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32-02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发展的速度,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特色意识以及质量意识也在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具备专业技能型的人才,通过基础的课程理论知识与职业的资格标准的岗位能力进行有效的融合,即产生了“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方法,将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技能充分的融入到平常的课程教学中,逐渐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水平,为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概述
(一)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具体含义
“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具体含义其实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全国性的各种类别的技能等级证书、资格证书等各类级别的证书考核以此来代替高职院校以往的自行组织的对相关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学生通过参加这些考试,除了能够拿到相适应的登记证书之外,还可以获得该课程的考试成绩,使学生的成绩不会因为受到任课老师因素受到影响,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实施意义
高职院校通过”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实施,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明确和确定,在学生当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使那些抱着侥幸心理依赖任课老师对课程考核进行划分重点的学生能够改变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系统性的全面复习。与此同时,任课老师也因此在此过程中对于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的仔细研究和钻研,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改进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也可以对此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建设,使学校能够真正的实现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与监控,使教考分离得到真正的落实。而学生通过参加相关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所组织的技能型统一证书考试,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公正、科学、客观的技能评价,这对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根据高职院校所拥有的不同课程对其特点以及性质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无法对进行考核的方式、类型以及方法进行合理适当科学的选择,无法确定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在课程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导致了考核的结果不具备应该具有的科学性;2.由于授课的教师多少会存在一些随意性表现在出题考核以及阅卷的形式上,使得课程考核缺乏应该具有的权威性,无法受到学生的关注和重视;3.由于进行课程考核的内容普遍存在着片面性,虽然现在有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试题库的优化建设,尽可能的采取教考分离等方面的措施,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考核的内容始终无法与社会所要求的职业岗位的内容相适应,使得考核的内容充满了片面性;4.很多时候,高职院校在进行考核时候,通常都是在各个过程中进行自己组织实施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考核出来的结果缺乏科学的可比性。
(二)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现阶段的职业能力要求的具有职业专门的能力以及职业关键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了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态度几个主要方面的能力,采取“以证代考”课证融通考核其实也就是对学生的职业专门的能力和职业关键的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通常情况下,职业专门的能力主要是指在完成专业的工作任务时应该具有的专门的技术能力,其考核的核心就是职业的专门技术,在进行职业专门能力教学的时候,要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为主,加上基本技能课程以及综合性的技能课程,充分的融入证书培训课程与专业任务课程,可以通过进行资格职业证书以及技术等级证书考核以此来代替课程的考核,对于一些特定的岗位,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一的证书考核。而职业关键的能力主要包括了学生的跨专业、跨行业、跨职业所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不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而必须拥有的综合性基本能力,主要分为学习、工作、创新三方面的能力,其主要的考核是通过对通用的技术课程进行考核来实现,比如英语、应用写作、计算机的文化基础、普通话等。这些可以通过实现劳动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所组织的相关证书的考核来代替高职院校自行组织的相关考核。
(三)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的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了:1.使标准学习得到真正的落实以此来使教学目标实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2.对于学生的入学推行高职单招,使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对于具有突出技能的给予加分或是免试录取,提高学生入学的起点;3.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建立和完善一套职业技能型比赛的制度,使学生在技能比赛中不断的获取学习的动力,促进自身技术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4.国家应该建立和完善一套具有国家级权威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学院,对于各个行业的岗位职业技能进行完善和提出相关的培训目标,使“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实施具有依靠性,使相关的等级考试证书更具有权威性;5.高职院校中的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匹配的高级职称,对授课教师的观念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变,大力的提倡实践教学,加强授课教师的综合性素质水平。 三、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实践
(一)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践的主要做法
通常来说,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践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改修正,将培训取证纳入到教学大纲中去。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除了要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充分的结合之外,还要对各个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在教学的内容上进行相适应的改革,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而取得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将考证体系融入教学计划中。在构建各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充分的将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进行考虑,要将职业能力作为核心重点,通过以就业、技能为教学目的构建需求性的课程体系。3.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充分的融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实训力度的加大,对于一些验证性的试验可以适当的减少,对于创造性、工艺性的实践要进一步的加强,以此来增加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也通过对综合性的实训考核取代传统型的试卷考试。 (二)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具体实践
“以证代考”不是简单的就是“证”和“考”之间的结合,而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措施方法,这是需要高职院校内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与相关的教育部门、组织考试的机构一起协作开展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职院校对“以证代考”的大力支持以及重视是一个根本的保证,而组织考试的机构对于“以证代考”的实施是属于一个必要的条件。以大学英语和计算机课程两门课程来说,《大学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两门课程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中是属于基础课来的,与这两门课程有关的职业等级证书却是非常的多。特别是高等学校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全国计算机的等级考试在高职院校里来说是最有广泛影响力的两种考试。这两种资格等级考试证书在全国来说都是有效可用的,并且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目前很多的用人单位都将这两个证书对应聘者的英语综合能力水平以及计算机应用水平作为考核的标准,基本上我国的每一个省份都会组织这两个证书的考试。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从这两门基础的课程入手,将这两种证书考试的成绩来代替该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的与实践相结合,寻找出路、不断的总结经验,逐渐的向专业化的课程进行实施。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保证考证所需的内容必须在正常的教学课时内完成,避免授课的重复性,节省时间。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等级考试所学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充分的满足和配备,如果没有必备的条件设施进行保证,那么“以证代考”也是难以进行执行的。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对于学生的考证取证率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还能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定,从而提高了高职院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具备专业技能水平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竞争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