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创新、践行校企合作模式,出现了多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下是对我国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
(一)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适用于高职院校当地有规模较的大企业,通常在学生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进行,大学二年级通常是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对专业有一定了解,去相关企业实践体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专业核心课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学习专业核心课做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大学三年级通常是学生完成校内专业核心课后,去企业实习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做必要准备。工学交替模式应考虑其操作的可行性,其一,关键是否有专业对口、规模教大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其二,企业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行为的不可预见性、不确定性,预先安排的工学交替计划会临时取消,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影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二)订单班模式
订单班模式主要是企业根据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做出人才储备规划,与高职院校洽谈,签订协议,由企业冠名“订单班”,企业为了打造品牌,甚至会设立企业奖学金,激励学生加入到订单班。订单班模式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授课计划,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在学生大学一年级时企业就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毕业后能认同该企业文化,而且企业将承担部分实践技能的课程,使课程更加接近于企业的实际,这样可以缩短新员工在企业的培训时间,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为企业所用。订单班模式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要考虑到企业利益,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仅限于“够用”。
(三)厂中校模式
厂中校模式是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或租赁设备,在学校内从事经营生产或活动。对企业来说,厂中校有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学校提供的厂房减少了企业的沉没成本,有利于节约企业的运营费用,包括水电气等费用;对于学校来说,厂中校能够提供学生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对于有助于高职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实践技能。厂中校模式,需要学校投入相当的资金和必要的场地,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考虑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四)“2+1”校企合作模式
“2+1”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在校两年,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第三年去企业顶岗实习,从事真实环境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从时间上看,属于分段培养,是我国高职院校最为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脱节,学生在企业时间较长,学校对于学生缺乏有效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如发现自身知识方面等不足,已不能回学校补短板了。
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类专业特点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类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通过江苏省重点专业群商贸流通与信息服务建设,搭建了基础平台课程、模块课程、拓展课程三大体系,即构建了“平台课程,基础共享;模块课程,相对独立;拓展课程,方向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商贸类专业底层共享的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商务礼仪、经济学基础、管理学、会计基础、经济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满足了现代服务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通过开设专业模块课程,突出了专业本身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拓展课程的选取结合了当今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开设电子商务创业、跨境电商实务、渠道管理、企业运营管理等课程,开设的拓展课程,各专业可以互选方向,既满足了学生就业兴趣的要求,又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专业群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打破了商贸大类各专业上“各自为政”的状况,对各专业的各种资源(包括师资、课程、实训)进行了重新整合,体现了“1+1>2”的专业群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专业群体系的建立对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一)政、校、行、企多方联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依托当地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商务局、交通局、海关、开发区管委会等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商贸流通与信息服务专业群校企合作中心,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合作章程及运营机制,本着校企共盈的原则,与当地多家制造、服务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出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可持续校企合作发展平台,由相关行业协会选派资深行业专家与我院商贸类专业建设项目组共同进行人才市场需求调研、论证,对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分析出主要工作岗位和次要工作岗位,提炼出与之匹配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专业知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核心课程标准,战略合作企业定期安排行业专家担任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校外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这种校企合作的分阶递进、“螺旋式上升”校外实训模式,实现了学生毕业后由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校根据企业需求选派专家定期给企业提供咨询,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包括: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类项目、营销策划、终端促销、客服支持、员工职业培训等。
(二)专业群建设的协同整合,创新“大方向、小订单”校企合作模式
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流通与信息服务重点专业群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分析现代服务业的完整价值链,总结出商贸大类的共同特点,即该大类学生必须具备:有良好的商务沟通技能、商务礼仪,掌握经济、管理、法律、财会等相关知识。紧贴“贸易―流通―服务”产业链岗位能力需求特点,把握商贸大方向,根据企业需求的特点,推行小订单式培养,开设了苏宁云商、京东班、互联网+橙果电商创新实验班、华泛订单班、顺丰班、中银商务等3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在完善驻校企业实训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确保学生能够在大一、大二、大三分段校外实习,而且大三学生的校外实习有至少半年以上企业顶岗工作经历,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合作企业实现订单培养学生占商贸大类总数的达40%,这些订单班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项目资源,破解了商贸类学生就业难、对口率低的难题,也给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商贸人才提供了可能。“大方向、小订单”校企合作模式,在满足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情况下,提升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质量,扩大了该校的社会影响力,实现了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2015年校级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课题,项目编号:HXGJY151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