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由一些中专学校升格而来,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学上,对辅导员的使用存在偏差。一些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工作职责没有划定,学校任何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分派工作,辅导员往往就成了“代职”者,原本不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诸如学生社区的日常卫生、秩序管理,食堂用餐秩序,缴费,医疗,甚至课堂、安全保卫管理等,都要求辅导员的组织和参与,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就是一般行政管理人员的认识偏差,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方向和工作效果。同时,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的约束机制,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无事便是功,有事功全无”的局面。
另外在辅导员队伍管理方面,存在把辅导员工作简单化的倾向,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做,对入口把关不严,多数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主要来源为新毕业的大学生,本校不担任课的教师及行政人员,甚至一些面临退休的人员,辅导员中真正懂教育和管理的并不多。学校对该队伍重视不够,较少组织业务培训以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出于管理的需要,辅导员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限制比专业教师多得多,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触及学生的利益。因此,不少学生在情感上抗拒辅导员,在行政上惧怕辅导员,在学术上轻视辅导员,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威信。因此,必须要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切实实现三个转化。
一、人员结构的转化
年龄上要由30岁以下青年教师和50岁以上退休教师为主流,转化为有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为主,应届毕业生和中年教师为辅;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具体、琐碎,并涉及到生活实际的工作。工作中它不仅需要多动脑筋、勤思考,而且还需要经常性地深入到课堂、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布置工作,处理突发事件,消耗一定的体力。这样的工作对于身体不健康、年龄大的人说,做起来未必合适。相反,让那些反应迅捷、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中青年人来做,则再合适不过。层次上要由本专科生为主,转化为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高学历未必就是管理的人才,但起码高学历的人基本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接受再教育的速度和成效要快,不需要进行所谓的专业知识“补课”。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的学历,基本上是在本科以上甚至更高。学历低了掌握不了工作对象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驾驭不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缺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两方面的统一,容易出现付出与收获的脱节。
二、业务能力的转化
要通过系统培训和量化工作指标等方法,帮助辅导员逐步成为学生工作专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辅导员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制定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作为新成立的高职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还缺乏经验,在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还有很多有待于学习和加强的地方,因此组织辅导员到其他高校学习和考察,“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定期开展理论培训、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对新聘任的辅导员,除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进行工作技能、网络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管理模式的转化
要重视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对辅导员进行绩效管理。加强考核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除了对辅导员的自身完善、评优晋级、短期培训、定期深造等方面都给予必要的重视外,还应建立起良好的制度保障以此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将创新精神运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说服力,在制度保障上给予辅导员良好的成长空间,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使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得到切实的体现。作为新成立的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在工作中既要提倡先进性,倡导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也要考虑广泛的群众性,采取适当的物质手段激励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可按照“量化考核、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的思路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评先、晋升提职的重要依据。考核的科学实行,既可有效地规范和约束辅导员的言行,又可不断激发辅导员的岗位意识,从而在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在工作中充满积极性、主动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504.html上一篇:高职学生考证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