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试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

试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论文摘要:中职教学只有立足现实,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摆脱教学的困境,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在多元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考试制度和分层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培养模式
  湖南职业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批高职院校脱颖而出,成为职业教育的领头雁。面对激烈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持续减少,生源质量不断下滑,“低门槛”现象已成为普遍的事实,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教学质量是争夺生存空间的首要条件。可以肯定地说,中等职业学校辉煌的教育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已是一个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在这种形势下,中职教学只有立足现实,冲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摆脱教学的困境,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在多元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调整课程设置。突出专业实践能力
  课程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上有“岗位需要论”观点和“就业需要论”观点。岗位需要论强调专业技能性,岗位针对性强。就业需要论注重适应岗位多变的需要,强调打好基础,培养一专多能。在课程模式取向上有“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这两种主要模式。知识本位重经验、知识的传授,能力本位重技能的培养。
  中职教学课程设置要根据现实需要定准自己的坐标,既不能“高攀”,也不能“低就”。一味地针对岗位需要会使课程设置越来越细,适应性越来越窄;而只强调一专多能、适应劳动市场岗位多变的需要,会导致专业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应综合劳动市场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等多种因素,既要有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模块性,又要有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和变通性,使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构建起自己的专业能力框架,并逐步在学校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完善它。
  有研究者指出,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有l型结构和y型结构。i型结构又称为专业纵深型结构,它是在一定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向某一专业方向发展。y型结构又称为专业分支型结构,它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并不只为一个专业方向服务,而是若干同类专业方向的共同基础。i型结构是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曾一度适应计划经济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岗位多变的趋势逐渐凸现,中职教学应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逐步将强调针对性的i型课程结构体系调整为有一定选择性的y型课程结构体系,为形成专业实践能力服务。专业能力并不等于专业技能。技能属于操作范畴,能力属于心理范畴。专业实践能力指学生通过有效的专业训练,形成的具有解决一定范围专业问题的心理品质结构,指向性、适应性和创造性是它的三个主要特征。中职教学要摆脱普通的理论阐述型教学方式的影响,围绕课程设置体系,讲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实践性,知识技能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既能满足第一岗位的需要,又能适应市场岗位的变动需要,能在相近岗位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改革考试制度,加强形成性评价
  中职学生经历过中考的阵痛,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走进了职业学校,许多学生感到自己是考试中的失败者,心灵曾一度蒙上了阴影。教育不光是一种知识积累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成长、成才,培养自信心,激发奋斗精神的教育。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深受西方理性主义的影响,着重考核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实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应试教育的考试制度下,许多学生的其他能力受到遏制,人的潜能得不到全面开发,导致了学生弱势群体的恶性循环。

  中职教育者应看到这一点,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优势,消除应试教育中能力考核面窄的弊端,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找到用武之地,培养自信心,燃烧闪光点。学习是一个过程,事实表明,光注重学习的结果对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中职教学应改革传统的结果性评价的方式,强化过程控制,加强形成性评价,使学生爱学、乐学,在学习中逐步找回自信心,激发前进的动力,实现自我价值感的回归。考核方式应有职业教育的特点。普通教育是学术性的,注重思辨逻辑能力,职业教育是技术性的,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因而,中职教学的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主观题的比重,注重平时的学习效果,强调理解应用。可以逐步扩大无纸化考试科目的范围,实行现场考核、实践操作、口试、演练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2002年学期考核中,电算会计课实行上机考核,机械制图课考作图能力,导游课进行模拟现场考试,需参考技能等级证的科目实行了“以证代考”制度,还调整了学期成绩评定的结构,加大了平时考核的比重,加强了形成性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大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

  三、树立“根雕”理念。开展分层递进教学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假定学生在同一水平、同一起点的前提下,制订同一教学目标施教的,对学生的评价是标准化的。同一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能达到同一教学目标,许多学生因而掉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这种情况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有人提出按不同程度编班的想法,但实践上缺乏可操作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掌握教学法”的思想,认为师生学业目标固定化的预想是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破坏性的一面。他提出了“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的思想,认为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掌握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掌握”,在群体教学中结合个别化教学的因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教育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但它的结果应该是体现个性化的。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一个个适应不同需要的合格人才,尽管是成批的生产,却不应该是集装箱式的批发。因此,中职教育应以人为本,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学生观,落实素质教育,运用根雕艺术的眼光和技艺,根据学生不同的材质,培养出不同规格的人才。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了课程ab制递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课程ab制递进教学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在群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发展,讲求教学的实效性,其基本方法为:在每门课的起始阶段,任课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该班学生分为a组和b组,教师确定两级教学目标,鼓励b组学生向a级目标递进。
  课程ab制递进教学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习过程,强调过程控制。其实施过程有三大阶段:①定向与分层。在课程起始阶段,任课教师依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及职校教学必要、够用、实用的原则确定该课程的两级教学目标,对全班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结合志愿将学生分为ab两组。②反馈与控制。在课程的进展阶段,任课教师的加强过程的监控,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反馈,掌握ab两组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针对性的纠正,适时弥补群体教学的不足。使a组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成就感,保持学习的稳定性;使b组学生逐步跟上学习的进程,产生递进的信心。③评价与选择。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期末试卷由共答题和级别两大部分组成,限制a组学生考b级,鼓励b组学生向a级递进。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普遍增强,学习风气得到提升,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有效地遏制了学风下滑、破罐破摔的现象。
  当今的职业教育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职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资源薄弱、生源质量差。只有改变观念,大力改革,办出特色,才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大做强、升格办学固然是突出重围、谋求发展的突破口,但对症下药、做精做巧,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狠下功夫,未必不是一条生产发展之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6067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