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教育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尤其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统领作用。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校园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2、分割制度规范与文化建设内在联系,缺少文化规范的创新内容和对文化内涵的有效渗透;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突出 “文化”, 轻视“职业”,与企业需求脱节。4、校园文化建设脱离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应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和途径。高职院校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实行校企结合,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而打造职教特色探索的新亮点。
二、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一)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提出了新要求。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与和职业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突出职业特性。在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上,要树立加强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把企业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一体化。
(二)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深入的校企合作除要求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外,更要求教师要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三)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职教育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如何使培养的学生适应企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要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要求。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了“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等人才培养方式,把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把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企业文化素质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更新职业院校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彻底打破传统式、封闭式的建设模式,新的文化建设理念应该是围绕专业性、实践性等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校企文化融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校风建设的主导因素,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统一。我们要求的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应具备的社会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只体现了两者的统一,但不能保证与行业、企业精神内涵、职业特色保持一致,所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与企业文化方面的差异,学生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需要教师的引导、感染和教育,所以对师资队伍的企业文化思想的渗透也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家精神予以吸收并通过授课引入到校园中来,使之成为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将企业的文化素质培养目标纳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系中
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企业文化的陶冶和职业实践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让学生亲自感受企业文化,必须通过校内的模拟训练和校外的实习初步形成较好的相应职业的职业素质,在考核中应通过多元的考核方式。总之通过教学设计和考核的途径实现校园文化“校企结合”。
(四)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塑造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需要从多方面齐抓共建,但是见效快且持久的应是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直观地体现校园文化精神和传统的载体,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外在形式,是育人功能不可缺少的因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力求美观精致的基础上,突出职业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