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构建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上要坚持立足于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专业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分析,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构建以职业岗位的应用性、整体和综合性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印刷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我院印刷技术专业为国家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骨干示范专业。近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院级重点专业、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骨干示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良好契机,以“学训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先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了印刷行业对印刷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印刷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职印刷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需具备的印刷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如下表所示。
表1-1 印刷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印版制作基本能力
2.胶印机操作能力
3.印刷品质检测与分析能力
4.印后加工成型设备操作能力
5.印刷业务洽谈能力、工艺设计与编制能力
6.印刷机维护、检修与管理能力
7.数码打样、数字印刷机操作能力 1.沟通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
2.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3.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
4.敬业爱岗与吃苦耐劳精神
5.健康的心理与坚毅的品格 1.工作计划编制、决策与执行能力
2.新工艺、新技术学习能力
3.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4.信息搜寻、获取能力
5.自我保护与安全隐患处置能力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印刷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通过与省内外的实力规模印刷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以能力递进为主线、以工学交替为手段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全面提升。
按照学生认知和能力形成规律,科学设计三年培养计划,落实产学一体化教学车间式印刷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教学车间,由第一、二、三学期的“学中做”过渡到第四、五学期的“做中学”,最后提升到第六学期的“学做融合”(实行完全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中,以“做”为主线,从印刷基本任务入手――围绕较简单的典型印刷项目进行训练――分工协作完成综合项目――企业实际项目顶岗实践。通过四年连续强调“做”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包括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综合技能三大能力要素。如下图:
表1-1 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岗位基本技能 是指学生从事印刷技术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印刷材料性能检测、纸张适性调整、颜色混合、印版色别鉴别等单项操作技能,一般以课程实训或实验的方式完成。如在“印刷材料”“印刷色彩”等课程中开设了相应的基础技术实训项目,主要在校内建有的基础实训室完成,通过课程单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工艺流程中的基本技能。
(2)岗位核心技能
印刷技术岗位核心技能是按照学生初始就业岗位及岗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来设计。通过设计模块化的专项技能实训项目,从简到难,从相对孤立到相互融通,如理纸、调墨实训、印刷机调节实训、印刷机维护保养,单、双色印刷实训、四色印刷实训等,到培养学生在一个或几个岗位上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使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3)岗位综合技能
综合技能是为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升专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设计的。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系统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从职业者成为行业专家打下基础。
2. 实践教学运行体系
印刷技术专业以“学训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先导,构建以能力递进为主线、以工学交替为手段的“三阶段五循环”的专业实践教学运行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内涵如下:
“三阶段”:即以岗位能力为标准划分教学实施阶段。岗位能力依据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分为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和岗位综合能力三个能力递进阶段,由此教学实施将三学年六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
“五循环”:即实施五轮校企交替循环。
第1个循环――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教学时间设在第1个学期。此阶段学生在学校内学习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在最后一周安排学生到印刷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实现专业认知的“工学交替”。此阶段完成岗位任务的“点”实习。 第2―4个循环――培养学生岗位核心技能,教学时间设在第2―4个学期。此阶段依据本专业的核心岗位,分别进行3个循环的“工学交替”,即前14周在校内一体化教室和实训中心采用“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后两周安排学生去印刷技术相关岗位进行企业现场协岗实习。此阶段完成岗位任务的“线”实习。
第5个循环――培养学生岗位综合技能,教学时间设在第5―6个学期。第5学期前8周在校内印刷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以印刷项目为导向的印刷生产能力培养。8周之后到印刷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专业综合技能与实际工作融为一体,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轨。此阶段完成岗位任务的“面”实习。
二、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保障
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主要由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教学管理等要素组成。由于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突破了常规教学的时空限制,必须探索一套新型的管理模式,加强过程管理。一是要真正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同时,要围绕完成职业能力目标和要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共建,建立能够完成多种实训项目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此外,要加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的建设。
我们的做法有:一是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二是与企业共同建立协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设计规范的作业文件,确定协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的考核点(如:学生的出勤率、工作效率、业务操作的水平和熟练程度等),明确考核办法和责任人,做到在管理上有措施,制度上有保证。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体系,引入行业标准,强化职业资格考核。四是加大力度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主要是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337.html上一篇:高职类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