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一)计算机教学在各专业中的定位不够清晰、准确,甚至模糊
众所周知,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遍使用,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计算机教学很自然的进入了全国大中小学的课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学府,自然也要求所有专业必须开设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为代表的课程。但因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教学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从而忽视了对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在专业培养中发挥作用的研究,导致计算机教学都是千篇一律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和现代办公室软件的使用,没有清楚、明确的指出计算机教学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二)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千差万别,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大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千差万别[2]。从生源结构上讲,既有中职生、普高生,还有三校生;从录取方式上讲,既有单招生、统招生,还有特长生。他们来自不同类型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不同,有的学校可能已经开设了较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有的学校可能还没有开设过类似的课程。同时,不同录取方式录取的学生学习基础又参差不齐,导致了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同学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而有的同学则还没有入门。
(三)计算机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
计算机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往往还是以老师讲解为主,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用记忆的方式来掌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还是比较简单,虽然能够运用简单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但是大多的多媒体课件任然是教材的翻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任然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不能灵活的创新。
(四)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在设置计算机这门课程时,因定位不够清晰和准确,导致其考核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考核模式单一,基本都采用看似是理论知识加实践操作,实际意义不大的考核方式。因为他们理论知识的考核往往围绕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来,大多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实践考核也仅仅是围绕日常的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与专业所需的实践能力没有联系。这样的要求使学生觉得学习计算机对于自己今后的专业技能培养失去了作用,甚至没有联系,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五)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自我约束力不强,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学习兴趣不浓
现在的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总体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一般,学习兴趣不浓,加之社会及环境因素的诱惑,往往不能有效的低档和合理安排自身的时间。却因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等,对他们的要求严格,他们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很少,大多时间还是被迫呆在学校。进大学后,开放式、以自我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为他们接触外界新鲜事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们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结交朋友、接触新事物等,同时因自身约束力不强,往往使他们不能合理安排和利用自己的大学时间,学习兴趣不浓,影响他们学习的效果。
(六)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再教育和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担任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老师基本都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是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各专业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计算机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需要进行。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除了需要掌握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基本知识,这样才能使计算机教学能更好的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二、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
(一)认真分析,明确计算机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高职院校是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编写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该明确人才培养总目标,并开设为之支撑的相关课程。计算机作为现代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新型工具,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因各专业的差别,对计算机的应用和知识的需要程度略有不同。这就需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认真分析,明确计算机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该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明确指出该专业对计算机软件知识、硬件知识和相关工具使用的需求程度及范围,要求计算机课程教学教严格执行。
(二)分层教学,充分调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学生生源层次、生源结构和录取方式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差异大。如果把他们都放在一起,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计算机教学,势必为造成基础较好的同学觉得要求过于简单,学习没有意义,甚至没有兴趣学习,不愿意学[3],他们上课就讲话、玩手机、开小差等。相反也让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感到学习困难,听不懂,跟不上等,导致他们最终不愿意学或放弃学等。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刚进校就进行一次统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的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他们分入不同的班级进行计算机教学。让他们在学时数、学习内容和侧重点的安排上各有不同,从而满足广大同学的学习需求,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计算机教学为专业知识的教学服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灌输式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计算机教学中还应突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以及如何为该生学习后续课程和系统的掌握所需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对自己学习后续课程、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量多使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在听案例和完成各类任务中很自认的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避免了靠死记硬背为主的学习方法。
(四)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考核和操作过程考核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的考核理应不同。不能再把所有专业放在一起进行统一的考试和考核。因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共性,但也因各专业的差异导致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范围有所区别,在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时可采用1+X的模式。1既计算机常用知识,这是作为提升大学生素质所必须掌握的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X则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同而设计的不同考核标准和方法。同时在考核过程中,还应该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相反应该更加突出实践部分的考核和平时操作过程的考核,这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改善学生实习实训条件,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我们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已经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备保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阵地,更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4]。然而学生因生源结构等因素,大多同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风气欠佳,尤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训环节重视不够,大多喜欢利用实训时间聊QQ,打游戏、看电影、浏览网页等,缺乏学习兴趣。只有不断改善实训条件、正确引导(下转第169页)(上接第163页)学生学习观念、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教学效果
(六)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各专业相对稳定的计算机教学团队
计算机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不同,要求担任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必须适应各专业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之更好的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因各专业的特点,对计算机课程任课教师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计算机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还需对任教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相关知识熟悉和了解。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提出了再教育和再培训的要求。任课教师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再培训和教育,才能在教学中为该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高职院校应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进行分组,让他们相对稳定的担任部分专业大类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任务,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又可以节约教师再教育和培训的成本,还能让教师有充足的精力去研究该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使之能更好的为该专业人的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已经占据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各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
如何使计算机教学更好的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已经成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改革,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197.html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网上创业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