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合唱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
由于研究需要,本人向高一四个班级发放了184份关于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与合唱认识的问卷,统计后发现:9%的学生认识简谱,19%的学生接触过合唱训练,79%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仅2%的学生喜欢艺术歌曲。数据显示了职高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合唱知识概念的模糊。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合唱中着重培养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知识能力。在合唱教学中狠抓乐理基础,让学生迅速认识简谱、五线谱及各种音乐记号。
2)、培养学生视唱能力。在合唱训练中,学生从单旋律简谱视唱过渡到简单得多声部旋律,结合音乐记号,通过看、记、唱、背等多种手段提高视唱能力。
3)、提高学生音准能力。在合唱排练时,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唱自己的所在声部,熟悉旋律,把握音准,注意旋律的连贯性和节拍的准确性。针对音准问题本人对学生进行了以下训练:
⑴音高准确训练。音高的准确是唱好合唱的基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合唱训练中也进行了特殊训练。首先多听,在良好的听觉基础上进行音高演唱练习。首先是自然音阶,接着是几种关系的音阶练习,例如三度音阶练习。最后演唱有临时升降记号的旋律。这些练习可以 先跟琴练习,后自行演唱。
⑵节拍与节奏的训练。首先要掌握好典型的节拍(如:2/4、3/4、4/4、6/8…等)相对应的强、弱和速度等节奏的要求。对于节奏较难的歌曲,或较难的节奏型,可以先手划节拍把节奏读出来,然后再进行歌唱,开始时可以唱得慢些,熟悉后再以正常速度唱。
二、合唱教学培养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
合唱训练是团队合作和集体参与的艺术活动,在训练中,学生能体会到合作精神所带来的巨大快乐和喜悦。合唱不是一个人的蛮干,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音乐需要弱声的时候学生要懂得控制音量和气息,需要强音的时候学生要懂得把握兴奋与激情,每个成员在演唱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却又保持着统一的表情和状态。在混合的音响中学生享受着合唱带给人与人之间的亲和感、协调力。在合唱教学中,大量的优秀作品,是音乐与文学、历史、民族意识的完美融合,它们不仅向学生传达着音乐美,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文化素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能正确分辨真善美,懂得用科学的方式去诠释作品、理解作品。在演唱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合唱曲目时,学生的激情被点燃,深刻地挖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爱党爱国家成为内心迸发的火花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三、在合唱教学中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曾有人说过“会唱歌的人是美丽的。”在生活中也不难发现,懂得唱歌或者懂得欣赏音乐的人都是充满自信的,正是这种自信让他们看起来如此美丽。初次接触合唱教学的很多同学都有胆怯的一面,在众人面前歌唱有的声音颤抖不连贯,有的气息不稳出现破音,有的甚至连声音都发不出。本人在合唱教学中,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有勇气歌唱,告诉他们,“你们是最棒的!”突破了心理压力,再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合唱团的排练、演出、交流活动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示,很多灰姑娘变成了美丽的公主,不自信的小伙子变得开朗大方。他们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没有懒散只有积极和充满干劲。他们身着华丽的演出服,诉说着青春的魅力。通过本人调查发现,每年担任校园大型活动的主持人有一半来自合唱团。他们在台上的自信与风采离不开合唱团的刻苦训练。正如音乐家普罗柯耶夫所说:“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四、在合唱教学中锻炼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活动的根本与基础。对于职高学生以后的工作大多从事技术劳动,拥有健康的体魄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在合唱课堂中,学生采用站立式课堂。两个课时80分钟站立在狭小的合唱台阶,还要按照本人的要求,做很多练习。例如呼吸练习,要求学生快吸快吐,让腹部肌肉充满弹性与张弛力。长音练习,要求学生平稳呼吸的同时,控制气息与音量,增大肺活量。在哼鸣练习时,锻炼学生头腔共鸣。在训练表情节奏时,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牙关、口腔、鼻子、眼睛、眉毛等器官,体会细小的面部表情与声音的变化差异,在训练中让学生的每根面部神经都运动起来。对于刚接触合唱训练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叫苦连天。一个学期后发现,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站立姿势和正确的发声方法后,学生们都沉浸在歌唱的喜悦中,他们都惊叹合唱时间会过得如此之快。合唱教学为提升中职生的各方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合唱训练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在合唱中感受着集体协作的快乐,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人作为音乐教育者,会继续为合唱教学努力,认真探索更加适合中职生合唱教学的训练模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2630.html上一篇: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衔接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