投下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思想苦闷,于是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因此,作家笔下的秋味、秋色以及秋的意境和姿态,就深深地烙上了他主观感情的烙印。写北平的秋天,既没有选取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没有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那些热闹非凡的地方。即使对那“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著名的风景,也只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而着力去描绘那些“冷色”:蓝天上点缀“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破壁窑中的牵牛花也是“蓝色或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就连那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这本属于“暖色”的调子,在作者的笔下,与其说是经过树叶的过滤,毋宁说是作者感情的过滤,也都变得“冷”了。至于那“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就更不用说了。由此看来,作者在文中描绘的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无不是在他内心感情的主观色彩驱使下,为突出那种“清”“静”“悲凉”的意境服务的。
四、寄情于景
自然界中的“景”和“物”自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但景物一旦被作家写入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反之,作者的感情若不寄托于某一景物,就会因无所依附而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这样的感情,必定是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散文中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就是指通过某一景物的形象的描摹来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例如日本作家壶井荣的散文《蒲公英》,就是通过描摹蒲公英的具体形象和叙述蒲公英的故事来抒发作者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从而表现出文章的反战主题。在文章中,作者对过去和现实愤怒的控诉和理想的抒发,都交错融合在小小的蒲公英上。蒲公英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在生长于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中的蒲公英身上,又分别寄寓着战争灾难中及和平日子里的日本青少年的境遇。这样,蒲公英所包含的意义就十分深刻和丰厚了,这篇散文也就使人读来回味无穷。
总之,散文中的情与景的结合,形式多种多样,效果异曲同工。在阅读和学习中,只有深入分析,仔细体会,才能够真切地领悟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散文的艺术真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阅读教学与高考选考内容的衔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89)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