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履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高职院校认真、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是增强科研力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是服务地方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效、周到的科研管理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学研究的前提和保障。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是指学校通过准确定位,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激发教职工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以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科研实力的过程。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是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和扩大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快自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1]。因而,树立服务意识,创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院校为了快速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都将优势资源放在了教学上,却对“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认识不足。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审核盖章、科研数据统计、科研成果鉴定登记和报奖等事务性低水平服务层次上,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还很薄弱,并没有让科研管理充分发挥其服务、引领的作用,在科研管理定位、科研管理规范、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做深入剖析。
(一)重教学、轻科研,科研管理工作不受重视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也正因如此,部分高职院校从教师到领导,都认为科研是综合性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院校的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必要的实践技能操作即可,没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因此,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缺乏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即便部分院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无法发挥应有的科研管理作用。此外,在这种单薄的科研意识下必然会出现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科研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效率低
在众多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普遍缺乏人力、物力及相关的电子信息平台建设,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处理,工作效率较低。一般来说,科研管理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成果推广管理和科研队伍管理[2]。以科研项目管理为例,在项目申报、项目立项、中期检测、科研成果鉴定、申报奖项的过程中,所涉及各项材料都是以书面的形式传递进行,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繁重,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重复劳动,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评审材料整理用时久、评委评审时间长、信息传递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在科研数据统计方面,传统的人工化科研管理也容易出现科研数据采集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难以全面反映个人和学校的科研情况,不能及时、便捷地检索、查看个人和学校在某些学科、某些年份的科研数据,无法形成数据化、平台化的科研信息。此外,由于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科研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也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之前寻求科研合作比较困难,科研资源的共享程度低。
(三)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配合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科研管理工作是科研处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常常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财务处、图书馆、教务处以及各系部都没有与科研处形成科研管理的合力。比如,高职院校的财务处是对全校的财务负责,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财务处的人力、岗位职责、制度建设没有普通高校完善,很少设有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人员。一般的财务人员对科研工作的特点、进展以及科研经费支出情况不了解、不熟悉,只是对经费进行简单的支出核销。而科研管理人员往往都把工作重点放在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上,对财务业务很陌生,并不能有效地对各个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因此,就会出现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的现象,造成科研经费监管的“黑洞”。另外,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与科研管理衔接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硬件设施、人员服务水平、馆藏图书数量与类别等方面的影响,图书馆并没有在科研管理过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图书馆馆藏图书过于陈旧,缺乏数据库、检索服务缺乏,未能为老师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
(四)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有些学校即便设立了科研办(处),但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科研管理队伍的质量对学校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性,也没有配备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高职院校中的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严重不足。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对他们的待遇和晋升保障制度,致使年轻的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归属感缺失,继而导致优秀人员流失,科研管理队伍稳定性差。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不足,相当一部分人员对高职科研管理究竟“管什么”“怎样管”“如何才能管得好”没有明晰的认识,缺乏先进的科研管理知识、熟练的管理技能以及宝贵的管理经验,科研管理工作的临时性、随意性大,很难将科研管理精细化,与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认,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样的科研管理人员结构和管理水平是不利于高校长期稳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的。 二、创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思考
科研管理的目的是要遵循科研管理的规律,通过对众多关系的协调、服务、整合,积极创造一个适合科研活动开展的气候和舞台,促成科研精品的产出[3]。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层次和科研实力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要想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增强学院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科研管理的突出问题,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构建系统解决路径,从而切实加强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质量的提升,促进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一)重视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科研与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之间并不冲突,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所以,不应该把科研和教学改革、技能人才培养剥离开来,应当正确认识、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并重视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实现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以科研促进人才培养。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潘云鹤教授说过,“如果把大学比作是一架行驶的马车,教学与科研则是它的两个轮子。如果缺少了―个轮子,马车就无法行驶。”[4]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描述了教学与科研的实质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轻一不可。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服务社会。
首先,高职院校要从宏观上重视、提升科研管理的地位,设立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科研管理人才。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将科研管理工作划归在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只有兼职的科研管理人员。因此,高职院校要将科研管理工作写入学院章程,改变科研管理工作随意、不受重视的现状。其次,高职院校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也可以将科研成果添加到绩效考核指标中,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主动、积极地进行科研,逐渐形成科研意识,创造良好的科研管理环境。
(二)树立服务意识,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方法
在高校中,科研管理属于服务型工作,科研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制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支持,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都要树立服务意识,从科研管理工作的使命出发,调整自身角色,提高服务质量,使科研人员的科研激情得到最好的发挥,为学校、社会贡献出前沿的、优秀的成果。
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变“管理”为“协调”,变“行政”为“服务”。要通过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建立自由的学术环境,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科学研究提供独立空间,提高科研竞争力。此外,管理人员要深入教学前线,并根据社会需要、学院科研重点、优势对教师的科研方向进行有效引导,形成学校科研合力,打造高职院校自己的科研特色和科研品牌。
(三)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搭建科研管理平台
在高职院校中,科研办要与图书馆、财务处等部门通力合作,搭建科研管理的全方位平台,要为教师服务,为科研团队服务。图书馆要为科研提供参考咨询服务,还需为课题提供大环境指导。例如,通过信息平台、数据库帮助教师查新、选题,并在信息检索技术、电子资源数据库利用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财务管理部门要与科研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利用互联网建立科研管理平台,架起财务、科研管理与主持人之间的桥梁,让三者能够通过这一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交流、沟通,真正实现经费及时监管,问题实时解决,帮助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
(四)建设科学的科研管理队伍
在高校中,科研管理人员和教师是学校科研活动的核心,而科研管理人员是对整个学校的科研工作负责,是学校科研工作的组织者、服务者、实施者。在高职院校中,科研管理组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科研管理人员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热情、周到地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将直接影响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科研管理队伍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知识水平、心理素质也对大学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内涵影响重大[5]。因此,建设、培养一支服务意识强、思想道德素质优秀、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有凝聚力的学习型和知识型科研管理队伍是科研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必要保障。
首先,需要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队伍。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队伍由部门负责人、信息建设人员、业务管理人员等构成。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情况拟定科研工作的方向、重点,并在实践过程中督促、完善,确保科研管理工作的规划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在这一过程中,部门负责人还需挖掘校内外资源,拓展科研项目申报渠道,宣传学校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信息建设人员主要管理科研部门的信息收发渠道(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及时更新各项科研信息数据平台,并定期对学院的科研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业务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申报、结项、报奖等材料的收发、整理、送审等。其次,要给予科研管理人员应有的地位和待遇,让他们的付出、劳动得到承认和肯定。学校应当适当调整科研管理岗位的岗位工资,取消科研管理人员与教师直接待遇与地位上的“落差”,让那些既有科研管理才能又愿意在这一岗位上钻研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促使每个人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为教师的科研服务。第三,开展与时俱进的培训激励,促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以派工作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科研管理工作会议和业务培训,及时学习新动态、新精神,与同行探讨科研管理的新规律和有效途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计划地选拔优秀管理人员到国内外的高校学习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取长补短;鼓励科研人员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关于科研管理工作的专项研究,实现学术与实践的统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