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创造力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次提出创造力这一概念。但是,由于学界研究的角度和使用的方法的差异,至今,对创造力的概念理解未能完全达成一致。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出有较高价值产品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
二、创造力在高职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一)创造力是高职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按照人才学的观点,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高职生能不能成为人才,关键就看他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如果不发挥创造力,即使他的记忆力再好,掌握知识的能力再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其量也不过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机械重复,无法实现创新和突破。
(二)创造力推动高职生不断地取得创造性成果。创造力使高职生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使高职生的学习方式由模仿性和重复性劳动改变为创造性劳动,进而取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创造性成果的取得,既是高职生主体内在素质优化的外在标志,也是高职生主体提供给社会检验以证实自己是人才的重要凭证,由此达到外在活动的质变阶段。首先,创造力使高职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突破思维定势,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主张;其次,创造力使高职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最后,创造力能够缓解高职生成才中的压力,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三)创造力促进高职生成为高级职业化人才。通过创造性劳动,一方面,高职生可以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从而不断地取得创造性成果,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过来,社会的承认又会极大地激励高职生的创造欲望,进一步调动和激发高职生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其不断提升和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种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创造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取得,不断地推进高职生从最初的初级人才不断地成长为高级职业化人才。
三、高职生成才中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
(一)培养高职生强烈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途径,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并使这种要求内化成他们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愿望。其次,鼓励高职生积极参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实践活动有助于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高职生的聪明才智又会得到增加,从而推动其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拓宽高职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如果一个人只限于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让知识局限在一点上,就难以跳出狭小的知识圈子,就难以把自己的思维延伸到其它领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养料得到借鉴,这样,创造力的发挥必然受到阻碍。因此,拓宽高职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是开发挖掘他们创造力的基础条件。为此,高职院校应在高职生课程体系调整方面努力。比如,将专业性教育与通识性教育结合,使高职生获得更加完善的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读书目录,让高职生有计划地广泛阅读;引导高职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培养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发现和开发高职生创造力的根本途径。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因而,培养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是要重视对高职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训练高职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在实际的创造过程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的,因此也要重视其集中性思维训练。
(四)完善高职生的创造性人格。人格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形式的创造力都包括特定的人格因素在内。其中,创造活动所必需,且与高度的创造性相联系的人格特征通常称为创造人格,也称创造个性。创造性人格集中表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欲望、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并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往往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极大的创造热情等。因此,高职生要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加强对高职生创造动机、创造欲望、创造意志和创造情感的培养以提升其创造性的人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