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摘要:中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矫治历来倍受 教育 系统的重视,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不良品行的形成及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矫正对策,只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就可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德育 学生 不良品德 成因 矫正
所谓品德不良学生,是指经常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或犯有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其中包括学困生和部分失足生。品德不良深造在学校中尽管是极少数,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坏影响。矫正他们的不良品德,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分析品德不良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的形成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矫正其不良道德行为,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尤其是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或作风不正,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女无疑也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单亲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都给孩子造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一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一些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 政治 工作,放松或忽视德育。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将德育工作队伍“刀枪入库”。人们对德育的认识方面出现的这种严重“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或“鞭策”,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
(3)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 经济 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甚至产生拜金主义,这种思想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不愿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铤而走险。
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上对学生毒害最大的一是散布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卡拉ok厅、 电子 游戏厅、台球室等屡禁不止。二是坏人教唆,不少青少年在坏人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和平建设环境使当代中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校、社会、家庭要相互配合,综合矫正青少年的不良品德行为
1.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中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国家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一些不法分子和教唆犯,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的影视片、录像片、淫秽书刊等,关闭具有赌博、色情性质的“卡厅”、游戏厅和录像厅,为中学生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