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析

高职院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析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 +”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广泛扩散和应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表明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r代,互联网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全球化4.0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国家一直在强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创新创业将成为大学生新的择业之路和进入职场的新形式。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任。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基于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迫切需求,各大高职院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人才培养机制,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通过分析比较国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成功经验,我们认识到国内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1 忽略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

  创业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认同,更是一种精神和意识,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机制中,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创新创业实践。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重只有2%左右,相比西方发达国家高达20%的比重,巨大的差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还较弱。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教育过程与目标不匹配,无法刺激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1.2 就业率导向带来的影响

  不同于其他组织机构,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和输出摇篮。学校生存之源泉即是学生,怎样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就业率。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就业率上,挤占了就业质量空间。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过程中处处唯就业率论,过于强调“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先就业后择业”等观点,力促学生尽快落实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忽视对大学生就业兴趣和就业满意度的关注,无暇顾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1.3 理论与实践失衡

  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但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设置上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均衡发展。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中过于强调对学生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掌握。据统计6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实践能力培养,落后时代的发展,结果培养的人才往往只会“纸上谈兵”,空洞无物,一些学生毕业后被动就业,工作后发现拥有的理论不适应实际工作要求,学生对专业选择产生怀疑。有些学校过于强调实践,忽视学生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加大了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高层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

  1.4 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近两年国家大力提倡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从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始,才20年发展历程,虽然发展很快,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而相比西方国家从1947年哈佛大学开办创业教学至今已有70年创业教育历史,我们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目前的创业教育大多还停留在指导层面,教学往往局限于片段性和点位式知识传授,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中。现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只有就业体系,没有创业体系,使得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意识低、创新精神缺乏、创业能力不强。

  1.5 资源不足

  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雄厚的资源支撑,这一资源包括校内外两个层面。校内资源层面,首先,师资队伍质量偏低,缺乏具有广博理论知识,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特别是创业经历和经验的教师;其次,也缺乏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材。校外资源层面上,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实力限制,往往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优质社会资源大多被本科高校瓜分一空,尤其是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一现象更是明显。如何挖掘、建设并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不断深化双方合作实现共赢,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难题。

  2.“互联网+”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人才培养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整体着手,全面优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强调,“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并在首届互联网大会时就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如何将这一新工具运用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上,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新思路。在基于互联网这一基础设施为大众创业、万种创新提供低成本平台的基础上,当前,主要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把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路径。

  2.1 培养学生的互联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在校大学生积极创业,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中,甚至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高职院校要多宣传有关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新闻,定期邀请一些互联网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座,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心得,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少走弯路,为学生今后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可行的建议。学校还要提供适量经费,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潜能,引导其形成进行创新创业的自我需求。学校发动大学生关注“互联网+”创新创业,借助于QQ群、微信和校园论坛等互联网公共平台,吸引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加入,相互取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双创、“互联网+”的氛围,让每个大学生都投身其中,激活创新创业思维。精神品质的培养历来是教育活动中最为困难、内隐且难以考量的环节,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要在学生的精神品质上打牢基础,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其中既包括培养大学生把握契机、驾驭风险、市场分析、战略抉择、行动实施的品质,更包括坚守底线、勇于担责、奉献社会的企业家品质。   2.2 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仅有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体操作技能的掌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核心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互联网时代,让大学生好好学习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措施。高职院校要构建以互联网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围绕创业理念、理论、实践三个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创业精神、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三个模块。首先根据培养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需要来设置和选择有关的课程,如在全体学生中开设诸如《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创业实践》《企业管理》等课程,保证培养质量,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产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校再结合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遴选并分类指导,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培训,进一步夯实其理论知识、激发其创业激情,如可以增开《网店运营与管理》《移动电商》《网络创业营销实务》《电子支付与网络安全》等互联网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为下一步创业实战奠定基础。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突出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使之形成特色。

  2.3 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型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的最根本的载体,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学科专业层次和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互联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制定,也是依托在学科专业建设基础上,比如高职院校可与一些一线城市的电商协会合作,建立电商人才培养基地,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学校与电商企业直接对接,为电商专业学生提供全真实训,并可签订电商订单班培养协议,开展电商教学实战。师资队伍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具备电商项目实战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理论知识,还能掌握实用的实践技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商这一新行业发展迅速,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将是电商人才的竞争,因此在满足学生就业要求的基础上,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型学科专业建设。

  2.4 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创业有成功就有失败,创业种子一旦在市场中失败夭折,大学生将会使自己和家庭背负沉重的压力。虽然国家政策、投资环境和社会整体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鉴于大学生经验欠缺,资源积累不足等原因,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加之相比创业,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大学生中直接创业人群并不多,所以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意项目付诸实践,帮助大学生开拓市场、开展经营、成立实体,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形成具有广阔前景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实体,并在人才培养机制中引入风险投资,增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真正能在?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相关问题上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2.5 以赛促学,创新教育

  为进一步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创业热情,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各类竞赛活动相结合。高职院校可定期举办相关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们在参赛中激发兴趣,激发灵感,结交更多的伙伴,懂得团队意识和分工合作,在比赛中还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除了参加校内赛项,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性的“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等各类创业大赛,让学生置身创业实战场景,从而提升创新意识,激发创业活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对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为创业实践奠定基础,不断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6 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创业不仅仅是一种意识,还需要资金、专业经验和人脉关系,仅依靠学校和学生个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加强学校、政府、企业多方联动,学生走进企业,教师走进企业,企业走进高校,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大三下学期,安排大学生到就近的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了解企业运行的具体过程,熟悉目标岗位的工作流程。由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不仅要擅长理论教学,还要走进企业,学习专业实践知识,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了解行业运行规律,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教授和指导学生学习。在鼓励学生和教师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企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来校指导实训教学。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源所在,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创新,坚定校企合作的办学目标,既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人才各有所长的优势。让校企合作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随意走上规范有序,实现人才等资源整合,达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创业者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839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