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欧洲,职业教育贯穿一个人学习、工作的整个职业生涯。对于职业技术的应用学习不仅不低于了理论的研究工作,二者还相符相承;在职业教育方面着力培养既懂得职业专业知识和技术,又能够从人文、法律、伦理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来思考技术价值和创造创新的人。国内的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师也是在相互合作,寻求人才培养方向的一致。然而,在国内的职业教育中,由于社会上的个别偏见想法影响了一些学生:职业教育就是学习设备机器如何操作,学会了能用就行。这是很缺乏未来认知发展的狭卑思想。又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的限制,更是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拒学情绪。在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中又了解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从中可以总结出:中职英语教学是基础,高职英语教学是提高,它们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提高信心、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适应发展。但是,现实情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的认识不一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堪忧;课程计划衔接不紧密。
二、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策略
1.对教学大纲进行进一步修订,体现衔接。
从中职英语课程与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相比较来看,中职英语的教学大纲侧重的是基础的学习,在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后,发觉内容加深,应付能力有限,这样有必要在中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参照高职英语教学大纲,在学生中职英语向高职英语学习的过渡中,增加一定应用性,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方向,增加与其专业相关的的学习:词汇、应用文乃至说明书都应该有所涉及。另一方面,在高职英语教学大纲制订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特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肯定与普高类学生有所差别,教师们要因材施教,抓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从实用性入手,摆脱既不是盲目拔高又不自甘降标的怪圈,制订适合学生自己特色的教学大纲:结合专业特色,又强化执行力度,努力培养结合自己专业想学、要学、自主学的良好学风和学习习惯。
2.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改革,做衔接准备。
目前中职和高职英语教材的使用不具有连贯性。中职的教材普遍较基础,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动力,觉得是原来初中的重复,甚至更简单,缺乏学习的热情;而高职的教材偏向实用,学生用起来觉得难度加大,变得畏学甚至厌学。针对这种情况,中职与高职的英语教师应该联合起来开发一系列教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难度和广度是逐步加深的,没有突兀的感觉,这样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趣味性。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将来有不同的就业方向,在开发教材时,英语教师们要做的不仅是要选取合适的素材,还要与行业相关人士联合开发。这样做不仅可以对锁定专业特点有的放矢,而且还可以获悉行业发展的新动态,适宜编出与时俱进内容的教材,防止闭门造车,落后于时代发展。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把握难易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做衔接的试金石。
任何改革都需要参与主体的努力。教师和学生是参与主体,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应该因材施教,增加学生受教的敏感度,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被教师分成“三六九等”,可以实行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有重点、有难点,各个击破。
4.对考核方法进行创新,做衔接的助推器。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显出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被动现实。在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过程中,中职英语课程的考核也要突破基础教育的老路子,与专业相结合,与实践为契机,把考核灵活化、人性化,可以以口语、应用文、基础专业翻译为基,寻求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能动性和合作意愿,打分灵活,得分也灵活。同时在高职英语的考核中,还要增加学生基本知识的考核,听说能力的加强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课上活动,参加相应级别的英语考试、英语技能大赛等等,促进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积极性。彻底打破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落后机制。
中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是很具现实意义的。但是策略的探索是多样的,多路径的。这不单单是英语教师的任务,因为英语教学只是中高职教学衔接的一个部分,还需要更多行业专家、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参与和研究。
(本论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之“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2014YYJG31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8886.html下一篇: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