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研究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有关高职外语教学或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近十几年来取得的。据胡军、朱雷(2011)的《高职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现状与思考》一文的统计与分析,截止至2010年,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高职外语研究论文仅10篇。可见高质量的高职外语研究成果数量偏少,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缺乏对研究重点和热点的关注。而探讨高职外语教学本土化的成果更少,主要有:梅丛霞(2009)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本土文化教学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刘校辰(2012)对教学中本土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曾嵘(2012)就新疆高职院校现行旅游英语课程教材内容及使用情况做了调查分析,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针对本专业的教材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旅游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迈出了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研究较有实质性的一步。
二、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
1.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理论与特征
本土化又称为本地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是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地说就是要入乡随俗。而这里的环境不单指地理环境,亦可指人文意义上的环境、人文特色。从本质上讲,本土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互动过程。此过程中本土元素通过对异域元素一系列优选、优化的步骤,使外来成分逐渐适应和顺应本土系统元素。其间两者彼此发生着异化和同化的互动,也即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角逐与对抗,且两者始终存在着,直至一方完全被同化或异化。如果异域元素呈现优势,本土成分则可能有逐渐被异化的危险;而本土元素呈优势时,外来成分则逐步被本土元素吸收并同化。但无论如何,本土元素的存在意味着本土化过程的可能。
从本体论来看,英语教学本土化既包括适应高职“教情”和“学情”需要的高职特色化过程,也包括适应本地环境要求,符合本地“地情”和“校情”的地域化过程。因而,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本质上是指英语教学一方面要符合高职特色,另一方面也要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技能和实践教学,重视工学结合和岗位技能的培养,注重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因而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过程必然是上述方面地域化及特色化的全面释放。
一方面,根据后现代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理念,我们在本土化改造过程中,既不能对西方外语教学法进行简单的复制,也不能进行机械的拼装,而是对其正确取舍后,将其与那些我们已经掌握的、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成熟的外语教学法在合理优化的基础上再创造。因为本土化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避免思想上的盲从和教条主义,并克服行为上的拿来主义,使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增强外来理论在运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并发展其先进性,使之在新的国度里焕发出新的活力(龚海平,2005)。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发生论、本体论、实践论、方法论、本土化和多元化等多维度,探讨高职特色英语教学理论、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考试方法等。从发生论和本体论而言,高职英语教学并没有普适性的规律可言,本土化过程本身即英语教学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适应地方环境而必然发生的现象,但教学的本土化需求并非高职英语教学的本体存在,需发挥相关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彰显其成。从方法论看,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的问题是如何“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问题。外来理论经过了解和鉴别后,根据自身需要合理优化,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本土化筛选过程,大胆引进有益成分加以改造和创新。因此,西方外语教学法本土化改造的前提是大胆吸收和充分利用其积极和有益的方面。换言之,由于本土化意味着适应当地环境而变化,因而,本土化意味着引进西方外语教学法要根据中国高职的国情、高职的教学环境特点,积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开展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方法(周亚君,2007)。具体到本省、本市、本校来讲,则意味着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本土化改造的最高境界即个性化,而个性化即多元化的表现。个性化和多元化既是课堂外语教学的需要,也是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侯金香,谢鹏璇,2011)。
再者,本土化是相对于全球化和国际化而言的。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英语教学全球化是由英语的“世界性通用语言”所决定的,英语教学走向全球的同时也会本土化。英语教学的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一个不争的客观现象。从语言教学自身的规律来看,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本土化”语言教学理论、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考试方法,有其独特的本土文化、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母语的“迁移”干扰。每个民族都会基于自己的文化和习得传统去对待和接受外来语(刘友桂,何高大,2010)。因此我们应从本体论、实践论、方法论、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角度,用全球化的视界和后现代外语教学发展观,去理性思考高职特色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特征、规律和方法问题。
2.高职英语本土化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语言教学必须清楚语言的本质和语言学习的特点,因而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的实现必须探讨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的特点、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本质区别、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的重要因素。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的本质是符号系统,是人类赖以交际和交流的工具。高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对如单词、词组、语法等语言系统符号逻辑记忆能力的培养,注重对语言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发生学和现象学的观点看,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理解记忆表达的过程,其特点是语言学习受环境的影响。这表现在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过程的本质区别。母语习得可依据母语环境自然实现,而二语习得必然受母语的正负迁移影响,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采取本土化的策略,结合本土母语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可见,高职英语教学必须结合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学习习惯,形成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策略,制定出不同地域或群体对交际的不同要求。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改革设计时,必须以英语教学“史”为线,以“全球化与本土化”为轴,综合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高职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轨迹,梳理和归纳出符合本土实际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甚至考试方法等教学体系中的系列问题,制定符合本土需求的交际策略,形成本土特色,避免教学模式的千篇一律和人才培养的千人一面。
同时,我们应结合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强调学习者英语学习理解记忆和表达等内部因素的影响,重视语言学习外部环境的作用,从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通过外语教与学方法本土化理论和概念的自主研究,采用本土化的策略探索符合国情、教情、学情的外语教学本土化规律和方法。
我们应该基于高职英语教学本土的实际,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运用后现代英语教学的一些先进理念,如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学生为中心等,使其尽快顺应并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的本土系统元素中去,从而确保在理论上创新可行、在实践上可操作有效。
三、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延续传统本科的教学模式,经历了从重“读写”轻“听说”的哑巴式英语教学向重“听说”的交际教学法的转变。但高职培养目标与传统院校的目标是不同的,它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技术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转变,引导师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和单词短语的分析,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培养。但这种国外教学方法的照搬在实际应用中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等问题,导致在实践中存在空谈理论无法应用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没有采取本土化的教学策略。不可否认,外来理论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和教学研究带来了大量启示,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实际情况也存在着相关性,但是我国外语教学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却是外国语言学家难以体会的(杨敏,2010)。
因此为了实现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目标,我们必须采用适合高职实际的多元本土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高职英语本土化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上述思考,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笔者学校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与改革实践,设定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比较与对照,进行了教学观摩、师生访谈及问卷调查等一系列研究。
(1)调整教学内容。教材及使用的授课材料尽量采用具有本土特色的语言文化材料,关注语言、文化、思维差异,尤其是个性化差异,如情感上的、文化上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环境因素上的、认知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增添了中国特色的英语学习主题,如中国历史故事、汉语成语故事、中国名胜景点、广东民俗民风、饮食烹饪等,并对照英语文化相关内容同步教学,实现中西文化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采用符合学校实际的“2+1”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的需要和专业需要,强化学生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学习,突出学生岗位实操能力的培养。如组织学生到广交会、美博会等涉外展会实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本土化能力充分拓展。又如利用本土的资源优势,建立本土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邀请企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企业量身定做,订单式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实现真正的本土化。
解构与反思传统的教学范式,通过师生双主体的平等对话和互动,阐释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重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用合适学校环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重视教与学双主体的平等互动,避免中国语境下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与社会认知等等的二元对立,从而促进学生多种能力和谐发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3)改革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亦根据实际采用适合本课程特点的评价方法,通过调节教学过程与主体的教学评价取向,采用适合本专业、本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和考试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符合本土实际的操作技能学习。
经过一年多的跟踪访谈及教学观摩研究,课题组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知识结构和语言素材更加丰富,英语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显著提高,表现出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明显优于非实验班。而后,课题组对该教学实验相关的教师和实验班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39份。
收回的有效问卷中,66%的人对问题“您对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有无了解?”和问题“您认为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有没有意义?”的回答是肯定的,表明大部分人了解本土化教学,并认为英语本土化教学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仍有34%的人对本土化并不了解,表明本土化教育理念及其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
关于问题“您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增加本土化的内容吗”“平时英语学习中,您是否经常遇到本土的内容无法用英语表达情况?”“课堂上教师是否经常用英语介绍本土的地理历史或人文知识?”“你对什么样的本土化内容最感兴趣?”,95%的人表示应该增加本土化的内容,78%表示经常会遇到本土化的内容无法用英语表达,而67%的人表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加大本土知识的英语输入。这表明本土化教学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盲点,亟须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而对于“对什么样的本土内容最感兴趣”的问题,80%的人倾向于文史、科普及娱乐等通俗文化知识。当问及“本土化及非本土化哪个更适合学生英语教学”时,72%的人表示本土化更适用于其英语成绩的提高,认为本土化英语教学更能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词汇、阅读及综合知识方面的能力,并认为本土化英语教学与非本土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材、教法及教师的不同。
四、小结
总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对高职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特征、规律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基本了解,对在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下就如何形成本土化特色、重构本土化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高职英语教学的本土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建立高职本土特色的教学体系,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本土化各元素的互动或对立关系,创新高职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形成符合本土实际的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合格的高职英语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