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艺术修养教育课程具备的功能
艺术修养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通过艺术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向学生加以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内容的教育影响,使其对艺术产生一定的审美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1]。高职院校开展艺术修养教育课程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具备审美教育功能
通过学习艺术修养类课程,学生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与熏陶,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认知水平的提升。在长期的艺术学习锻炼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情感及思想追求等均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上,对生活生产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二)具备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功能
鉴于艺术修养类课程存在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课程风格及特点,以及是否能将课程特殊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由于艺术存在较多种类,学校设置不同的艺术课程时,反映出来的风格与精神也不尽相同,这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可将其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基础上,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利条件。
(三)具备创新教育功能
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除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外,还要求学校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而许多艺术课程的内容均富有感性与灵动之美,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会调动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来进行审美感知,而审美思维过程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品质便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艺术修养教育课程的开展不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将其形象思维与想象思维充分激发出来,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艺术修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课程体系的目标
高职院校在构建艺术修养教育课程体系时,首先应当明确课程目标:将审美教育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加强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及鉴赏能力,促进其正确审美观念及积极健康审美情趣的形成;通过开展艺术审美教育,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与创造力的基础上,实现高尚人格的塑造[3]。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艺术修养教育可合理设置为艺术基础教育课程、艺术的实践与应用课程,以及艺术的拓展与创造课程这三个大的模块,并将这几大模块细分为音乐、美术、文学、舞蹈、戏剧、摄影及影视七大艺术门类。对于课程性质,则主要设置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必修课程的开展可确保高职学生在低年级阶段便可接受到基础的艺术教育;对于选修课程,学校应尽可能设置更多的种类,让学生能对更多艺术内容产生认识与感悟。
(三)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为艺术修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应当制定出尽可能科学严谨的考核方案,有机结合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分析与学习效果的静态考核,从而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展开全面评价;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实践能力以及人文情怀等作为评价的重点,并在教学考核体系中纳入学生的拓展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开展艺术教学的单位需与学校团委处做好协调讨论工作,二者共同制定出科学、具体的课程评价考核标准,确保有机结合三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成绩,以及课堂表现与实践操作能力等。
(四)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为满足学生艺术修养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就应加大多功能教育场地及设备的建设力度,通过在其他开展艺术修养教育工作的高校中找寻合作伙伴,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或是加强艺术辅修专业的开设,对本校现有的艺术专业及教学资源展开充分利用,允许具备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对部分艺术专业进行铺修,不但将已有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也给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五)加大师资建设力度
考虑到教师为艺术修养教育课程的主力军,因而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应在专职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中投入更大的力度,使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维持在合理水平;同时,给专职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与外出学习的条件与机会,促进其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加快激励体制的建立,将艺术教师的工作热情全面调动起来;加大艺术修养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力度,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的发展;在日常艺术修养教学过程中纳入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算工作量的方法,三大艺术修养教育模块的均衡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修养教育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便是为社会建设费培养并输送具备高水平艺术修养及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艺术修养教育课程过程中,应当明确课程体系的目标,合理设置评价体系,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师资建设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创新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的共同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