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以教学为导向的计算机需求分析
实验室本来就是为学科提供实验研究及教学场所的地方,计算机实验室通常都是以电子计算机作为主要的设备,主要作用就是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提供辅助工具和研究场所。所以,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就是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要培养的是研究型的、理论型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具备更加明显的特质,它要求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行业形势和企业发展需求的紧密联系,重点面向企业进行一线生产高质量人才的输送,所以,在高职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对于学生们流动性和随时性操作的训练,保证合理安排、管理得当、有条不紊,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们都能够在校园中找到工作的感觉。
计算机课程在高等教育当中是学生们的基础必修课,计算机实验则是既要能满足学生们的专业研究,有能够实现全班同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校园内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计算机实验室在每一周当中的每一天都会处于工作的状态,当考虑到专业教学和学生自习的共同应用时,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还要配备机动能力来随时满足各类临时活动和对外合作项目,保证各种模拟实验的预约需求。[2]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近几年的发展当中,校企合作的深度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开始对一些相关的行业需求型人才和企业需求型人才制订了订单式的培养策略,同时也提供了一线企业员工回炉再造的机会,这两种方式实现了交叉并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既能够满足日常的基础教学,还要满足校企合作、企业培训和新技术教育等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二、以教学为导向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
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采购应该以教学为出发点,结合当前的教学安排和需求计划,展望未来两年的可能性计划变动,重点关注到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阶段性需求,然后进行具体的需求计算机操作的班级人员安排和设备配置,也就是说以教学为导向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从一开始就必须与课程紧密衔接。
比如说,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会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对计算机的配置等级有不同的需求,在考虑到实验室建设成本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将基础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进行区分性的建设,在一些基础性教学的环节,和一些针对专业计算机学生展开,但是不需要性能很高配置的课程可以应用配置档次较低的计算机,并保证在三五年之内的软硬件更新换代,而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高的实验性课程,就必须要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实验室,并保证三年之内的计算机软硬件更新。
在实验课程中还需要一些辅助型的设备,辅助设备的选择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标准,一方面应在计算机实验室内配有高性能的监控设施,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对于实验室计算机的监管,也保证学会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上机时间,同时辅助教师监督课堂的情况,避免由于学生们的误操作损害实验室的计算机系统。实训设备以及软件的选择要尽可能地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达到学以致用、学有实用的教学目的,实训的设备以及配套的软件一定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教学需求来选择,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软件的操作,很可能会关系到学生们在日后工作中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一定要保证各类上级系统的一致性。
三、以教学为导向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对实验室高效运转和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充分保障。一方面,学校方应该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和考核制度,让管理有据可依。实验室管理效果也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规章和考核制度才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室主要面对的就是三大群体,一是管理人员,而是授课教师,三是全校学生,所以,应该从这三大方面进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比如说《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维护细则》、《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职责》、《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检测制度》、《学生的上机操作守则》、《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效果评测》、《安全应急预案和意外事故处理》等等,这些都要建立明确规定。让每一个基础到实验室的人都能够职责分明且人尽其责,共同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的健康运行,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伴随着高职院校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需求的逐步提升,高职教师都开始由传统的“甩手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地转化为了“集成教学、管理和监督”的教学角色。在计算机实验室中配备了专门的人才进行各类设备的管理,同时又吸纳了大量的人才进行计算机的教学,专业管理融入专业理论教育,实现了全面参与性的计算机教学,让学生们的上机和实验操作都更具专业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软硬件的更新速度更是超乎想象的,计算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们的实操训练效果,所以,学校必须要定期地对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基础设施的功能性。
结束语
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系统和教学需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应以教学为导向,积极地进行各类更新,保证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过程中不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1276.html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网络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