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个“花季、雨季”年龄段的孩子们,可塑性最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们教育方面的重大问题。在
新课程下,每一位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在文化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 文化环境 德育教育
一、物质型文化中的德育价值
物质型文化即马克思所说的“第二自然”,简单地说,就是对象化了的劳动。物质文化作为显性德育资源,当教育者能有效地把它化成现实的教育力量时,物质文化就能发挥其最佳的效益,从而使学生的品德能更好地发展。
1.校园物质文化能提高学生审美认识,加强爱护公物意识
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新课程倡导,学校生命的意义是学生的发展,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更应是学生成长、教师提高的乐园,是学生、教师幸福感的源泉。如一进入校门,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校风“严谨、务实、求真、创新”。低楼正厅两侧写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和教育目标,南侧是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瓷砖壁画,名人画像悬挂于校园醒目位置……建设这样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同时也对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等方面都起着潜在的作用。此外,学校还要全面规划绿化、卫生保管责任区,制订考核办法;校园环境要做到一日两扫、一周大扫,并组织学生为树木松土、施肥、除草……这样才能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的同时,又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和群体意识。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能释放出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约束,使其个体行为符合共同准则,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有一个完善的自我。
2.社会物质文化能激发学生爱国热忱,勇于探索、创新意识
新课程主张的教学方式是开放式的教学。在当今多元化、网络化、经济化的世界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它们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构造出新的社会物质文化元素。在这些文化元素中,进步的科技成果不断地督促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为建设富强的祖国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新科技时代还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这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
3.家庭物质文化能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勤俭朴实意识
新课程特别强调了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的生活环境所营造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德育起着启蒙作用。干净整洁的房间,简单而有序的家具摆设……这一些不仅能给学生有家的温馨感受,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还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勤俭朴实等好习惯。在所有的文化中,家庭的文化长期而又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好家校联网工作,与家长共同合作,多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
二、知识型文化中的品德教育价值
知识型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德育资源,只要教育者把握好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1.重视挖掘学科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知识上,同时,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渐渐形成的。然而在当今的学科知识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偏重知识的传授,分数的高低,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格,最要紧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命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活动是富有人性的活动,要重视学科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现今,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它要求教师是教人做人,是通过科学的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2.加强提高综合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法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科学是统一的整体,将科学划分为不同领域,这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当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时,学校要开设综合课程,发展德育的实践价值,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防止学生把各门学科的知识割裂开来。如,组织学生在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中,在游览和实地调查中,探索一些诸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农村问题、战争问题、法律问题等综合性问题。各种综合课程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尊重了学生的自我需要和价值,使学生能密切联系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避免了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份量过
重等毛病,最重要的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观念型文化中的品德教育价值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观念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看法。观念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认识,但它是一种带有态度倾向性的认识,即这种认识带有情感色彩。因此,观念型文化实际上是指已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观念具在制约学生品德行为的功能。
1.观念型文化是指导学生品德行为的关键
观念型文化不是以学科体系或系统的逻辑的形式表达,而是深刻地蕴藏并泛化地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中的。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但却能支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它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张扬也不外显,是粗糙的,零碎的,又是不确定的,易变的,可动摇的。它常使学生心理呈现不稳定性的冲动,是学生的个人化理论。如何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观念型文化呢?过去理论型观念的学习,强调的是用逻辑的思维的方式去学习道德规范,而后才能使自身出现善的行为。这种知识型的道德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有时会机械地记下规范,却缺乏学生情感的支持。因而只有情感体验型的道德学习方式即经验型观念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品德行为。例如,根据道德感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列举我国的灿烂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通过历史上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和当代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侵蚀的事例,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2.活动是促进学生正确观念型文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教育中,激发学生热情地、全身心地融入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而活动正好适应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能让学生较有兴趣地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信息,并内化成自己的品德。为此,作为学校应精心组织好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行为规范示范生”评比、“六不”承诺、“爱我校园”活动等行为规范教育。此外,还要注意教育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和突击强化相结合、课堂教育和竞赛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取受用一生的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该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以及做人的准则和能够支撑人的一生的强大的精神动力,要时时处处注重学生高尚思想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把思想品德教育深透到文化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6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