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创业教育、体育、心理学、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专项课题“自闭症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的干预研究”(编号:15yd002),主持人:王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23-03
安全感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之后许多学者对安全感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中国学者安丽娟对安全感的研究在国内具有权威性。本研究在以往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安全感定义为:在个体应对某种能够引发焦虑、恐惧的生活事件时,有从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和勇气,主要表现为对事件的确定控制感以及与人交往中的人际安全感。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学历学位与就业、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高职生无形中承受着家庭、朋友、就业、自尊心等各方面的压力,安全感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其安全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服务,效率高;团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成员的所学所感可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辅导效果容易巩固。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中小学生中的研究较多,研究集中于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高职生安全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高职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安全感的干预效果,提高高职生的安全感。
一、施测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海报和学校心理协会的宣传,在某高职院校招募成员30人(所选成员必须符合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自愿报名参加。并且所选成员有提升自我安全感的强烈愿望、具有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能?猿植渭诱?个团体心理辅导过程,并能遵守团体心理辅导规则;要求成员人格健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排除性格极端内向、孤僻、自我封闭的人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将所选成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实验组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团体心理辅导。为了避免霍桑效应,尽量避免让实验组学生知道自己是被测试对象,只告知此次活动为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活动。
(二)调研工具
1.安全感量表(SQ)。安全感量表是由安莉娟、丛中编制的[3]。该量表共包含16个项目,分为人际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因子。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说明安全感越强。该量表与人际信任、自我接纳、个人评价及马斯洛的安全――不安全量表(S-I)的相关系数为0.235-0.68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人际安全感因子与确定控制感因子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为0.857和0.870,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79和0.74,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
2.访谈提纲。在筛选被试阶段通过一对一访谈挑选适合参加安全感团体辅导的高职生,通过观察、沟通了解被试的参加意愿,排除有严重心理问题和没有安全感需求的学生;团体辅导过程中通过访谈及时了解被试的心理感受、安全感变化情况,帮助领导者正确把握辅导力度和辅导方向;团体辅导结束后通过访谈了解辅导的延续效果,排除问卷作答中的误差,更直接地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
(三)研究程序
1.通过海报及心理协会宣传招到被试后,由咨询师进行一对一访谈,确保参与者有提高安全感的需求,自愿报名参加,并且没有严重心理问题。
2.对被试进行随机分组,于开始团体心理辅导的前一周对被试进行《安全感量表》的测试,量表测试时间为半个小时,当场收回。之后实验组成员参加10次安全感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10次辅导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再次进行问卷测评,实验组成员接受访谈。
(四)实验方案
安全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是以安全感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为理论依据,以高职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安全感问题为现实依据设计的,共进行10次,每周进行一次,每次时间为两个小时,具体方案见表1。
(五)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数据的差异进行t检验,比较被试在实验前后量表的得分差异。 二、施测结果对照分析
(一)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干预前得分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在实验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安全感量表总分以及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实验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安全感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二)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干预后得分差异比较
实验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安全感量表总分以及人际安全感因子、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安全感量表总分和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安全感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提高高职生的安全感(见表3)。
(三)实验组被试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比较
实验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被试在安全感量表总分以及人际安全感因子、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实验干预后的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说明实验组在经过10次安全感团体心理辅导后其安全感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安全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高职生的安全感(见表4)。
(四)对照组被试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比较
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干预,三个月后安全感量表总分和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对照组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安全感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但是确定控制感因子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对于人际安全感因子,确定控制感因子与自我成熟、自我经验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没有干?A的情况下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和自我成长确定控制感得到显著提高也是合乎情理的。团体心理辅导最大的优势在于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对每位成员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对照组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人际安全感没有显著提高,安全感总体水平也没有显著提高。由表5可以得出对照组被试在没有实验干预的情况下安全感水平没有提高,安全感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中的应用是有价值的(见表5)。
三、研究结论
目前,安全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高职生面临诸多压力和不确定性,安全感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高职院校中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感具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发现,经过历时三个月的10次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安全感水平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后测得分中可以发现,实验组安全感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实验组人际安全感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照组人际安全感水平没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这是因为确定控制感因子测试的是被试对生活的预测以及确定感和控制感,这与被试的自我成长以及测试时的情绪状态有很高的相关,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与成长对照组被试的确定控制感得到显著提高也是符合学习成长规律的。总之,实验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提高高职生的安全感,安全感水平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得到提高和改善,在高职生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以安全感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为依据,在调查访谈高职生的安全感需求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每一次团体活动,活动中注重内容和情感的分析与分享,尊重每个成员的隐私和感受,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所有的活动,团体良好的氛围和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对每个成员安全感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后期的访谈中也感受到了每个成员的成长,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地提高了高职生的安全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