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创造力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在两种创造力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影响创造力形成的因素,进而从人格特质、家庭与家长、学校教育、考试和教师五个方面探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低下的原因。
[关键词]创造力 中小学生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被一部分学校、家长所认同。但是,在教育实际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实现的,这特别表现在中小学生创造力普遍低下,对所学知识的一味接受不会批判,在与老师同学的讨论中局促不安无话可说,甚至人云亦云的现象成为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度,成为他们的性格特征。面对这样的现状,思考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低下,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创造力
对创造力的定义虽然很多,但各种定义都认为,有创造力的标志是创造性的观念或产品具有新颖性和恰当性。“新颖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产生的观念或产品对全人类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对于一门学科或文化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二是产生的观念或产品对生产者个人而言是新的,虽然对世界而言并非如此。“恰当性”也包含两层含义,从宏观上来说,创造性的观念或产品能符合一定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从微观方面看,创造性的活动必须遵循具体领域的基本准则,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性。
根据创造力的以上特点,结合教育的目标,对于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可以界定为:中小学生形成的观念或作品对于其本人而言是独创的,形成观念或作品的过程对其本人而言是独立的;这些观念或作品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有与外界沟通的可能。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说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或者说学生具有创造潜力。
二、影响创造力形成的因素
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呢?以下两种创造力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归纳的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人格特征是形成创造力的特殊因素。心理学家马斯詹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更多地是由人格造成的”,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和朝向自我实现的运动”,有创造力的个体倾向于非常自然的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包括日常生活的小事。马斯洛认为拥有自我实现创造力的个体的人格特征是相对不惧怕无知、更多自我接受与不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创造力是人类心理健康成长的结晶,指出人们创造的动力就是“人类实现自我,发挥自身潜能的倾向”。罗杰斯界定出与创造力有关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对经验的开放性,能充分体验环境,依赖个体自身的判断而非外部的;嬉戏事物与观念的能力。
另一种创造力理论——系统观认为,仅仅是创造力个体内部的心理机制不足以诠释创造性过程,必须把创造力置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之下,把创造力看作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系统观的创造力理论中,创造是认知过程、人格特质、环境、领域与背景等各种因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综合以上两种创造力理论,可以归纳出影响中小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家庭背景、家长教养、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其中人格特质又受到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低下的原因
我们从创造力理论中得出的一系列影响创造力形成的因素,也可以作为我们探析学生创造力低下的原因的出发点。
1、人格特质
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做事情的时候是灵活的、机智多变的,这种特点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来,已经成为他们做事的一种基本态度和心理习惯而存在。而另一些学生则明显是呆板压抑的、受到外部的某种控制的。这两种不同的做事态度和心理习惯体现的就是他们不同的人格特质。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其人格特质是“大胆、勇敢、自由、自发、敏锐、整合、自我接受”的,而不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其人格特质是拘谨、刻板、易受外界影响、自我否定的。珀金斯认为,“创造力可能是一种由能力、风格、价值观、信念和策略组成的特质”,人格特质影响了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形成和发挥,风格、价值观和信念的形成和坚持,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拘谨、呆板、易受外界影响、自我否定的人格特质是个人创造力低下的直接原因。当然,人格特质是在个人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利于创造力形成和发挥的人格特质受到了家庭、学校教育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2、家庭和家长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有着中庸传统的浓厚氛围,孩子们从懂事起接受的便是为人要礼貌、谦逊、顺从的
家庭教育。孩子们在家庭中占据中心地位,他们在得到长辈的宠爱和呵护的同时,却在行动和思想上受到极强的约束,家长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丧失了尝试与验证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的学生依赖性强,没有独立行事的愿望和能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就是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无限制的比较,即使有时候这种比较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有害的,比较之下的孩子往往容易放弃自我的想法,人云亦云,模仿大于主动。所有这些,就潜移默化地夺去了孩子们直觉的敏感,主动和独立的信心和勇气,抹煞了他们的好奇心,形成了许多学生呆板木讷,毫不怀疑、一味听从的个性。
3、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隐性和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非常直接和强烈地影响着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当前
中小学教育阻碍创造力形成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学生去获得经验。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知识是“别人确定的许多事实和真理”。而经验是相对于个人来说的,是已经内化为目己的东西,比起固定的知识对于学生创造潜力的发展无疑是更有价值的。在我国,从小学到中学,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这种填鸭式的知识学习限制了创造力的形成,学生会沉溺于已有的知识而难以找到自己看问题的新视角。在这种仅以增加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中不能创新也就不是奇怪的事了。杜威认为,经验是“包括着行动或尝试和所经受的结果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任何理论只有在经验中才有
活力,才有被证实的意义。经验并不排斥和否定知识,获得了自己的经验后反而使知识变成学生进一步探索的资源。因为,要获取经验就必须具有主动性,学习时必须联系自己的实际,思考自我与外在知识的联系,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此外,经验是开放的,也是便于交流的。学生通过接纳别人的经验,传递自己的经验,能够为新的问题观点提供源泉。
另外,当前中小学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发现问题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机,是创造力的一部分。爱因斯坦和莫费尔德合著的著作里有一段话这样说:“问题的形成经常比问题的解决更重要;问题的解决可能只是涉及数学或实验技能,但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性,或从旧角度来关注旧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可见发现问题对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但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少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校为学生安排好了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时间,孩子们一进校就要面对一大堆已经设计好了的知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问题,导致了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从而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能力。
4、考试
我们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考试只有一个目标:测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知识掌握得好,就会得到好的分数,成为教育中的优胜者。这样的考试模式让我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学习就是记忆和重现所学知识。如果教育只要求学生达到这个程度,那么学生们为什么还要去做这以外的事呢?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升上好学校乃至找到好工作,那费尽心思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不是多余的事吗?考试的导向作用使得学校、家庭和学生都不重视书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在这样的考试制度和教育制度中,学生甚至根本不需要有创造的意识就能顺利毕业。
5、教师
在中国学生的眼中,教师代表神圣和权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对学生的判断和评价,甚至一个非常微小的表情和神态,也会被学生视做自我判断的标准。如果教师传达的信息使学生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和有潜能的,那么学生就会大胆地表达好奇心,表达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之处不持包容和欣赏的态度,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渺小的、没有价值的,那么学生会缺乏心理安全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们的孩子从进小学的第一天起,教师就用常规训练他们,“示范—模仿一纠正一强化”的教育方式剥夺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欣喜,去获得猜测和探索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教师更成为知识的权威,学生表征世界的多种方式被抹煞了,因为问题的答案常常是惟一的。教师有着怎样的学生观,用怎样的教育理念去指导他的教育行为,将对学生能否形成创造性的思维习惯,能否得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奇在《儿童的100种语言》中说:“孩子有100种语言,100双手,100个想法,100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100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100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100种世界……”如果每个教师都能理解这样的思想,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学生,那么学生独立自由的人格就会容易形成。
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改变我国当前中小学生创造力低下的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家庭教育应当给予孩子们开放的成长空间,以发展和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一个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习惯”。学校教育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人经验的获得以及经验的开放性,为学生创设一种亲问题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考试应当具有相对的开放性,能够保留发展学生创造力所需的主动性。教师应当为学生建立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充分信任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不同的表征世界的方式,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思维方式。做到这些,就能对学生
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6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