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农村中学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思考点滴

农村中学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思考点滴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摘要]义务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不断完善,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但农村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农村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深思。教育者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和实施新课标欣赏教学,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美术教育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 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也成为了中学美术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但是,不少农村中学还没有彻底改变旧的美术及美术教育观念,教育还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样的学校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吗?如果不能,中学美术课不就成了学校的“摆设”,课改不就是“纸上谈兵”了吗?那么,我们该怎样评价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怎样上好美术作品欣赏课呢?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来简单地谈些个人体会。
  
  一、引导农村学生走进“作品欣赏教学课堂”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与国民素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作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美、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能力。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笔者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但是,当前的我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真正的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偏差。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学校忽视了美术教育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和充足的美术设备。美术课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能实现它的价值。
  第二种是农村学校美术教育集中于培养少数计划参加升学考的美术尖子,忽略了全教材以作品欣赏为主线的审美素质教学过程,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是应试教学的路子。
  第三种情况更为普遍。它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省略了贯穿整个教材主线的作品欣赏课教学,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5分钟,还有的农村偏僻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
  
  二、以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来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往是模糊的,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中学生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他们主要以江湖义气和“英雄主义”为特征,把广交朋友、出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尤其是农村中学生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片面地、不加分析地把这类学生当作垃圾一样把他们清扫掉,而是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巧妙地引导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真、善、美,尤其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如在欣赏我国北宋画家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中所具有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特点时,笔者用来比喻人的美的体现,借以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崇高的审美观。画家借用清明这个充满活力的节候,着意表现京都繁华的景象。然而,在描绘内容与手法上却不是表现京都内张灯结彩、纸醉金迷、坐轿、骑马堕落享受的那种繁荣景象,而是把重点落在郊外忙碌着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以这个问题向学生说明什么是高尚的美,学生的评价是坐轿、骑马、衣冠楚楚之人具有外表美,而普通劳动之人的美是体现在勤劳朴实的心灵,他的美应该是属于高尚的美,坐轿、耀武扬威骑着马的人美在外表,内心却是空虚、丑恶的,是一种不值的赞扬的美,对于学生的评价,我首先给予充分肯定,这正是画家所要表现之处。以此设问,假如坐轿骑马之人是府中官员下民间探访百姓疾苦的,那么他是否具备美,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这种情况的话,坐轿、骑马、衣冠楚楚之人应同时具备了外在美和内在美。同时,在授课中,还经常分析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动机,如蒋兆和先生的《收租院》和《流民图》,徐悲鸿先生的《田横五百壮士》等,通过分析讲解,说明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并不是茫无目的,而是有感而发,虽然画面中体现出的情节和主体不一定是非常漂亮的,甚至有些作品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悲惨、凄凉、痛苦,但这些画所传达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像语言,而是艺术家内心的写照和反映,体现了艺术家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这正是崇高理想的体现。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引导、师生互动进行名家名作欣赏,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使学生能够了解,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人生理想,从而也就使学生对于如何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奠定了基础。
  一个人崇高的审美理想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确立的,而是要有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因此,以欣赏教学为主线的审美教育要从小抓起。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伟大作品时,应讲述少年达•芬奇学画时画鸡蛋的故事等来告诫学生,这些伟人所取得的成就,正是他们能实实在在的做人,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不怕困难,实实在在地工作,始终有一个崇高的信念贯注他们的一生而取得成功的。
  

  三、从学生兴趣出发,实行课堂延伸,提高学生对作品欣赏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他学习成果的主要因素,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有限的教材中寻求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课外素材。如在十五册的《城市雕塑欣赏》一节中,我以作品《下棋》的欣赏为例,强调作品展示了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琴棋书画),作者在画面中,塑造了小孩与老人对弈场面,着力表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敢于挑战、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的博大精神内涵。从学生对周边作品感兴趣出发,展开课堂教学延伸,对学校附近花坛中的雕塑作品《托起未来》,采用了提问、讨论、观察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如设问作品中间的圆球象征什么?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象征一颗璀璨的明珠、和谐的社会、全镇人民……那球上的几颗星星又象征着什么呢?他们的回答是像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球下方的形体像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像双手,双手又象征什么呢?学生肯定的回答是劳动人民的双手、我们全镇人民的双手、我们的双手……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补充说明了我们镇的历史文化简介,我们镇是浙江省教育强镇、台州市明星乡镇、台州西大门之称、古文化民间舞龙、叠罗汉等被台州市文化部门评为“东方明珠”称号……我的话音刚落,一位原来班上普普通通的同学举手发言说,这件作品用抽象的形象语言,告诉我们每一位欣赏者都应该勤奋、不懈努力、顽强拼搏,把我们镇建设成美丽、富强的台州西部重镇,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浙江东南部。对他们的回答我作了充分的肯定。顿时,学生们都发出感叹,原来一件看上去简单的艺术作品却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和深远的涵义。这样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了认识美、理解美和感悟美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欣赏的手段还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
  
  四、多角度去欣赏作品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表现的是法西斯主义狂轰乱炸格尔尼卡镇时的惊慌、恐怖的场面;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以大器晚成的白石大师来启迪学习困难学生。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综上所述,“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欣赏教学的审美素质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国民素质教育。”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使作品欣赏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为打造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谱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
  [2]林树中.中国美术通史.
  [3]左庄伟.欧州美术鉴赏.
  [4]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6164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