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根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克斯研究院的跟踪调查,2013年被评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今后五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困难是普遍面临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潜能。尽管在高职院校中提出创新创业的口号已经多年,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普遍现状是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能力严重缺乏。因此深入开展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贯彻落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十八大精神,仍然是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经过广泛观察和了解,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虽然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重视,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上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冷热不均。一方面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热情,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反应比较冷淡。主要原因是高职教师和学生苦于难以找到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加上部分初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使得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口号工程”,学生只是在“被”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没有被唤醒。
(2)创新创业层次较低。笔者发现,周边的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形式比较单一,创业领域比较狭窄。很多项目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商业活动,技术含量较低,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这类创新或创业项目很容易被复制,导致恶性竞争,既浪费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也远没有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3)导师队伍建设落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导师不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课教师,或对企业运作不甚了解,创新创业项目缺乏可操作性;一些导师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肤浅,目的只是为了盈利,创新创业项目缺乏可持续性。
(4)教材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一些高职院校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在课程选择和安排上缺乏从创业意识培育、项目申请、项目运作、项目结题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材体系。在面向一些特定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缺乏某一领域的针对性教材。虽然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完善的教材是开展扎实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条件。很多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材体系建设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制度和评价制度,只是片面追求立项数量,树立形象工程。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没有进行适当引导,对项目从立项、实施、结项都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导致一些项目的开展缺乏持续性甚至立项之后即停滞或终止,极大挫伤学生和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传统的高职教育观念认为,高职学生应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观,这似乎与目前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冲突。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不违背传统职业观,并且还是传统职业观的发展和补充。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脱离实际,而应以勤于专业知识和热爱本职工作为前提。树立创新意识,能将专业岗位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树立创业意识,能使企业及个人获得更好发展。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要进行科学定位,客观面对问题,认真分析成因。针对以上问题,就如何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1)加大宣传、深化创新创业观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树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参与不足,与学校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有很大关系。高职院校中多数学生仅知道有这项活动但不知道具体内容,或仅知道获奖者是谁但不知道获奖的具体内容,甚至校内优秀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也不是广为人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学生的广泛注意。可以通过如下两个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创新创业观念:①对于有优秀创新创业思路的项目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热情,同时这也可以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受到外界关注越多,获得的成功机会越大。②树立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榜样,并对其进行奖励,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可以是校园电子显示屏、校园网站通知公告、校园广播、校内报刊等多种宣传方式,培养创新创业的氛围。③在高职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进行宣传,在班级或专业年级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传达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活动,通过设立创新创业的课程接触和了解创新创业的内容,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2)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材选择不成体系的情况,除了尽快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外,还应当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和有关专家就创新创业教材体系、内容进行研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发适用教材。修订教学纲要和编写教材和教学辅导书,增加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地方经济特色的内容(我国和地方的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体现时代性、实用性(诸如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方法、创业项目如何调研、如何开办企业、创业风险应急预案等)。总之,这有赖于学校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从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学科专业的特点来看,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增加创业类课程的学分比例是合适的。这类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极具实用价值,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具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能最直接的发现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应该采取的解决办法。学校应该有效收集信息,把这些诉求及时反馈给政府和企业以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学校内部也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如应该有专门部门负责创新创业活动的宣传,校内政策的制定,项目申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项目考核和奖励等。
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选拔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担当创新创业导师;从企业引入高素质、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担当创新创业导师;建立导师资源库,使学生能根据需求寻找到具有相应特长的导师的帮助;培训教师,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培训校内的创新创业导师,提高导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4)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程教育和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①在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案例。“两课”的教学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培养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魄力。这样既能改善“两课”教学的枯燥乏味,又能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就业、创业实际;②在新生入学之时,一般学校都要求学生进行大学规划和职业规划或课外研学的活动。新生一般都觉得“创业”遥不可及,但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将学生的职业设计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的奋斗目标,制定有阶段性的培养锻炼计划,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③具有一定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其专业知识分析某一创新设想或创业项目。这不仅丰富了专业课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具体的创新创业;④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在学生实践和模拟训练中了解到实际的企业运行模式,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创业导师的知识面,提高缺乏开办企业经验的教师的指导水平。
四、总结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缓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培养了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专业人才。为了切实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打破目前的发展瓶颈,客观分析现状,积极寻找对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企业的支持和学校领导教师的落实才能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罗列问题、分析现状和寻找应对策略探讨了如何深入开展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我相信,随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学校对创新创业工作的不断完善,一定会硕果累累,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