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机理、实证与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机理、实证与路径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摘要: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形成,这是自舒尔茨、贝克尔等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来人们普遍形成的共识。首先剖析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机理;然后,实证研究了职业教育对农村减贫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对农村减贫的效果更为明显。基于此,提出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搭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评估平台,破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壁垒等实施路径,助力国家实现全面脱贫。


  關键词: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农村减贫;实施路径


  0引言


  2020年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收官之年,现行贫困标准下的农村脱贫目标必将实现。但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独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都不可能根除,因此,反贫困是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周期短、门槛低、范围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职业教育扶贫能够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减贫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扶持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因顺势而为,搭乘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职业教育已取得长足发展。


  由于职业教育在推动农村减贫过程中彰显了制度优势。一方面,职业教育能够填补普通教育缺乏的“技能培训”的不足;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同样具备提高居民个人素质的功能,促进农民创新创业,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生活环境,这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强大动力。通过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可以实现“输血式”反贫转变为“造血式”反贫的模式,这是实现内生性脱贫、稳固脱贫的根本性措施。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职业教育并非跟普通教育一样,其社会认可度不高,生源招收有限、师资力量缺乏。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轻职教、重普教”的观念,构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不返”的效果,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促进贫困减缓的重要途径,因此受到众多学者关注(刘燕鸣,2018;李俊衡和颜汉军,2019;吴光明,2020)。


  基于此,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机理、实证研究和实施路径,这不仅可以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步伐,还可以为未来扶贫工作提供政策参考。


  1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机理剖析


  2020年之后,中国的扶贫工作目标将转向相对贫困,进入反贫困的新阶段,这对于扶贫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在此之前,明确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减贫的作用机理,是提升扶贫深度和力度的关键,更有利于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一,职业教育的扶贫对象从“宏观普惠”向“精准扶贫”转变。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发展为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包括:中高职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在宏观层面上,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覆盖到了贫困县、贫困村。在微观层面上,自从2013年“精准扶贫”的新思想提出以来,精准聚焦、精选贫困家庭的成员,通过就读职业教育院校或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显著提升贫困人口素质。职业教育扶贫的步伐始终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政策,逐步建立起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更加注重培训对象的精准性和培训效果的时效性。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到“快车道”,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与动能。


  其二,职业教育扶贫路径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职业教育扶贫的早期阶段,主要是“输血”式扶贫。“输血”式扶贫政策具有覆盖面广、见效快、效益好等优点,输血能为精准扶贫“添砖加瓦”,但也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容易造成资金分散、返贫率高的缺点。在推动扶贫工作的过程,不能单纯的只给予资金、项目支持,更要注重扶贫的内涵式发展,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赋予自我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坚持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职业教育能够加快农业现代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帮助贫困者树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扶贫先扶志”的理念落到实处,增加个人的经济资本收益,改变居民贫困状况,这种方式更加注重扶贫的针对性。因地制宜立足于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提供技能教育与培训,创新农业产业、强化产业融合,让贫困户实现就业和创业,并树立自理更生的信心,是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的客观需要。


  2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证研究


  2.1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以上分析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为了进一步验证职业教育发展对反贫困的影响效果。借鉴以往研究,构建职业教育与反贫困的计量模型,如公式(1)所示。


  Logit(Poorit)=a0+a1Zyjyit+a2Ptjyit+βXit+μi+λt+ξit(1)


  公式(1)中,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Poorit表示贫困状态,按照国家2010年贫困线标准,个人年均收入2300元,如果个人收入水平位于贫困线以下则定义为1,如果位于贫困线以上则定义为0,所以,贫困状态为0和1的二值变量,属于离散型变量,采用的模型为logit模型。Zyjyit表示职业高中教育、Ptjyit表示普通高中教育,采用虚拟变量0、1形式定义。之所以选择该变量基于以下两点原因:首先,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属于同一教育层次,不同教育类型,其对照组分别为初中教育;其二,采用这两种类型的教育进行比较,更加具有可比性。a0表示常数项,a、β为待估系数,λ为时间效应,μi为地区效应。Xit表示控制变量,其中,个人层面包括工作经验(Experb)和经验平方(Sexperb)、职业类型(Typework)、性别(Gender)、健康(Health)。


  本文所选数据来自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简称为CHNS)数据,时间跨度为1993-2015年(CHNS数据目前只更新到2015年)。考察样本为16~64岁具有初中文化以上和高中文化以下的劳动人口。模型中控制了年份效应和省份效应,同时还包含了社区控制变量,经济发展、住房条件、市场化、交通基础設施。


  2.2实证结果及其解读


  本文采用公式(1)进行回归估计,其回归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模型(1)和模型(2)的被解释变量为贫困状态,模型(1)未加入控制变量,模型(2)加入控制变量。可以发现模型(1)和模型(2)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其系数为负。由此可以得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均能够有效缓解贫困,具有反贫困的功能。进一步,还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系数显著大于普通教育的系数,这也说明了职业教育减贫效果要明显优于同层次的普通教育。从控制变量来看,个人工作经验能够缓解贫困,且表现为U型关系,非农职业相比于农业职业更能减贫,女性相比男性对减贫影响更大。此外,社区变量中,经济发展和住房条件越好,减贫效果越明显,而市场化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为了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定性,模型(3)中,将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标准替换为采用2美元国际贫困线标准进行衡量。从模型(3)中可知,跟模型(2)相比,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于贫困影响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也说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确能够缓解农村贫困程度。


  2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才能拔掉“穷根子”,本文认为关键在于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减贫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本文提出如下四条实施路径,助推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要使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协调一致,必须深化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多方参与的互动模式。同时,要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结构,实现产教融合,建立精准施策的职业教育分类发展体系。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就业是精准脱贫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对职业教育进行宣传,扭转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高教育对象就业意识,设置专业的就业课程和就业指导,最终实现精准就业。立足贫困家庭的实际,深挖就业资源,开发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加强产学融合,加速转化教学成果,加速贫苦地区脱贫进程。立足贫困家庭的实际,深挖就业资源,开发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加强产学融合,加速转化教学成果,加速贫苦地区脱贫进程。除了定点就业外,还可以整合职业院校的优势和贫困地区的特色,形成合力,形成规模效应和增加产业附加值,在贫困地区用创业拉动就业,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搭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评估平台,构建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构建职业教育扶贫评估平台,健全考核机制约束各个参与方的行为,确保职业教育扶贫资金科学使用,发挥效用最大化。除了政府考核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开展科学的评估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对贫困人口及其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并实行动态更新机制,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水平,增强反贫困能力,实现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


  第四,破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壁垒。从实证结果可知,职业教育的反贫困效果比普通教育更为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建立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教育之间的互通机制,探讨如何实现“资源互通”、“课程互选”合作机制。让中职学生能够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让普通高中学生有机会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就业加大砝码。总而言之,要打通职业高中纵向贯通上升通道,实现普职融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316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