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国际上又称“合作教育”。 校企合作实质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作为导向,以“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为基本内涵,以“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模式。纵观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出现“用工荒”以及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双重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的解决,探其原因,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问题。然而,从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 的办学宗旨来看,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以及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两大问题,校企合作之所以成为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办出特色,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合于企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得不选择的一条道路,这是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校企合作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直到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的校企合作才真正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虽然我国的校企合作在经过了十年左右的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长效的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这主要表现为:
(一)校企双方对合作的认识性不足
高职院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但目前仍有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不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是简单地把工学结合等同于“放羊式”的实习,但课堂学习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学生毕业之前的顶岗实习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到相应的岗位上,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也即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与企业实习内容完全脱轨。这个问题反应在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实习、实训和产学合作的定位不清晰,不能很好的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不高,认为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学校才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生的综合能力只和学校的教育有关,所以在这方面,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培养人才。再者,有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缺乏,对开展校企合作也无能无力。在学校方面,有些教职员工却认为校企合作应该由企业来推动,企业应免费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服务,这些因素都成为影响和阻碍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校企合作范围狭窄且仍然属于浅层次的合作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其校企合作的层次及深度仍然缺乏,特别是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依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以及企业的需求,大力扩建实训室甚至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的场所,由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相关岗位的员工一起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努力缩小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的距离。但是,如果学校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无法预期企业支持的力度,只是单纯的扩建实训室的话,其结果是学校始终会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这必定难以形成长期而稳定的合作。第二,目前有些院校只是为了申报、验收或应付检查而与企业进行一些临时性、应景式的合作,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寻求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率而没有考虑到与企业合作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其次,对于双方的合作,出现“校热企冷”的尴尬局面还普遍存在,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就目前来说,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这也是限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不合理等等,这些因素都势必会影响到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三、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现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校企合作双方都应转变思想,提高对于合作的认识
思想到位,才能行动到位。要想合作成功,达到双赢的局面,校企双方都必须摆正思想,转变观念,认识到长效的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而不是其中哪一方努力就能做好的事情。因此,必须从提高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始。其次,要做好加强校企合作重要意义的宣传,这也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者的角色,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以及权威性的校企合作事务机构,与行业机构一道统筹规划,具体解决校企合作事宜,保证校企合作教育行为有章可循。
(二)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作为学校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合作的形式,要勇于创新,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发展的形式都可以大胆采用,比如:第一,加大校企合作发课程和教材的力度,建立校企合作的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带动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设、相关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有助于抓住学生对该门课程以及教材的兴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塑造“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学习情景,由此摆脱传统教材只重理论而忽略实践的束缚,从而推动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综合质量的提高。第二,校企双方应共同建立学生考评标准,共同建立各岗位技能评价标准,按制度、标准共同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一方面企业能够较好的做好自身的宣传,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就业环境打下了基础。 (三)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机制具有引导激励和约束功能,要促进校企有效合作,就必须从机制上进行创新。比如:第一,学校和企业各自利用其独有的优势,寻求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建立起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职教育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第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鼓励企业进行经费投入。在此,学校也应积极配合好企业,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其次,政府部门也应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与法律保障,推动校企双方合作向高层次发展。第三,建立并完善基于校企合作的沟通机制。情感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是保障校企合作长久、稳定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与企业应定期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与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学校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随访,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态度及受益程度,以便在后期过程中制定改进措施。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影响和决定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尤其发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优势,是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第一,严格建立专职教师培训、考核制度,例如定期委派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此作为“双师型”教师考核的必备条件。教师向企业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请教,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这无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二,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等活动。这就要求学校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以支持,例如在职称评定和聘任中对双师型教师给予优先考虑,在经济上定期给予双师型教师以一定的津贴等。第三,大胆引进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将这部分企业人员聘请作为兼职教师,用之所长,将对校内专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市场需要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校企合作必须大力推广,建立校企长远合作的教育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优势互补、互补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潜力,共同推动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655.html下一篇:高职院校晚自习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