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1、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较差,因为从无日语学习基础,所以学习日语困难较大。而高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课堂上讲注意力都集中在书本教学上,从而形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记”的教学定势。乏味枯燥的语法讲解,千篇一律的课后练习还有和日常生活脱节的单词短语,让学生失去对日语的兴趣。
2、日语交流环境的匮乏
我国现存的“日语环境”有两种:一是外交或外企外贸等活动所产生的较完整的日语环境,这种环境高职生难以企及;一是通过日语书籍、报刊、电视、电影产生的日语环境,这是一种比较方便自然的接触环境。多数高职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忽视甚至放弃了这些方便的途径,所以,他们的语言环境极度匮乏。尽管他们有了渴望用日语交流沟通的美好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平时很少听日语说日语,从而导致他们的日语听说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
3、学习方法不当,常常事倍功半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单词是语言的基石。而高职学生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方法,大部分同学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常常事倍功半。单词量的匮乏使学生在口语、听力、翻译、写作以及阅读等方面的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二、日语课堂运用日文歌曲的理论依据
1、运用日文歌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的。他们喜欢形象直观得学习,让他们枯燥地死记硬背日语单词,这种填鸭式教学犹如把他们捆绑起来,学生只能丧失对日语的兴趣。 而采用听、唱日文歌曲的教学手段,将语言与情境结合,创造出活泼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更激活了学习的心理内驱力,使大脑充满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获得知识,是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将日文歌曲引入教学正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识规律。它把语言知识融合于有趣的歌词中,将抽象与形象、知识与趣味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
和形象材料;用音乐为学生打通了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道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浓厚的兴趣;在听、唱日文歌曲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
2、运用日文歌曲符合心理学和生理学原理
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认知心理学主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操练外语,那种不理解而过多的死记硬背、无意义的模仿记忆都是不可取的。听、唱日文歌曲,就为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调动起高度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使其迸发出潜在的能量,这就为学生轻轻松松接受知识奠定心理基础。
符合生理学原理。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是感情的脑、音乐的脑。听、唱日文歌曲可陶冶学生的情绪,刺激大脑,激活右脑神经,引起高度兴奋,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感。与此同时又可激活主管抽象思维和语言
的左脑,使其兴奋。这样左右脑交替兴奋,不仅使思维与语言引起共振,使口语通畅、自然,而且可以大大开发大脑的潜力。
3、运用日语歌曲可提高学习日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学生主动认识事物, 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将日语歌曲运用到日语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形式有其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弥补其它材料的不足之处。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莫过于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日语教师,应善于利用现存的和易于开发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日文歌曲之所以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因为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它那优美的旋律常会吸引并深深打动我们.而日文歌曲是日语文化的一部分,是日语文化的延伸。很多优美的歌曲已成了经典,历久不衰,好些歌曲在我们学习日语以前就会哼甚至会唱了.如《樱花》,《北国之春》等,这些歌曲都是由日语翻译过来的.当我们用日语唱着这些早已熟悉的歌时,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另外,歌曲是人的一种情感体现,它可以抒发一个人的各种情感,而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还能让人产生美的感受.在日语课堂上,日文歌曲就是教师与学生分享美的感受以及分享自己的情感的最好媒介。许多日文歌曲简单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法宝。日文歌曲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和充满诗意的歌词内容可以大大改善课堂的严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纠正发音,强化语音知识
很多学生的日语发音很不标准,在日语听力教学的最初阶段,应以纠正学生发音,强化学生语音知识为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促使学生多听日语发音并掌握这些语音知识的特点.除在课堂上用讲解方式解释这些语音知识外,还应提供大量典型的句子给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而日文歌曲就是一种极佳的语音知识练习素材。听歌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而且听懂了才能模仿得准确,而模仿又有助于听力的提高.当学生被优美旋律打动力图听出正确的发音去模仿时,他们已自然而然地习得了正确的语音知识,为其提高听力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丰富学生词汇量
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牢固,也是学生提高日语综合能力的最大障碍.日文歌曲主题多样,涉及面广,像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宝库,大量的单词,词组,习惯用语,固定句型及语法结构在日文歌曲中出现,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能轻松记下当中出现的单词和语法。 三、如何科学合理运用日语歌曲
1、填空法
听、学日文歌曲通过以填空的形式, 即让学生边听歌曲边填出所缺的词与词组。教师最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音乐播放的次数。例如, 开始可以完整地播放歌曲, 然后再成段地播放。在学生基本上完成任务后, 再完整地听1-2遍, 学生可复查答案并跟学。教师核对答案后, 也可以抽出一些时间亲自教学生唱几遍, 最后让学生做一些与歌曲有关的口语练习, 如判断对错, 选择填空或就歌中某一观点分组讨论等。通过做这些练习, 学生可以加深对歌曲甚至日本文化的理解。
2、拼凑法
即教师把一首日文歌曲的歌词和词组写在纸上,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拼歌词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先选择一首难度适中的歌曲, 然后把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接着教师最好在较大、较厚的纸上用较粗、颜色较醒目的笔把歌词抄几遍, (下转第103页)
(上接第101页)然后把每页歌词剪开, 放进塑料袋装好。每袋歌词的剪法可有所不同。听歌曲前, 教师把歌词分给这几个个小组, 给出一些时间熟悉每片纸上的内容, 然后开始播放歌曲, 学生边听边拼。 直到每个小组都能基本按正确的顺序把歌词拼好为止。教师教唱几遍后, 可就歌曲内容提一些理解性的问题, 或组织学生用日就某一观点展开辩论, 以达到练习口语的目的。此方法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充分。
3、听写法
听写法就是让学生边听歌曲边记歌词。此方法要求教师挑选一些曲调优美缓慢、内容清晰易懂的歌曲。具体做法是: 教师先完整播放曲子, 然后反复地逐句播放, 就像听写那样, 让学生边听边记,直到记下所有歌词。接下来教师再完整地播放几遍, 学生跟着一起唱。在这之后, 教师组织学生用日就某一观点展开辩论。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听、学学生较熟悉的日语歌曲。
4、模仿法
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发音和音调升降,仔细感受日语的语速及语音,培养语感。很多学生的语音语调的基础没打好,而且不少学生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实践证明,单纯地练习音标,由教师口授或听磁带纠正发音,效果十分不理想。往往是刚纠正过一个发音,并且练习上好几遍,马上又有人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同一个学生还会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学生长期在没有真正“地道”的日语环境之下所形成的不良发音习惯很难改变。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将他们置身于日文歌曲所营造的地道的日语氛围之中,让他们边听边模仿。在播放歌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听并去感觉自己的发音与地道的日语发音的区别。而在语调方面则强调要顺应自然的情感,升降调、连读等都不是刻意和模式化的。
四、日语课堂使用日文歌曲的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日文歌曲都适合进行日语课堂教学,应对所听歌曲进行甄别筛选。在确保歌曲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的前提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歌曲内容难易程度兼顾各层次学生。在选择歌曲的时候,应正确评估学生的日语能力,根据学生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歌曲。此外所选歌曲必须是和最近所学语法和单词有关的。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更加深了对书本上单词和语法的印象。
2、确保歌曲语言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的听力材料,应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让学习接触原汁原味的日语,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日文歌曲中存在的方言以及一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表达。因此,在选择歌曲时既要确保歌曲语言的真实,还要确保教学中的可操作。
3、确保歌曲的欣赏性。与其它学习材料一样,要有优美动听,学生喜欢,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外部动力。因此,在选择用于听力训练的日文歌曲的时候,要考虑到歌曲的欣赏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主题、形式的歌曲。
日文歌曲的选择,原则上归结到一点,应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日文歌曲是为日语教学服务的,日语教学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对每节课有新鲜感,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听,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听歌曲的机会,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日语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逐步完成日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任务,实现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