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1]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育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将成为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1]因此探究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育人模式,即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深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师队伍实践育人能力、健全实践育人保障体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一、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所谓实践育人,是指学生通过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集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并促进他们拥有高尚品格、爱国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1]可见实践育人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育人体系。即确立以提升学习能力、拥有专业技能、强化职业及心理素质、挖掘创业与创新性思维为主体的目标体系;完善以教学及顶岗实习、综合实训及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军事训练、创业就业、德育实践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并构建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每一项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并通过对实践育人过程的监控及效果的考核评价,做到及时发现、迅速弥补,最终达到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的目的。在构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制定过程监控指标体系,突出行为性、动态性的实践育人的管理规范,保证实践育人模式的深入开展。通过前期的基础搭建,开发“实践育人”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育人”理念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及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并结合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设施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育模式,最终实现“实践育人”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指学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它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方法、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培养方式、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
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构建“校企共育,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每个专业结合各自特点,按照与之相应的不同行业企业和学生未来能够就业的岗位的不同要求,探索和实施适合于本专业特点各自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畜牧类专业实施“弹性学训交替,分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园艺类专业实施“季节性,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类专业实施“工学有序交替、双师合作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高尔夫类专业实施“前校后场、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中,将教育教学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校内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锻炼相结合、综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职业能力提高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通过“双课堂”,使学生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提升岗位工作的技能,实现学生从基本的专业技能训练到综合的专业技能训练,认知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顺利转变,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有效衔接。
三、拓深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1]以辽宁职业为例,到现在已与34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的关系。学校引入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共建双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以高尔夫专业为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有效资源,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施了“前校后场、工学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前校后场”:学院引进企业的资金在学校方圆内建成一个18洞高尔夫球场――铁岭龙山高尔夫培训俱乐部有限公司。学校与企业深度相融,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开发课程、研究指导实习实训、研究打造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企业为学校教学提供学生实训器材、实习场地,第二课堂和勤工俭学的岗位,企业还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企业文化的培训等。企业还为专业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岗位,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素材及行业信息等,在高尔夫的专业训练场中进行现场教学、实践训练、顶岗实训、专业实习等,使教师和学生享受到了就地真实的岗位工作和原汁原味的现代高尔夫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工学一体”: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要求,进入工作岗位要身着服装,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出现;企业管理人员以教师的身份,全程进行学习指导、监控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企业既对外运营,又承担课堂的延伸任务,学生可以在企业的各岗位的专业实习中,明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岗位职责,从而实现学生与员工、教师与管理人员、课堂与企业、学院和企业的相互融合。 通过“前校后场、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升了高尔夫类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了从岗位基本技能到最终的综合能力提升的全方位的培养目标。
四、提升教师队伍实践育人能力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所有高校教师都负有实践育人的重要责任。各高校要制定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1]
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培养和引进并举的办法,安排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产、学、研结合基地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使带头人掌握国内外先进职教理论、专业建设理念和教学管理理论,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服务能力、课程建设及教研教改等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从而带动学院教师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组建“双师(技师+教师)”工作室,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在学校设立“双师”工作室,由企业选派高水平的技师,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进驻“双师”工作室,企业的技师与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研发新课程,完成授课任务,指导青年教师及学生的生产实践及实习。学院还负责企业员工的培训及技术开发服务,成为企业的“后方”基地,助推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双师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育人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也因此深受企业的欢迎和学生的喜爱。
五、健全实践育人保障体系
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因此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考核管理,加强研究交流,强化舆论引导等多方面的合力运行,保障实践育人工程的实施与运行。
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需要进行在学院层面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与质量保障的合力运行。
组织保障,在学校的总体布局下,分层次负责常规的管理工作,确保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学校及各二级学院各负其责对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指导,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评价;资金保障,为确保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学院为各个专业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保障和经费支持,每年在安排经费预算时,优先安排教学经费,包括日常教学经费、实训室建设经费和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经费预算中得以体现;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管理章程及办法,专业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的办法及标准;质量保障,成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督导组,对学校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评价。评价可从多方评价体系着手,包括企业、校内(教师、学生,学院领导听课、学生座谈会)、社会、家长等。校内评价可以从课前准备、上课状态、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
总之,将实践育人的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注重创新能力,注重人才优化,注重实践教学方法及途径,注重激励机制和质量监控,注重社会的需求等,具体落实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推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必然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404.html下一篇:高职校外实训基地的创业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