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Abstract: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increasingly valued by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y departments and educational workers. This paper, based on describing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amines some major management problems such a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f carrying out the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quality development;credit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25-03

  1 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研究背景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是高校通过学分禀赋这一措施,对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数量、质量和成效进行量化的一种管理方式,具体包括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学分化组织、管理、认证、评价、激励和监督。

  政府出台的政策导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2002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做出了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决定。2007年,面向北京部分高校,再次联合颁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但相关的具体操作措施,尚需要各个高校进一步探索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高校在专业教育之余愈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如何根据大学生不同群体特征、个体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搭建优质的服务和教育平台,创新素质拓展活动的教育实践机制成为了高校着力追求的目标。由于素质拓展处于第一课堂的附属地位,高校为保障素质拓展活动能按时、保量、有效地开展以期确保其作用的发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应运而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特征选择性地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素质拓展教育活动。学生必须在毕业离校前同时修满第一课堂学分和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它创新了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实践机制,也扩展和延伸了高校学分制的内涵。

  从全国各地高校的实践层面看,近年来,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实施骤然兴起。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学分制管理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实施院校仅占少数。在业已实施的高职院校中,目前也主要在部分类别的素质拓展活动(如小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活动、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志愿者活动等)中应用学分制管理。总体来说,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工作还普遍存在管理机制和体系不够完善、素质拓展活动的范畴界定模糊、配套保障机制不够稳健、学分折算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2 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意义

  凸显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地位,营造师生对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这项明确的措施无疑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压力和动力,使其根据自身的特征和实际参与到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同时,也使全体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教师从思想定位上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性等同于课程学分的重要性,进而从行动上优化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评价等环节。

  增强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主动性,将活动对学生的覆盖面最大化。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是建立在将诸多培训、活动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并审核筛选基础上的,参加何类哪个项目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地衡量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效,学生也可以据此自我衡量自身素质的优劣程度和发展状态,从而增强学生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

  促进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提升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的质量。一方面,通过对各类素质拓展活动进行学分禀赋,可以使活动的组织者对活动开展的目标进行斟酌和反思,对活动的方案和环节的设计进行推敲和规范,有效避免了素质拓展活动开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学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需经过申报、审核等环节,为使活动更有影响力、关注度和参与面,院系的活动质量势必大大提高。   有利于后继完善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建设。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的实施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将部分素质拓展活动课程化。这些活动开展的目的、计划、实效将进一步明确,这有利于素质拓展活动计划和整体方案的完善。与其他学分即第一课堂的教学课程学分如何更好地衔接,使素质拓展教育在深化发展的同时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使育人系统更为优化。

  3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问题现状

  课题小组对浙江的部分高职院校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现状主要如下。

  ①素质拓展学分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特色欠紧密,活动的设计与素质拓展活动全面覆盖的目标还存在背离现象。施行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时,在活动的设置上没有突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没有结合专业的特色、相应职业特质、所在行业特点,没有设计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校园品牌活动。

  ②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高职院校仅占少数,且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活动认定范围、选修和必修学分的界定、加分和减分设置等均存在巨大差异。从本质看,少部分高校的素质拓展学分实质是德育分,对于学生毕业与否并没有约束,仅仅用于学生的考核、评奖评优、入党等。既然是类同于课程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则不宜采取减分的性质。从认定范围看,部分高校将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同时纳入素质拓展活动的范畴。随着2015年浙江出台新政要求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探索建立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自主创业情况折算为学分),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单独设立学分管理办法是更为妥当的选择。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更多地与专业技能相关,此类活动纳入素质拓展学分也着实不妥。从学分性质看,选修学分的设置意味着素质拓展教育是可有可无,这显然与设置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初衷相违背。

  ③局限于高职院校部门间的合力协作,未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在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高职院校中,高职院校基本都成立素质拓展中心领导小组和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学分评定工作小组,参与该项工作的部门主要包括教务处、学工部(处)、团委三个部门。在调研反馈中往往有这样一个共性问题,即实际实施学分制管理主要由团委负责,各系的辅导员老师承担学分的统计、公示、录入等工作,团委负责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审核和学分管理监督等工作,其他部门的人力资源、教师资源、其他教学资源的投入支持相对较弱。更重要的是,普遍存在高校单方作战,没有形成多方联动参与共管的局面。

  ④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工作量过大。在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院校均未采取电子网络管理系统。高职院校基本实行学工和团委合署办公,各系辅导员老师身兼数职,工作量巨大。对于原本已经被事务性工作缠身的辅导员来说,实施学分制管理无疑又是一个大挑战。受访学校普遍反映,辅导员这支基层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对实施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重视和负责程度有待提高,相应地,学生也存在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也较差。

  ⑤素质拓展活动的指导和教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素质拓展活动究其本质来讲,涉及的领域广泛,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一支思想政治过硬、知识渊博、才艺兼修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深度的指导和管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不应该停留在学分转换和统计的层面,而应该在规范学分转换、统计管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指导和管理水平和力度,实实在在地投入精力,配置优质师资,对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将素质拓展活动覆盖面提高到全员参与、活动形式和内容适应学生不同群体特征、活动的质量和层次尽可能拔高。

  ⑥大部分院校尚未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仅纳入学院学生德育考评。从高职院校的德育考评规定、德育记实考评实施细则看,德育考评考核结果往往作为评定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及各类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德育考评不及格者甚至作退学、不毕业只结业处理。德育考评采取基本分和记实加减分相结合的办法,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时德育分进行减分处理,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并表现优异者则进行加分处理。

  可见,德育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德育管理对学生的有效覆盖面过低。德育管理中仅以两头学生为主,(即对质优学生促进巨大,对差学生规范严格),而对人数占比较大的中间学生则发挥不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普通同学对参与素质拓展的有关活动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更毫无必须参与的压力。另外,德育的有效管理主要覆盖高职学生中的非毕业班学生,尤其大三期间对两头学生中质优学生的激励作用也由于奖学金评定的缺失而效果大减。

  2)德育管理对学生参与活动或担任职务的范围过窄。德育分计算时活动内容比较局限,主要是大型活动的参与、经学院认定的荣誉的获得、担任团学干或班级干部职务等。然而对于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个人分散活动、担任社团的理事等就无法计算德育分。显然,这些活动或职务都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素质。

  3)各系对同一学院或系部的活动或获奖的德育分赋值不统一。由于学生活动或获奖本身的分值规定是区间形式的数值,没有明确规具体活动的分值,加上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系会根据本系的工作需要对不同的活动区别侧重,因此,德育分的计算无法在学院层面进行统一,对不同系别的学生来讲做同样的活动或获奖可能得到不同的德育加分。

  4 高职院校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①紧密结合学院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特色,设计覆盖面广泛的素质拓展品牌活动。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学分制管理必须在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上围绕特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积淀的专项校园文化特色。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校园文化品牌”、社团活动、讲座培训等载体进行实效的估量评价,确定重点项目,在学分分值上给予倾斜性赋值。另外,在活动的设计时,要想方设法降低素质拓展活动参与门槛,切实解决“二八”现象;重点做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分散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经费等限制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重点做好以集体为单位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班级风采展示活动),强调思想性、创造性和团队型,让广大普通学生走上舞台;重点做好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敬老服务、各类教育机构支教、社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②坚定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明确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范围,科学设置素质拓展学分的指标体系。根据2002年“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文件要求,素质拓展学分的范围涵盖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6个方面。然而,由于不同高职院校有不同的发展侧重、面临不同的实际问题,新时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高职院校对科技学术和创新创业有着更高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专业技能的评估考核往往与专业课程学分认定有融通制度等等,在具体实施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管理时,应结合各种因素界定符合特定高职院校实际需求的素质拓展活动范围。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大量参考同类高职院校的分值设置,反复推敲并广泛征集专家、高校领导、高校一线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意见,模拟运行,会议多轮讨论,最终确定学分认定的指标。

  ③高职院校部门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多方联动全方位保障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实施运行。成立素质拓展中心领导小组,将分管思想政教育工作的校领导作为组长,其他参与该项工作的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的领导作为副组长,切实协调解决学分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理顺相关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联合政府、企业、行业整合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专业人才成长始终的全方位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如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联合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实训基地开展适宜的活动,利用网络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

  ④引入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提高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管理的效率。通过在管理系统登记填报自身参加的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由辅导员定期进行系统确认并将数据结果进行反馈和公示,最终由学院团委进行审核。基础的学分确认、核算和统计等工作往往由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完成。然而,辅导员往往由于需要处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工作量较大。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引入和运用将大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政工作队伍尤其是素质拓展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拓展活动的指导和教育管理水平。一方面,提高辅导员这支基层的思政工作队伍对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严格执行学分制管理,规范学分转换、统计管理工作,对未达到学分要求的学生按制度进行预警、督促补休,甚至延迟毕业。另一方面,聘请校内外各领域的优秀教师对辅导员的素质拓展指导能力进行培育,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拓展活动指导能力,并使其将工作重心放在与思想教育水乳交融的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中,切实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

  ⑥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软硬件设施的投入。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场地、设备、耗材、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制度保障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保障、考核和激励制度(如:《教师其他工作量津贴实施办法》、《学院社团星级评比条例》、《学生社团(艺术团)导师制实施办法》等)。软件投入方面,在制度保障给予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指导教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工作量与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密切相关)和课时酬金的基础上,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活动的设计、组织、宣传质量将得到有力保障。另外,学生也在学生活动相关的制度的激励下,学生也会倾向于将外部的激励转化为内部的动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948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