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On the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of Higher Vocational Sports Club Teaching Model
Zheng Guojin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bin, 644003, Sichuan Province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2-year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it shows that the practice of sports club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orts class attitude, cultivate good sports habit, promote the sports abilities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ies, further develop the variety of sports activities and cultivate good campus sports environment. The sports club teaching model is an ideal one that meets the new era and credit syste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ports club; teaching model
1.研究目的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将传统体育教育中的以牺牲学生个性、兴趣、爱好为主的模式进行了改善,取消行政班级建制,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择运动项目,选择学习时间,采用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教学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教学的单调与乏味,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整体互动功能,因此,日益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进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检验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行业职业技术学院2所、地市级职业技术学院2所、民办职业技术学院2所,共6所作为研究对象,再随机抽取3所院校为实验组,3所院校为对照组。研究时间为2008年9月~2010年7月。
2.2 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习惯、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验,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满足实验条件。实验组按照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后对两者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2.3 测验法
对研究对象统一进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2.2.4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教学模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5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和测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教学前后的各个单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按照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促进学生体育课态度的转化,养成运动习惯,提高运动能力。
2009年6月,2010年6月,分别对08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发点,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制定教学计划,增加了学生对体育目的、意义的理解,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体育态度水平,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锻炼的动机,养成锻炼的习惯。其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以共同体育爱好为组织基础,强调学生主动练习,采用按层次分组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不同层次的体育需要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有效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3.2 按照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
2008-2009学年初、学年末和2009-2010学年末,三次对08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国家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对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在08-09学年初,两组学生在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和不及格率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近二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两组学生每年的测试结果较08-09学年初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而且实验组的变化要优于对照组。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愉悦,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加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了锻炼的效果。
3.3按照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经过两年的实验,实验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比对照组的学生强。
分析其原因:一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原有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式,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学习、互相支持帮助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
二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熟悉或陌生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使人与人、队与队、运动员与观众、运动队与社会之间交往频繁,从而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互相理解和尊重,提高了团队意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使学生融入了集体,接触了社会,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4 按照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试验组的学生体育意识不断增强,锻炼习惯逐步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新的体育社团不断成立,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红红火火,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时,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两年以来,参加实验的三所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总数从实验初期的6个上升至18个,先后获得省级比赛团体奖项7个,市级比赛团体奖项8个,学生个人单项奖30余次。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5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受到学生、老师的认可和支持
通过试验后,实验班学生和体育教师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非常满意的。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发点,强调学生主动练习,让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让学生不同层次的体育需要能更好得到满足,使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完全符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验证了在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符合学分制教学的实际,符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尤其是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
4.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转化学生体育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
4.3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校体育运动设施、体育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运动特长要求较高,因此,应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落实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