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要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推动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极具创新性,并且符合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该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性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组织的六个核心要素,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 高职教学组织必须重点突出六个核心要素(六位)
六个核心要素指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性考核。强调这六个要素,不是说其他要素可以不要,而是对高职教育来说,在做好职业活动后,教学组织层面上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并重点突出这六个核心要素,方能有效保证“课程对接岗位”的顺利实现。
(1)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指在职业活动调研的基础上,剖析、确认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是职业操作技能,还包括其他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如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精神、诚信品质、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方面。
(2)职业能力目标:指课程教学要达到的职业能力标准。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将职业能力目标放在首位,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按照“必需、够用”原则来甄别、选择和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目标的原则:一是必须以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为依据;二是必须切合课程性质及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实际;三是必须切合高职培养目标、学生能力素质基础的实际,突出应用性和现场实施性;四是是应按照职业能力需求的不同层次,设定相应的层级层次,以利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
(3)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指实现职业能力目标,由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完成的,与职业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具有明确具体的成果展示的任务或课题。如《电子技术》课中,“设计并制作一个扩音器”“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既是职业能力目标的载体,也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还是“教学做”结合的平台。
(4)职业活动素材:指在职业能力项目训练中所使用的、符合职业活动实际的情境、工具、软件、资料(材料)等。比如,要训练学生完成一个“设计并制作一个扩音器”的项目,就需提供设计的机房、设计仿真软件、电路板、电子器件、万用表、工具等,这些就是完成项目所需的素材。职业活动素材是促使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要素。
(5)“教学做”结合:指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相互交融,结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学做”结合这一要素是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知识巩固和积累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做”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做”项目。“教学做”结合这一要素对老师自身的专业操作能力和指导学生操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6)形成性考核:指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以平时能力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考核为主,构建一个符合课程特点、综合化、开放性考核体系。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知识体系的构成,有其客观的由量到质的渐变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养成,需要经常性的鞭策与激励。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注意力、态度、主动性、对学习纪律的敬畏和遵守程度等;及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参加社会、行业或企业的职业活动的经历及取得的成果,结合课程学习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等,对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要使课程成绩考核成为学习过程中经常性的调动和调整学习需求及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杠杆”。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原则
我国高职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方面的具体要求,最核心的就是“课程对接岗位”。即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或活动对接。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或活动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其前提是必须切实做好职业活动调研,熟悉和掌握岗位(群)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的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实际需求,使课程教学始终与职业活动保持同步。
(1)“六位一体”的基本程式:为在教学设计与实施层面上保障“课程对接岗位”的实现,将上述六个核心要素有机融合,从职业调研到课程考核,涵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全部内容:职业岗位活动调研→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确定→教学模块组合→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训练素材收集→“教学做”有机融合→形成性考核,构成流程顺畅、逻辑严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程式。
(2)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要求: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应遵循“六位一体”基本程式,编制《课程教学方案》和《整体设计报告》。并根据《课程教学方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专业个性化需求分析、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教学思路、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项目教学过程控制(包括训练过程、步骤、方法和手段)。设计完成后,要根据设计编制《单元教学方案》,才能进行课堂教学。 (3)教学设计应具有“可操作、可检验和可监控”特征:可操作,即切实可行,在符合职业能力需求之外,还应符合实训条件、课程性质和学生知识能力基础的实际。可检验,即教学设计的表述必须明确、具体,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模块、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考核内容及方式等必须一一列出,尽量量化细化,不能含糊笼统,不概括性描述,并且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应设定供检验的参数或可展示成果,使课程目标实现与否,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完成与否,可以用预先设定的参数或学生作品进行客观衡量与评判。可监控,即有利于他方(学生、其他教师、教研室、系部、教务处、教学督导)依据教学设计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进度、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进行有效监督和客观评价。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的构建
教学模块构建: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达到某种职业从业能力的要求为目标,将职业综合从业能力分解为若干单项能力,以单项能力作为模块来整合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1)以职业活动调研基础上的能力需求分析为依据。具体一门课程究竟要建立几个教学模块,各模块怎样衔接和联系,首先要进行职业活动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能力需求分析,这样才能使教学模块构建与职业实际紧密相符。
(2)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模块目标要符合职业活动实际需求;模块内容,如能力训练项目、训练素材、支撑知识等,在理念、情境、规程、工具、材料、标准等方面要与职业活动保持一致性;模块的设置和串联要与职业活动工作过程环节相吻合。
(3)满足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需要,与能力目标形成层级对应关系。课程职业能力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单项目标之分,分别体现出职业能力的层级和训练培养的阶段性。因此,教学模块构建要突破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或局限,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需要来整合。每一层级能力目标都应有相应的模块予以支撑,各模块既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又要相互承接和联系。
(4)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平台。每一模块都应有对应的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作为模块目标、内容和职业能力训练的承载,使模块教学能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5)坚持知识“必需、够用”原则。在模块内容组合中,要把职业能力训练摆在首位,重点考虑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训练素材、训练方式、设计手段。知识并非不重要,但应突破学科原有知识体系,根据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需要来取舍和重构。实现职业能力目标不可缺少的知识便是“必需”的,能满足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需要,便是“够用”。
(6)符合工作流程和初学者认知规律。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应体现其工作任务由起始到完结的必经环节和程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逻辑。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知识的认知应有: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精确、由具体业务操作到调研策划、组织管理等内在的规律。教学模块构建符合工作流程和初学者认知规律,方能使学习与工作要素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体系。
4 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1)项目设计的原则:项目教学要有好效果,关键是做好项目设计,怎样做好项目设计,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具有职业实际应用价值。要直接采用专业对应职业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事项作项目设计的素材,不能直接采用的,也要与职业活动高度仿真;二是适应特定职业能力目标的需要和学习基础的实际。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应是工作和学习相互渗透的结合体,要与一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并且难度要适中,应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难度过高可能挫伤学生积极性,过低则没有训练价值;三是要将职业技能训练、人文素质培养、知识认知三者,以技能训练为基础,和谐地统一在项目训练之中;四是数量上充分满足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需要。一般来说,每门课程都应设计一个覆盖各教学模块内容的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以训练和检验课程综合职业能力。还应根据各层级职业能力目标、各教学模块的需要,对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进行分解,设计若干单项训练项目,使每个职业能力目标和教学模块都有训练项目来承载;五是项目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应力求新颖。内容要及时追踪和反馈相应职业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形式要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六是项目内容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2)项目设计的基本内容。
项目名称:应表述为完成何项工作,如“设计并制作表决器”。
项目任务(目标):即项目工作内容和标准。应设定具体的情境、条件、参数,使之明确、具体、可检验。如上述项目的任务描述:“某体育比赛设3个副裁判以及一个主裁判,主裁判的裁定计2票,副裁判的裁定每人计1票,请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在多数票同意得分时,电路发出得分信号,并利用所给元件制作出表决器”。
项目拟实现的课程目标:通过本项目训练,学生应具有何种职业能力,应掌握哪些知识,应一一具体列出。
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包括项目实施的环节、步骤:各环节、步骤的工作内容、训练素材以及组织方式、教学手段。
项目可展示成果:学生做完项目后得到的作品(产品、文本文件、软件、电子文档等)。
考核办法:明确项目训练过程及成果的评审考核办法。
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在上述设计基础上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作为项目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一般来说,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是在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时同步进行的,其实施方案应体现在《课程教学方案》和《单元教学方案》中,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因其完成时间比较长、过程环节比较多、训练素材比较复杂,所以除体现在《课程教学方案》中之外,还必须单独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3)项目教学过程控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训练准备:准备好项目训练所需的训练素材。
任务告知:向学生告知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分组安排:有的项目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有的需分组完成。如需分组完成,便要根据班级人数、学生个人能力、性格等因素综合考虑,根据互补原则划分小组,确定组长。
编制计划:组长带领组员共同讨论,编写项目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
项目实施:学生在教师引领和指导下做项目。可根据项目的难易或复杂程度,分别采用教师提供样本,学生依照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操作要领,然后学生操作;教师示范,学生试做,试做后讨论归纳技术和知识要点,然后再做再归纳等。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发挥的时空,又要实行有效监控、指导和督促。
检查考核:项目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作品进行检查考核。考核要坚持预先设置的标准。倡导学生自评或互评,培养自我发现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项目总结:项目总结是项目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应从思路、技巧、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或点评。使学生明确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路、各训练环节的重点难点及其最优解决方法,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有条件的,应组织项目成果展示会,使学生既能博彩众人之长,又能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基于工作过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学与职业实际紧密结合,缩短了“学用”差距;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教学内容载体和“教学做”的平台,并直接采用职业岗位任务和职业活动素材作训练项目与训练素材,从而地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融合;课程考核以训练项目完成情况为主,从而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客观验证。可见,基于工作过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107.html上一篇: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