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无法得到增强。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真诚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环境,使其具备创新品质,并根据学生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例如,新接一个教学班时我坚持和学生这样介绍自己:“我愿意帮助你们解决数学问题,更愿意帮助你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愿意做你们的良师益友!”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毫无生机的课堂教学不光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厌恶老师,更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以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以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以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如教学“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每人准备一支笔和一本书,自己动手尝试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共有几种,三分钟后大家一起总结。”此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创设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上。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感受新知识的产生
通过直观操作,既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直接操作实验研究数学规律,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培养良好的研究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问题时我经常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则更容易教授新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4.注重生活应用,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实践数学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能够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立体几何中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关系时,列举大量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在介绍点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注意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利用异面直线解决高架桥的角度问题;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解决建筑问题等。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身高、体重、视力等;保护动物、收集废电池等环保问题;经济问题;净胜球问题;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等,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感受数学与自己的联系,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认真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育氛围,积极寻求开放、生动、变式的课堂教育模式,认真实施诱导、鼓励、赏识、欣赏等教育策略,使学生以最佳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335.html上一篇:浅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日常培养
下一篇:高职类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