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探讨

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探讨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在综合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本文提出了合理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建议和对策。

  1 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宏观机制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就业率直线上升,超过了本科院校。但长期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很低,很难招到好生源,学生很少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在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的当下,如何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准和吸引力,是广大中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1.1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以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理顺中、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并着力配设一专司中高职教育的行政机构,由教育局统一领导,确保中、高职教育层次紧密接洽,防止中高职人才培养脱节。

  1.2 提高中、高职教育的地位 首先,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信任度。以实践技能培育为主线着力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拓宽其就业前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1.3 加强中、高职之间的对话 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配合国家建立的中、高职衔接统一课程标准,联合举行各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实施固定期限的教学计划。

  2 严格遵循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原则

  专业对口的原则: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层次的学校招生除了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还应该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选拔,择优录取相当比例的中职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院校招生同样除了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之外,还应当招收一定比例的专科层次和中职的毕业生,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沟通,以利于专业学习、技能的形成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目标对应的原则:中职课程设计应该基于相对应的原则,通过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结构与高职课程相衔接。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衔接有两项原则,首先是理论知识不能重复,能力训练不能脱节,二是应该以中职课程为基础设计整套课程体系,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计重点。

  能力本位的原则:能力本位是职教课程衔接的关键点。笔者所谓的“能力”除了涉及基本的专业技术以外,还包括技术与能力组合而成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必须考虑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训练,由此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能力训练体系,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

  分层整合的原则:在人才培育方面,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各有目标,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可以说,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独立。但是鉴于均属于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两种教育形式,中职与高职的延续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中职教育为高职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而高职教育则是中职教育的延续和提升,二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统一出口的原则: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较为开放,生源多,本科与专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标准的统一更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扩散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形式

  3.1 确定主流学制和衔接模式 “3+2”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项目是目前被众多地方院校使用最多的教育项目。通过该项目招收的学生可实行“3+2”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这种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意在打造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因此,在教学上,区别于普通中职教育及高职教育。

  3.2 将四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作为补充形式 加强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将四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作为主流学制和衔接模式之外的补充形式,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并推进中职与高职的紧密衔接、职教和普教的相互沟通。

  3.3 完善学分制 国内现行的中高职学制流程复杂,往往中职院校出身的学生在升学方面处于劣势。比如,部分院校入学后四个学年可直接获取大专文凭,但有的院校四年后只能算是中专毕业生。鉴于此,我国教育界应该建立一套统一的学制体系,根据专业现状统一学制标准,缩减重复的学时或内容,同时以学生为重配套完善学分制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项目。

  3.4 开办高职预科班 高职毕业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中职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彼此的劣势恰恰是对方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广泛开办预科班,与中职院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衡彼此之间的差距。

  3.5 一体化结构类型宜倡导中职与高职校际联合 分段负责是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性,同时可防止高职挤占中职。

  3.6 增进不同结构类型的学生相互交流 允许一体化结构类型的中职毕业生填报同类专业的其他高职院校;允许独立性结构类型的中职毕业生参加对口招生考试成为一体化结构类型的高职学生。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协调,尽可能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学生的交流创设条件,确保中高职柔性接洽。可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要求学生补修没有合格的课程,允许其免修已合格的课程,学分修满后允许毕业。

  3.7 高职院校招收毕业生应该区别对待 外贸英语、文秘等文科专业对操作能力要求一般,可直接招募普高毕业生。但是工科专业对操作技能要求较严格,不建议直接招收普高毕业生,可要求普高毕业生报考前先学习同类专业的中职课程再报考。

  3.8 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现阶段,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可面向高职大专毕业生招收二年制本科生,同时也可面向中职毕业生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推行两种学制和衔接模式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教训,确保本科的主流学制延续下去。   4 深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涵建设

  4.1 培养目标的衔接 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衔接,职业教育中中职与高职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自然有区别,因此,目标明确是首要前提,以免所设定的目标脱离实际影响中高职之间的衔接。

  4.2 专业设置的衔接 现阶段,中高职院校已有各自统一的专业目录,但彼此在设计专业目录时往往忽略了中高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中高职院校对此也没有系统的认知,导致专业衔接相互脱节。而且,中职院校目前的专业设计比较盲目,只考虑岗位需求,而鲜少从整体上做出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策略。中高职院校必须从大局着手,对专业设计统筹安排,以确保专业衔接良好。

  4.3 课程与课程标准的衔接 加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就要实现课程目标衔接体系的合理排序,即指为实现课程衔接的整体优化来设计整套课程体系的排序。这种排序是基于知识与技能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由于知识与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鉴于此,在专业课程衔接方面必须充分考虑二者的关联性。中高职院校在确定基本的专业课程框架后应注意调节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决定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和行进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既使教学以合乎知识和技能内在关系的合理途径进行,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脱节。

  4.4 师资的衔接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重点对各系部教师企业轮训、暑期培训、兼职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师资队伍建设将以“五个能力”为携领,打造出具有教学力、科研力、实践力、社会服务力和职业教育国际化能力的由名师、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新近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的堤坝式教学团队,促进中高职教师结构的衔接。

  5 丰富中、高职衔接教育衔接的方式

  方式的衔接主要是指全日制学历教育衔接与非学历或非全日制教育的衔接。除了中高职独立结构与一体化结构的衔接之外,还可以广泛采用合作办学模式,发挥集团化的优势。此外,通过函授、成人教育等方式,也可实现广义上的中高职衔接。通过鼓励学生报考非全日制的职业院校,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业,也可达到衔接的目的。

  6 制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统一标准

  建立一套利于中高职院校衔接的课程标准,按照国内职业资格认证流程统一考核,区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的职业资格认证,构成阶梯递进的结构,确保职业能力培养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引导社会转变教育理念和择业观念,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新阶段相适应。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5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