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摘要】一直以来,语感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热点,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却又是一个大而笼统的话题。本文就是笔者有感于语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之重所产生的思考,并进行的一些探索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文本美;引导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以下现象:学生已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初步的阅读和理解,但却因此对语文开始产生麻木和小看的心理,阅读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提高收效甚微,很多学生的兴趣会明显转向数理科目。如何让学生继续保持对
语文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让他们在语言文字知识的宝库里尽情遨游呢?我认为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对语文的感觉尤为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这能让语文学科对学生更显示出其他学科所无法抗衡的亲和力。
没有一门学科会比语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这一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家赵丽宏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中就告诉中学生:“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在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初步学习后,他们的对语文的新鲜感慢慢淡化,审美疲劳取而代之,所以,这个时候是应该打通学生和语文之间“关节”的时候了,是应该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了,而语感教学就是打通此关节的一大法宝。
早在上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曾强调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一直以来,语感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热点,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却又是一个大而笼统的话题,似乎在这一点上除了老老实实去“读书破万卷”之外,就没什么捷径可走了。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无须凭借有关的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在一听一读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等,就形成了语感。对语言的把握能达到这样驾轻就熟的地步,少不了长期的积累。但迈出语感训练的第一步时,必须能让学生很容易就捕捉到文字给他的暗示,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他才会有探索下去的乐趣。上个世纪心理学家默里、麦克勒伦和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论”,他将其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也认为:“对于学校中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来说,首先要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能大大促进学习。”并且,书中还认为:“学生对某门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决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语感教学同样如此。然而,进入初二,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已达到了一定深度,许多文章尽管是名篇佳作,但限于年龄和经历,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其精华所在。如何能让学生跨越年龄和经历的鸿沟,与文字发生心灵接触呢?让我们再看《语文课程标准》关于7~9年级阶段目标的叙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可见
新课程强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亲身的体验是阅读文本的认知基础之一。但前提是学生原本应在生活中有这方面的相关情感体验经历。尽管人生之路丰富多彩,我们的初中生们却只经历了其中的一小段,不可能体验很多。但细想一下,有一些情感却是人类所共有的,如亲情、友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等,即人生经验通感。我的观点是初中语感教学正好可以此为载体来展开。
《散步》是莫怀戚先生写的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浓浓亲情的散文,语言隽永,给人美的享受。我在对整节课的设计中,将寻找语言文字中的美的线索贯穿始终:用询问学生喜欢在何时、何地、和谁去散步,为的是引导其进入文本的美丽情境中;让学生跟着配乐朗诵齐读全文,教师和学生一块读,学生领学生朗读的方法,为的是让其沉浸到语言文字带来的音乐美中;让学生用简单的色彩和线条绘出文中的内容,为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能制造出画一般的美;让学生合作寻找文中美的点滴,为的是让学生充分又细致地去咀嚼文章中各种通过文字营造出的美(亲情美、景物美、语言美);最后的迁移运用,则是让学生巩固已经学会的寻找美的方法。如果只一味地去让学生寻找文中的美点,则会脱离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初衷,而变成纯粹的美学知识讲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两点:
第一、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美中领悟文本美。我设置了让学生用水彩笔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事物来提取文章大意的环节。在画画中,学生普遍都能感受到文章中自然景物的画面美,却很容易忽略课文的主题(亲情)和主角(一家人)。在选画过程中,我故意选取了一位学生的既有景物,又有人物的画,提示学生不要忘了课文中最主要的美,从而为下面一个环节学生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题做了铺垫。
第二、在让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美的点滴中教师要适时点拨。语感的培养要靠学生自己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在亲身阅读文章中去发现、质疑和积累,但往往有些蕴含在文字底下的东西,也就是话语蕴藉,限于阅读经验不足,学生无法发现,而往往这对于积累语感至关重要,也往往是理解作品的难点。在这时,教师就应当应急而出。当然这并不等于教师将答案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本文前面例举的第二个教学片断中,学生在找寻文中的美的点滴时,有一位学生找到了第四小节所描绘出的景物美,但他的寻找戛然而止,未发现景物描写中暗藏的亲情美。这时,作为引导者的我,便及时发问,启发学生找出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在于绿,绿色又象征着生命,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此中满含着作为儿子的“我”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亲情之美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而文章景物描写对主题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所以,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探索未知的同时,仍然要坚持自己基本的思路,给学生精当又合适的暗示,从而避免其浮于表面的寻找和探究,力求给学生有所启示。
以上就是我有感于语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之重所产生的思考,并进行的一些探索实践。我仅仅是利用发现美文中的美点这一方面来进行了语感训练,其实可以尝试的还有很多。语感的训练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学生如果能在开头就能品味到文字和语言之美,感受到语文学科春风细雨般的人文关怀,从而能走进文章,亲近文章,那下来的事就好做多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6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