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高职院校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距离。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引起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革命,对高职院校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这个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谨慎审视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适应教育信息化,更好地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服务。
1 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1 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文字和图形、表格等形式呈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欠佳。而以高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技术教学,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计,使得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多媒体教学可以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再如优秀的课件可以通过磁带、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远距离传输。教育信息化对高职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为培养高技能型学生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教育信息化对每一所高职院校、每一位高职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育的信息化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缺乏系统规划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稳步地推广和深化,那就需要高职院校将信息化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要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规划联系起来,要求做到投资上要力求平衡,技术标准上要力求统一规范,各个高职院要互相学习和整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的高职院校,在推广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只看重眼前利益,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突出,如对硬件投资力度加大,对软件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如笔者所在学校的物流专业,物流专业经常有省级、国家级的技能比赛,应对各类比赛需要相应的软件做支撑,一套软件动辙上十万甚至更多,但学校却投入很少,一到比赛经常就跟不上形势,当然也拿不到好的名次,因此校园网络硬件效益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再如在应用软件上缺乏有效的管理,经常使信息数据难以达到资源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很难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其应用效率和准确性大大降低,同时也为网络的有效管理增添了莫大负担。
1.3 教育信息化的能力较低
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还很难应对这个战略选择。具体表现为:将教育信息化应用到课堂教学的能力相对较弱,将教育信息化应用到教研科研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要将教育信息化很好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高职院校教师应对自己的角色特征和教师的作用、职能进行改变,如果高职教师不能转变观念,及时调整、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将难以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的教书育人使命,更难以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2 主要对策
2.1 提高认识,树立教育信息化观念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让高职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还没等到学生学会就已经被淘汰了。所以高职老师应树立教育信息化观念,在教育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传授,使高职学生成为会学习、能学习、善于学习的人,能够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笔者认为树立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是高职教师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前提,更是与当代教育发展保持同步的重要表现。
根据心理学相关原理,一般行为源于人的思想观念,因此,高职教师能否产生良好的教育行为源于教师拥有怎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教育行为,不断进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发展巨大的改变,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也大大增加了,同时高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这一切的改变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树立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较好地实现探究教学、合作教学、个别化教学。然而,这一切效果并非自然而然就能达到。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进人课堂后,教师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
2.2 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此能力是人最基本的信息素养。二是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作为高职学生应具备解决信息时代所面临的一切新问题的能力;三是交流信息的能力。如果高职学生具有这三种能力,那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信息素养和能力了,高职学生也就能够有效地、自主地开始学习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和扩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而教师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自然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为了尽快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培训,高职教师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充分利用大学城空间进行课程空间教学。
2.3 加强培训,提高高职院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走在教育前沿的高职教师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如何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更好服务教育教学?如何不让自己被淘汰永远站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笔者认为这是每个高职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每位高职教师要强化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学习与实践,使自己的各项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的能力,笔者认为不断提高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对高职教师的再教育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是专业知识的培训,专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另一部分是信息技术的培训,高职教师应掌握FLASH、图像处理、音频文件、PPT等软件的使用,尤其是大学城空间的运用,这些需要教师参加相应的培训才能更好的掌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通过开展这两项培训,提高了高职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使高职教师学会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开展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高职教师若想在教学和科研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再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高职教师加强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或通过在职或脱产的方式进行系统学习,获得硕士或更高学历,或借助互联网进行远程学习,或参与教育部门或企业举办的高层次的培训活动,或进行学术交流等等。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对教师的再教育培训给予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
2.4 加大软件投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
一般高职院校为了吸引生源,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会大大增加,其实摸不着的软件资源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硬件是基础,有良好硬件设施做支撑,还有相应软件资源相配套,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软硬件的综合效益。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更要利用软件资源的优势,利用教育信息手段将本院校的精品课程上网,实现资源共享,而高职教师应利用这些共享资源进行、消化和吸收,为自己的教学增光添彩,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实现软硬件的综合效益。
高职院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整合资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一是硬件建设要立足实用,适度超前。教育信息化所需硬件更新换代快,因此在相关配套设施上,既要立足本校实际需要,增强实用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设施设备的选用上又要适度超前。二是软件建设要集成共享。像校园一卡通、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多媒体教学平台等一些应用软件,如果学校技术力量不足,可采用和供应商联合开发的形式得以集成共享,但一定做到要面对未来,采用规范、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实现数据共享,最终建立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集成平台。
总之,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不断深化中,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一影响深远的变革进程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面对诸多挑战,高职教师应积极应对: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学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并重视再教育的培训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化,高职院校教师还会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应密切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395.html上一篇: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调查和培养研究
下一篇:美国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