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6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科研课题“养成教育视阈下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方法研究”(201301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陶菊良(1980―),男,江苏苏州人,硕士,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学生工作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模式中,各种混乱局面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建立规范的必要。市场经济浪潮中“实惠”主义的不断涌现,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兑现”意识,也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量化趋势和“取法乎下”“底线”模式的扩张,于是出现了各种支离破碎的“制度”和诸如“不许说脏话”的“底线规范”,就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准则也沦为低要求的规则“大杂烩”。德育目标的不断下行和庸俗化,带来了德育目标的“无根性”,而德育内容往往回避价值体系构建领域,对终极价值追求缺乏理直气壮的坚定。这一切最终导致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缺乏针对学生核心价值提升的终极关怀,使得道德实践中的学生,要么选择“漫无目的”的生存式学科学习而备感苦恼,要么选择“伪善趋附”的晃荡式校园生活而日渐麻木,重新思考我们的工作显得理由充足而意义深远。
一、德性――人之根本,教育之基石
面对德性,我们无法回避人性。中国古时就有“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有善有恶、性三品”[1]之说,西方则有“人是一半上帝一半魔鬼的动物”的解释,人的“善恶区分”与“神兽之别”异曲同工,都指向人性的二重性,阐释了“人之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因此,德性可以定义为指向“神性”与“兽性”之间不同比例的“组合”存在,或理解为二者二维聚合成的人格特性。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它的下位概念“优秀品质”来取代德性,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德性的归属时指出,在心灵中有三种东西,这就是情感、能力和品质。在这三者之中,“德性既不是感情,也不是能力,那么它们必定是品质了”[2]。
德性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德性是客观现实存在,影响每个个体的行为。人的生物性与精神性之间的冲突,反映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对立,所有个体都无法回避。第二,德性是超越现实过程,体现个体的现实追求。现实生活中的人需要不断地解释和不断突破生活,德性正是附着在人性中的超越元素。第三,德性是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中介,反映个体的价值取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人而异,有偏重精神生活而表现为崇高价值追求,有偏重物质生活而中庸精神生活表现为利益冲突,这都是德性中介调节作用的外在显现而已。第四,德性具有价值追求功能,催促个体人格塑造。德性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是善与恶的交界,有调节人性与平衡生活的功能,能实现个体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和对生存质量的提升。
二、信仰――人之灵魂,生活之指引
论及信仰,必先阐述人的价值取向。有学者曾将人的价值取向分为三个级态:经验价值取向、规范价值取向、终极价值取向。[3]人的现实生活就是人的价值寻求实践过程,是个体不断变更价值取向的过程,而信仰是这一变更过程的元动力和“内核压力”,“信仰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单独而永恒的方式”[4]。
信仰具有重大的生活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信仰是生活的现实论证。生活中存在利害得失的权衡与内在价值的体现,利益感性而直接,但却将德性还原在本应发展超越的功利层面,只有利益计较的生活使人类形同“行尸走兽”,无法实现“解脱”兽性而成人超越,信仰是成全“人”生活的现实需要。第二,信仰是生活的意义聚合。行为规范和伦理原则无法从德性层面给予自己以必要的论证,德育主体因利益而抛弃规范选择有利于自身解释的行为则是理所当然的,得失权衡的现实生活意义无法构建主体的道德生活。第三,信仰是生活的价值补遗。一方面,生活本身有一个价值内核的建立问题,只有完成生活内核这一上位概念的确立,生活的意义才能为人接受。另一方面,曾一度片面强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德育目标,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之中才有可能。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高职学生最大的德性目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职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他们走上社会后其才能否为社会所用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除培养学生必备的道德知识外,更要重视在内核价值上使学生具有明辨是非、辨别善恶、认识美丑的德性能力。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首次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必然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理论指针。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高职学生最大的德性目标。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社会最大的德性目标,符合德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追求。它通过现实明确是非辨别、美丑区分、善恶界定,通过指引人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现实地把握了德性内涵。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提供了从物质追求走向精神追求的科学路径。通过坚持和反对等价值选择,给学生指明了价值追求的实施路径,提供了现实而具体的方法论指导。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树立了集现实性与超越性于一体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正反、大小、物质和精神等方面明确目标价值,其追求方式也自然成为有效的德育实践目标,对学生的成才意义深远。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高职学生最大的信仰追求
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众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都涉及价值及其取向问题。价值是信仰的起源,但价值无法为自己论证,无法促使人自觉选择高尚的目标进而实现终极价值。高职学生选择价值有其主体性,受个体环境、生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在群体层面实现价值取向的“规定性”确认,是高职院校德性培育的目标。习近平在“五四”视察北大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高职学生最大的信仰追求。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长期主导的价值体系,在社会活动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生理应在价值取向上适应社会潮流。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级政府、各类社会团体、各类行业组织都以正式的形式对意识形态予以倡导、宣传、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高职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继承力量,有责任、有义务传播价值信仰,传递正能量。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聚合力量,传播思想,教育大众的有力思想工具,对社会稳定和舆论指引具有基石保障作用,能保证青年学生的人生航向,促进高职学生成人进而成才。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涵盖了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自然符合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价值方向。
五、生活体验实践――当代高职学生德性培育与信仰养成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培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石的德性,引领学生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而建立德性导“行”,信仰主“念”,以价值取向为内生动力,以价值选择为驱动力。
(一)在生活体验中主导德性理论认知
伦理范畴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对抽象价值的把握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每个人都会对选择做出自觉的价值判断,人们对德性的认知很多时候在潜意识层面就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德性所具有的超越力量不是抽象空洞的,它始终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社会中,通过现实放射自身的光芒。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道德主体对道德责任的践行。[5]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扎根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首先,加强在学生道德实践活动中的理论认知。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除了知性道德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完成实践体验,正如叶圣陶所说,“要有观察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6],在生活实践中完成学生的是非辨别、善恶选择体验。其次,加强在隐性课程教育中的理论认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荣辱观选择过程,发挥课程隐性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找到个体德行依据,提高个体理论认知能力。最后,加强在开放生活体验中的理论认知。生活实践是冲突的源泉,在冲突的现实生活中,高职学生更有机会接触现实的道德认知冲突,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完成对德性辨别,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论认知。
(二)在理性审视中倡导信仰意识
无论是信仰意识的建立还是信仰理念的确立,都要跳出信仰本身体系,从理性思维中找寻倡导信仰的依据。同时,这一理性是对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审思,要与逻辑理性区别。尤其是面对具备独立思维意识的高职学生,他们在追求人文真理时容易跳入“过度理智”的陷阱,而把价值信仰推向“唯心牢笼”。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构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理论体系。任何德行都必须建立在德性认知的基础上,理论知识的储备也必然是信仰建立的第一步,这不仅解释信仰意识建立的必要性,也为信仰意识达成提供了充分性路径。其次,加强信仰意识教育,提升学生内核价值意识。在利益至上大背景下,通过倡导学生理性的自我审视,倡导理性的信仰意识,提升指向终极关怀的价值意识,帮助学生正确思考自我人生,满足学生的心灵信念需求。最后,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庸俗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对人生的未来越发迷茫,导致信念体系的混乱和缺失。在高职德育中,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在学生内心建立共产主义信仰,实现学生自我满足,最终提升学生人生幸福感。
(三)在机制构建中培育环境氛围
德性和信仰的价值范畴属性将德性培育和信仰养成束之虚拟空间这一高阁,人们很难直观地把握它,这使得高职德育过程也难以捉摸。由此,传统德育模式的制度化措施饱受德性要求的质疑,也导致了在德育实践中对信仰培育的忽视,最终造成“无根性”德育。改变价值根源缺失的德育需要构建全面的校园环境氛围。第一,培育具有先进文化核心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文化环境,是作用学生的主导文化,在校园中掀起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信仰,发挥环境育人的基础引导作用,形成教育学生、造就理想的主流文化态势。第二,建构具有集体主义中心的班级文化。班级作为学生在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的主要校园存在空间,积极构建班级主流观念,依托实体班级和虚拟班级模式,发挥班级文化聚合人心的功能,唤醒学生集体意识体系的自我建立。第三,丰富具有时代人文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是学生最聚集、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加强高职院校公寓管理,推进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宿舍文化,为学生建立以真理和科学为中心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社会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四)在实践体验中养成人生习惯
价值取向来源于生活实践,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7]。高职学生的德性培育和信仰养成必须根植于实践生活养成之中。第一,生活实践养成符合德性和信仰的内化机制。把高尚德性与崇高信仰化于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实现德性与信仰的内化,进而实现坚定学生生活信念的目的。第二,在实践中体验容易促成自动化养成,通过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实现明辨是非、决断选择,在生活体验中潜移默化,达到在生活中自动化养成。第三,形成体验方式内化迁移。实践证明实践体验是德性内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符合情境认知理论,十分适合高职学生“学成式”的养成,促进价值信仰的内化。
六、结语
由于对德性与信仰的片面认识,人们陷入了“人不知为何物”“人何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困惑;由于对终极价值标准的忽视,人们迷失于“人不知何为道德”“人何以过合乎理性的伦理生活”的思考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德性培育和信仰养成,不仅要看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要看到终极关怀和精神家园。同时,德性培育和信仰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努力把日常生活体验引向人生终极关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成日常准则,重视学生的德性培育并最终引向信仰养成,进而使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奉行信念、理念,加强广大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养成教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1261.html下一篇: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