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创新驱动背景下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研究

创新驱动背景下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刘冰冰(1985-),女,辽宁本溪人,天津职业大学科研产业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产权管理。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天津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编号:VEYP5053),主持人:刘冰冰;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编号:20122147),主持人:吕英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5-0124-05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高等院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超过19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26.3%[1]。

  在教育部2017年6月公布的全国高等院校名单中显示,高职院校占到高等院校总数的47.6%,几乎占到高等院校的一半,甚至高于本科院校的数量[2]。由于办学特点的不同,偏重应用性的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上表现的较弱,尤其体现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等方面,因此,探索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一、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不高、存活期短、转化率低、管理薄弱等问题[3]。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时间较短,偏重应用技术型的办学特点等因素影响,导致存在师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产出较少,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完备,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和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人才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产出较少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科技创新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较弱,对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求较低。从教师队伍方面来看,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学历层次偏低,更偏重于实际操作,基础理论研究能力较弱,很难申请到财政资助项目和经费来进行科技创新;从学生方面,由于招生层次较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加上学校培养目标的设定,平时的课程更偏重于理论和实践操作,不像本科院校有研究生专门从事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这些都导致高职院校师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审条件和工作量考核往往都参考本科院校,注重纵向课题和论文的任务指标,对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和体现创新能力的知识产权没有明确的要求,缺乏对教师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方面的激励和导向;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自然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中就很难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加上课程设置上又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就很难从平时的课堂上接受到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这些都导致师生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意识不强、产出较少。

  (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完备

  由于高职院校师生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较弱、产出较少,导致学校从领导层面到基层师生层面都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校领导没有从顶层设计的视角对人力、财力、资产等方面制订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系[4];基层管理部门工作繁多,也没有精力对这项“屈指可数”的业务进行认真专研,只停留在表面的行政性事务管理上;师生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激励和导向,自然也不会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都导致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低、产出少。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不完备,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也只局限在成果管理层面,管理制度大多是在项目管理和工作量考核文件中有所涉及,缺乏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尤其缺乏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4]。知识产权权属制度的不明确、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和转移转化制度的缺失都导致对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

  (三)知识产权专项经费和专业管理人才?T乏

  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维持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依托,高职院校由于知识产权基础较为薄弱,从省市知识产权局的专项经费中所获份额不多,自身的经费投入又不足,因此用于知识产权创造的经费很有限。经费不足导致不能全面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申请前的检索和查新不到位、聘请不到高水平的专利代理人,这些都导致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创造的数量少、质量低。

  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才能驾驭,高职院校中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专业背景,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寥寥无几,具有知识产权运营经验的技术经纪人更是少之又少。没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就不能对学校整体的知识产权工作有全面的指导和规划、不能对师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培训、不能对科研项目进行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不能开展有效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低、运营能力不足。

  二、新型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师生创新能力的“先天不足”,加上没有完善的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缺少专项经费支持和专业管理人才,导致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管理薄弱,因此,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从管理体系、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及文化培育等几个方面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一)贯彻实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2016年12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5]。标准以循环管理、持续改进为目标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组织管理、资源管理、知识产权获取、运用及保护有详细的内容表述,涵盖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将知识产权有效融合到高校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中,这项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6]。

  高职院校理应紧跟国家步伐,根据自身特点开展贯标工作,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高职院校应以文件管理为依托,以专利信息利用为手段,以??新成果转移转化为导向,建立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管理、知识产权获取、运用、保护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并在检查和改进中不断地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其次,梳理学校组织管理中各管理环节的层级和职责,要将目前缺失的环节补全,尤其要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服务支撑机构,形成全链条的组织管理架构;再次,在资源管理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资源保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确保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最后,在项目管理方面对知识产权获取、运用和保护进行全过程管理,根据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有区别地进行知识产权获取方面的管理,运用和保护方面要在宣传推广创新成果的同时维护好学校的利益。贯标的管理体系框架见图1所示。

  (二)知识产权创造

  《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7]及《“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8]中专门提到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强调了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提升工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其中知识产权创造是第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效果。

  在高职院校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兼顾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不仅要提高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的数量,还要注重知识产权创造的质量,利用专利信息,加强专利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为今后的知识产权运用打好基础。首先,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自身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开发,开展面向企业需求的发明创造,确保研发出的成果能和企业需求相一致,为今后的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其次,要充分利用专利信息的导航作用,做好申请前的检索和查新,同时要聘请由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选拔的审查员和专利代理人组建的专家团队,深入学校围绕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项目进行知识产权创造阶段的挖掘和布局,保证知识产权的申请质量和数量,为培育高价值专利做好铺垫;最后,要发挥整个高职院校的群体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高价值的专利组合,构建专利池,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提升整个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和方式将大大影响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和保护效果。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监控和掌握知识产权状态,参照资产管理的方式进行知识产权管理,这将有效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无法对知识产权的申请进度及法律状态进行监控,对知识产权的数据统计也是基于管理人员的掌握情况,这存在有效专利失效和统计数据不准确的隐患。利用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将避免有效专利由于逾交年费而产生滞纳金或权利失效,也能对知识产权所依托的项目进行追溯,更能对学校的知识产权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握,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效率。

  高职院校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申请和授权的成果管理层面,这就限制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想改变“重授权、轻转化”的局面,就要从成果管理向资产管理方式进行转变,首先,对有效专利“库存”进行盘点,利用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9]进行专利分类,按照专利的法律状态、技术水平、经济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其次,对新申请的专利注重质量的提升,按照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标准做好挖掘和布局,为后期的专利运营做好铺垫;最后,要做好专利优化和处置工作,把有关联技术的专利进行组合,并将关键技术空白点及时抢占专利申请的先机,按照专利组合对高价值专利进行重点培育和转移转化,低价值专利直接转让,实现高价值专利的保值增值,减少低价值专利的维护成本,使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产生最大的价值。

  (四)知识产权运用

  《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7]、《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1]中均提到要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可见知识产权闲置率高、转化率低是我国高校亟需解决的一个共性问题。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知识产权基础较为薄弱,以往对知识产权运用的关注不够,从长远发展来看,高职院校应同时兼顾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应紧跟国家发展趋势和最新政策,认清知识产权工作的目的,突出知识产权运用的重点地位,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奠定基础。首先,高职院校在知识产权创造阶段要充分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好知识产权这个创新与市场之间的纽带,确保研发出的成果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能够给企业提供动力的“新引擎”,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供通路;其次,根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管理政策,特别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在考核和职称晋升时不仅仅要加大知识产权获权的比重,更要关注知识产权运用的效果;再次,规范管理流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评价机制,调动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有章可循,避免由于怕戴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而怠于推动知识产权运用;最后,根据自身情况,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比较好的院校可牵头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积极吸纳其他学校的知识产权成果,形成集团效应,促进知识产权有效运用。   (五)知识产权文化培育

  知识产权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文化[10],而高职院校创新的源泉是师生,学校知识产权事业想要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注重学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师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涌动,持续提升学校的知识产权水平。

  首先,在教师入职或学生入学时,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启发师生以知识产权形式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增强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教师职务发明成果、学生在校发明申报知识产权的管理;其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中的知识产权内容,提高教师的知识产权授课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再次,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对孵化期的初创企业要让其树立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创业前期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最后,在校园中营造创新的氛围,在教师职称评聘、科研项目管理中提高知?R产权方面的要求,偏重对知识产权质量与运用效果的考核,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项目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师生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三、新型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思考

  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新型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将从管理体系、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文化培育等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方式进行深刻地变革,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贯彻执行标准,把握发展契机

  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力军,肩负着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国家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贯标试点院校,已率先在高职院校贯标上做了一些实践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提升了师生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创新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而且规范了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提高了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推动了高职院校知识产权事业的良性发展[4]。高职院校可借鉴成功经验,把握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契机,积极响应贯标,形成符合院校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健全管理环节、明确各层级的管理职责,激发职务发明人的创新和转化动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从而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贴近市场需求,激发创新活力

  国内外很多高校有很成熟的市场化专利运营模式,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师生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就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开展紧密的合作,以市场为导向的进行研发、申请、运营和保护,保证研发出的成果满足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而尽快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在开展研发和申请前要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导航作用,分析技术领域的空白点,预测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优势做好知识产权的挖掘和布局,提高专利质量,培育一大批高价值专利转移转化到企业中,助力企业的创新发展,让师生感受到知识产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从而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持续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转变管理方式,促进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缺乏管理机制和高水平管理人才是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低,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国内一些本科院校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之间的通道,激发师生创新动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在专利运用方面均获得了很好的收益[11]。高职院校应吸取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组织机构,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加强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从成果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变,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进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运营人才,通过专利池或专利组合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从而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到来,注重校园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要从创新文化入手,通过培训加强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养教师的知识产权素养和授课能力,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知识产权内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特别要加大对师生知识产权创业环节的指导和支持,使其在创业之初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改变现有的知识产权评价机制,增加对知识产权质量和运用效果的考核,引导师生向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方向转变,从而提升学校的知识产权水平,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798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