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专业方向分布不断增多,统一的教务管理工作难以全面覆盖,因此,国内高职院校开始实施二级管理模式,这是保证高职院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管理重心下移,权力逐渐下放到各(分院)系部,使得二级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尤其是作为二级学院(系部)的一线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秘书,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二级管理体制中,教学秘书的管理范围扩大,教学管理工作增多,为此,现阶段如何重新定位教学秘书的新角色,以及如何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是值得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的新的角色定位及职能
(一)管理服务员
在二级管理的体制下,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应从一个简单的政策任务执行者转变为一个制定各种教学文件和制度的管理者。教学秘书应能以教务处的文件规范为基础,从系部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科学规范的系部教学管理流程。在系部常规管理中,作为教学管理活动各个环节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实践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教学秘书应协助领导管理好教学方面的常规事务。例如: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的整理、分类、存档;教师调课、补课等手续的办理、教学资源的调配以及相关的考务安排;教师工作量、年终工作量的计算及上报以及毕业生相关事宜的安排等等。另外,在二级管理的体制下,作为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窗口岗位的教学秘书,应逐渐转变观念,从单纯管理向服务角色转变,为院(系、部)领导、全系教职员工、学生、教学科研服好务,具体来讲,就是要对教学管理的执行情况和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教师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教材征订、教师进修计划进行整理、上报;对授课记录、授课计划、期末资料等的发送、收集等等。
(二)联络协调员
实施二级管理体制后,教学秘书的协调工作不再是单一地接受教务处的指令,而是成为与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之间的桥梁(比如下达教学任务会涉及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排课又涉及与教务处、其他行政部门和兄弟系部之间的协调),要在本系教研室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比如教学活动、考试安排的协调等),且要在及时准确地为师生传达学院的方针政策之余将师生对学院教学管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院系领导,形成有效反馈机制。必要时教学秘书还需要主动联络企业、兄弟院校参与到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工作中来,搜集有用的建议和意见,促进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助手参谋员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除了要处理日常教学事务、执行教学计划、院系领导的指示外,还应兼职做好有关科研、人事、信息、档案、会务、兼职外聘教师管理等行政事务,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起草有关方案或文件,提供合理的建议与意见,以供领导作决策时参考。因为实行二级管理体制以后,各分院系部的领导和各教研室主任的责任加大了、担子更重了。这就需要教学秘书除了要担任助手参谋员的角色之外,还要发挥好督办职能,及时督促相关教研室、专业教师,积极完成各项教学事务,把好审核关,必要时请示分管领导,以便及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但是不可或缺的。要发挥好其基层管理、服务、协调、参谋等职能,需要教学秘书具备极大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通过教学秘书新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能,可看出教学秘书工作责任之重大,因此关注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秘书队伍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要科学高效、规范有序,就必然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学秘书队伍。而传统体制下的教学秘书在工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流动性大
在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对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认识不足,有的人仍认为教务管理仅是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在教学秘书的配备上,大多都是专业教师临时顶替的,或者是某些高级人才的家属等。其所学专业往往与从事的工作不相符合,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进修,所以要熟练、高效地完成好教学秘书的工作,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适应时期,而教学秘书在职称职务晋升、学习培训、考核评优、津贴待遇等问题上,比同等学力的教师机会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从而造成人心浮动、队伍不稳,一些高学历、能力强的教学秘书便转岗或跳岗,人员流动性较大。
(二)工作强度大,职责范围不明确
教学管理应该是独立于行政事务的一项工作。然而,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学秘书工作职责范围在其内容上都没有明确规定,除了日常教学管理和督办工作外,系部办公用品管理、后勤服务、会务服务、接待、对外联络以及财务报销等工作都是由教学秘书承担。而院系领导及教师无论大事小情、职责范围内外的事务(哪怕是教学场地或教学设备出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教学秘书,所以处于学院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交叉点位置的教学秘书时常充当着“救火员”“话务员”或“跑腿”的角色,岗位职责很不明晰。
(三)职业倦怠表现明显,创新意识欠缺 近年来,由于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才“被迫”加入了教学秘书的队伍。而教学秘书工作的特殊性――辅助领导完成好教学相关工作,又使高学历的人才心里感到一种很大的落差,在处理完成果不明显又繁重复杂的常规性工作后,对其他工作几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往往会阻碍教学秘书的发展。比如职称的评定要求必须要有科研成果,但很多教学秘书在处理完本职工作之余几乎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认真做科研,所以渐渐开始感到前途渺茫。因此久而久之会使越来越多的教学秘书缺少对岗位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身体和情绪上都产生疲惫感,有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忽视和怀疑,从而工作态度开始消极,对待工作没有热情,缺乏责任心,人际关系日益紧张,职业倦怠表现得十分明显,更不可能有动力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工作方式了。
三、加强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首先,对于教学秘书本身而言,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学会在工作中找“乐趣”,享受在“服务”过程中得到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并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不能因为长期从事重复乏味的教学工作就失去奋斗方向。工作中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专业教师、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搜集和反馈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尤其对不熟悉日常教学规范的外聘教师主动提供帮助,提前为他们讲解学院的相关教学规范,或制定一份“致**院(系)外聘教师的一封信”,说明本系教师工作注意事项,再附上系上所有教学档案模板,以确保外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据可依,降低教学环节出错的可能性。“主动服务”意识树立了,工作做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二)加强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
二级管理体制对教学秘书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秘书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修养,自觉学习管理学、秘书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组织安排和协调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办公软件处理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能力,努力提升专业化知识和管理水平;创新工作观念、工作方法,科学管理教学工作,才能对新形势下的教学秘书工作游刃有余。此外,教学秘书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总结和思考,比如有很多常规工作都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是可以找到规律并提前准备好的。有计划、按部就班地管理教学工作,不仅能增强教学秘书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还可以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促进院系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高对教学秘书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机制
学院应多提供培训机会,搭建交流平台。各级领导应给予教学秘书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到教学秘书岗位在二级管理体制中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系部的专业数量、学生规模等情况按比例增加教学秘书的编制。一方面,可以将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缓解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员流动时的顺利交接。老师和学生应该全力配合、支持教学秘书的工作。同时,院系应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或“管理队伍”建设规划,提高他们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提供教学秘书论坛、专题讨论以及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平台,让教学秘书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找到问题的解决步骤和办法,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工作办法。
(四)明确教学秘书的工作范围,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稳定教学秘书队伍
二级管理体制实施后,院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制定教学秘书岗位职责,明确其工作内容和范围,实行制度管人、机制管事,使教学秘书工作有章可循,增强教学秘书工作的操作性和替代性。这既有利于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又可以避免教学秘书人员更换时给院系部工作带来不便的情况发生。另外,院系还应根据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奖惩分明,使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稳定教学秘书的队伍,保证教学管理的连续性。
总之,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体制后,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责任更大,地位更重,挑战也更多。因此,组织上和教学秘书本身都应该转变观念,调整和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力争使教学管理工作在二级管理体制的新契机中迈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