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文言文教学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新课程的改革,在此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地出现,其中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尤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教育者对汉语文教育传统的误读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文言文教学措施的不得力有关。探究新课程的改革,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否定,因此深入地反思汉语文教育的传统,对于更好地开展文言文教学课程改革,进而提高
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整体性教育改革。教育部已于2001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两份文件在继承和扬弃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同时,借鉴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课改经验,吸纳了欧美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教育理论成果,体现了语文课改在当代文化多元性背景下的全球视野,同时也体现了“三个面向”的精神。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语文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促进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被视为此次语文科改革的“宪法”。
但从另一方面看,当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建构起来的改革框架,在完成理论探索的开路作用后,必然要进到最关键的实践阶段。经过几年实验,我们发现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并不是可完全抛弃传统来构建全新的文化形态,语文课改不但无法推倒重来,而是有个融人民族扎根本土的被转化吸收的过程。
这是因为语文是一门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科,尤其是文言文,它不仅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记录着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特点,而且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与现实的重任。客观地说,我国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对于形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产生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新语文教育”领军人物、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指出,正是文言文的教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和大师,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而白话是一种历史极短的语言;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白话自“五四”以来,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其基本语汇几乎依附或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没有超脱文言: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是母与子、本与末的关系。因此,文言文教育应该是母语教育,特别是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至今仍有不少人无视历史,漠认现实,否定文言文教学传统的历史功绩和现实意义,主张在中学取消文言文教学。针对这种论调,我们认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无论融进多少现代的因素或者吸纳多少外来文化的因子,都无法抛开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而另起炉灶。对此,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几千年来中国人教学中国语文,并世世代代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些做法,虽然不可避免地也蒙上了一些旧时代的尘埃,但肯定有它许多与汉字、汉语的学习规律相谐相融的地方。这是中国语文的“中国心”。无论今天的语文教学有了多少现代化的发展,都无法抛开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另辟一个全新的文化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不重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中国语文教学许多宝贵的传统经验,也会在时代新潮的冲刷下,由淡化而至消亡。这绝非危言耸听。
毋庸置疑,文言文教育之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当前的中学文言文教育却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传统教育的弊端,致使许多教育者对古代的教育方式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总结,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误读。另一方面,由于
新教育理论钓兴起,又使一部分教师急于抛弃传统,主张推倒重来。
对于前一个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教学内容来看,文言文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申心,强调接受;第二,从教学方法来看,仍然以教师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灌输;第三,从教学策略上看,仍以背诵为中强调记忆。这种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破坏了古文的美感,学生对于文言文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加上文言文和现实生活的“脱节”,使文本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相隔甚远,从而造成了学生对文君文学习的厌倦和畏惧。
对于后一个问题,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对于纵向的民族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和传统经验所知甚少,而对于当代横向的教育新思想新观念比较感兴趣,他们往往形成一种“潜意识”,认为现代的即为科学的,因其科学,故而乐于接受。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必然导致母语教学固有的本色失真,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淡化甚至退转。加以许多教师本身对文言文教育的厌乏,从而提出了取消中学文言文教育的怪论。
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探求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新途径须理性看待传统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扬弃,而不应当全盘否定—这不是我们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对于新理论也不能全盘接收—毕竟许多新理论是舶来品,它的优弊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同时,新理论与我国的国情能否融合,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考验。笔者认为正视中学文言文教育,应该以鲁迅“拿来主义”为指导,一方面要给予新理论运用以时间,另一方面也应回归母语教育的传统,坚定不移地加强文言文教学。
让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打下良好的文言基础,使他们终生受益,是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必须由课堂的“灌”向“导”转变,真正实现“教”与“学”关系的根本变—以学生的学为本位;应重视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包括课堂教师诵读示范及其指导,学生课内朗诵训练和课外诵读练习),重视文言字一词一句一段一篇教学,准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切人点;注重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引进,大力拓宽文言文教学和研究的视野;要注重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认知面,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6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