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1 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的综合性人才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而能够操作计算机又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但国民在计算机的使用技能上差距依然很大。曾经有位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展示出一幅漫画,漫画大体旨在表达,计算机技术正在大步向前迈进,而教育只能紧紧拽着计算机技术的脚后跟跑,由此提醒我们,教育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以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尽管我国高校的所有专业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但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岗位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计算机课,计算机教育依然存在缺陷,如何把我们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建设,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实践能力,是我们从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要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实践性与创新性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提出情景式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办公软件的常用操作基础上,精心设计出一些情景,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各个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掌握以后工作中需要的各项计算机应用技能,为以后走上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是按专业分类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根据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知识制定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完成两个层次的教学:一个层次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教学,旨在了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另一个层次是结合专业课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计算机在本专业后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也应根据不同专业,对应选择与不同专业适合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专业施教”。
二是分层教学。在新生入学时应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测试,便于了解新生入学时已有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把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分班分级教学,把同一计算机水平的学生划分在同一班级进行教学。对于测试良好的学生,在中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好和已经具备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生,可自由选择是否还需要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测试中等或者及格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高的知识,或者学习其他计算机技能;对于测试不合格的学生,学校就必须强制要求其参加该课程的学习。
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抛砖引玉把必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然后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手把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最后设计一个综合性高、难度高的实践内容让学生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站,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答疑与下载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网上答疑、作业提交、在线测试等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时的交互,实时讨论,求助解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型、学习记录以及答疑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因材施教,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答复。
4 小结
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众多专业的融合丰富了各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这种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要求日趋强烈。因此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教育就更加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由实践情景构成的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学习行动体系,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学习效果,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108.html下一篇:高职英语实践性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