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148-02
1 前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不同,更加注重精通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和其学生来说,表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是理论课加实习,这种方式将“理”与“实”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理论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从而进行弥补,也无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理实一体化逐渐进入高职校园并受到欢迎。
“‘理实一体化’即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集中在一起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理论课、实践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实现了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然而,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实行时间尚短,还未形成成熟的操作与评价体系。本文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现状,探讨目前反映出的问题,试图构建一个有借鉴意义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
2 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些学校或教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实践课程所需要的设备、车间等条件,而将本应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上成死记硬背实践流程的另类理论课。又如许多教师和学生在实训后不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未能结合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思理论课的未尽之处,因而达不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将理论与实践的部分割裂开来,并没有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意图使学生通过实践吃透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标。再如有些实践课程并未与企业、工厂等用人单位接轨,导致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学生学到的内容并不完全适用于他们将要面临的工作环境。
以上问题都意味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未能发挥出其全部功用和价值,是教学理念和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尽快建立一个成熟、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此规范和引导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就显得必不可少。
3 关于评价体系的探讨
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评价往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其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由学校管理者进行评估,而教学效果除了可由学生考核成绩作为证明外,也会参考学生的意见和评价。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实践中,是教学效果的最终验证。因此,在评价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应把学生的体验和想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如对需要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进行细化,并且将原本在教学活动完全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价的模式改革成更完整、系统的评价模式。首先,要求学生在期中和期末两个时段对其参加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专门的书面评价――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信息员随时收集对教师和课程教学资源等的意见建议,或者分别在二级学院层面和学校层面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收集与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的信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入、频繁地思考课程教学内容,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对于高职院校这样重视技术和应用的院校,其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应用于实践。因此,由于“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威结果来自于企业和社会。……毕业生被企业认可是对教学质量的最好评价”。
但是,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邀请其实习单位对学生学习和运用技术的水平进行评价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然而,邀请用人单位对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况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做出评价和建议并非不可能。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对口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将一线经验带入课堂;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使得教学更加紧跟专业前沿动态,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其专业技术和工作的深入了解,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迅速融入岗位。
评价后的反馈 教学评价的最终意义是使得学校和任课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参与者如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各方得以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现状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如果在进行教学评价之后就弃之不顾,不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和改进,就会使得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完全达不到其最初的目的。
所以,为了保证教学评价能落到实处,必须对教师是否根据其获得的评价对课程加以改进做出跟踪调查和监督,并将其结果纳入整个评价体系中来,以确保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评价的建议做出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课程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可将教学评价的反馈成果引入学校的教师奖励和晋升机制,以此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将更高的热情投入改进教学质量的工作中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